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1912》第二一三章 蔡锷唐继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关于土地改革的大辩论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第二天一大早,全国各地的报纸上全都是这个内容,顿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土地改革的大讨论。

当然,有了杨威和胡适之等人先前详尽的表述,老百姓们也不大可能辩出更多的东西来,不是支持这一方就是支持另一方。

本来徐世昌等人挑起这次大辩论的目的是要在学术在法理上驳倒杨威,从而激起权贵阶层的反抗。但是他们没有料到杨威来了一个顺水推舟,报纸上发表的那些文字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甚至包括徐世昌这些旧有势力,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救国之道?

这场大辩论客观上帮助了土地改革的思想进入了民间,不管有多少人反对,至少在广大平民百姓间是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土地改革能迅速有效的富国强民。

杨威就管不了那么多了,第二天一大早,他收拾利落,在总统府中静候贵客的到来。

这贵客是谁?有两拨,一拨是云南的蔡锷和唐继尧,一拨是日本归来的孙中山和黄兴等人。

杨威早就作过安排,刚刚占领北京城,就马上吩咐熊希龄和徐世昌把这两拨人马请到北京来,这是一系列谋划的第一步。

蔡锷和唐继尧心里跟明镜似的,早在南京杨威联合冯国璋的时候,就秘密地会见了唐继尧。安排他们作为后手对付冯国璋,并允诺了两人陆军总长和陆军参谋长之职。

蔡锷两人收到杨威的电文。一日没有停歇即刻来京,这两人也算是心系天下之人,知道此刻正是最要紧地时候,稳定下来了很有可能就创造一个统一富强的国家,如果没有稳定下来,那肯定就又是军阀混战的局面。

“报告!云南省督军兼政务长蔡锷、贵州省督军兼政务长唐继尧求见!”

“快快请进!”

杨威站起身来,向门口走了几步迎接,在他的身后,是熊希龄、徐世昌和梁启超、黎元洪等四员干将,在远处的角落里还静静的站立着崔长友、张伯驹、霍殿阁、秦椒红等四人。

随着夸夸的皮靴响声。两员大将从院中大踏步的走了进来。

当先一个三十多岁,中等身材,面貌英俊,留着两撇小胡子,从将军帽下露出来的目光坚定肃穆。他腰板拔得笔直,但是明显身子要比后面那个单薄许多,脸色也黄焦焦的不大好看。

后面那人却威势很足。年纪也是三十多岁,一张大驴脸,脸蛋子往下垂着,嘴角冲下耷拉着,单眼皮、小眼睛,看上去让人觉得害怕。

这两人进门同时立正,啪地一个敬礼:“蔡锷(唐继尧)奉杨总统调令,特来京以供驱策!”

杨威笑呵呵的几步上前,主动伸出大手握住蔡锷的手:“久闻松坡兄大名,今日一见。s名不虚传啊!呵呵呵----”

“哪里哪里!在杨总统的面前,哪容得松坡的虚名?杨总统果然如我所料,当世伟人也!”

两人客气一番,携手而进,然后一帮朝中大员又相互致意,足足半个钟头之后,众人才相继就坐。

杨威清了清嗓子:“松坡兄、赓兄,我此次召两位来京,主要有几件重任需要委托给两位,还忘不要推托。”

两人刷的同时站了起来:“我们坚决拥护大总统的领导。如有差遣,就请直接吩咐!”

杨威呵呵笑笑:“呵呵---两位请坐----其实这个算不上差遣,我不是一个独断专行地领导,而是喜欢集思广益,如果你们有什么意见和观点一定要表达出来。这样也便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嘛。”

“是!”

“其一。我准备委任蔡锷将军为陆军总长,唐继尧将军为陆军参谋长。”

两人点点头。这是早有预料的:“多谢杨总统栽培。”

“其二,我要在陆军之内实行改革,希望两位将军上任之后马上推行,其中最紧迫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各省督军的对调。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这几省的督军要调到别的地方去,我初步打算,湖北王占元、福建李厚基调拨朝鲜段芝贵属下,湖南李奎元调任黑龙江,江西陈光远调任陕西,江苏王廷桢、浙江杨善德调任外蒙第一特区协助曹锟工作,另外我要调同铁民十三兵团部移师保定,作为中央直属野战部队。陆军部要和参谋部密切配合,做好这个工作,你们听明白了么?”

旁边的参谋总长黎元洪早就心中有数,乐呵呵的说:“听明白了!”

但蔡锷和唐继尧却没有搭腔,蔡锷迟疑一会儿问道:“杨总统,如果受到阻碍,比方说受到冯国璋将军的阻碍,我该如何应对?”

他们都是明白人,这几个调动地将军全都是冯国璋的心腹,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举动是在削弱冯国璋的地方势力,只要把这些人搬离了老巢,就等于把冯国璋完全架空了。

杨威哈哈一笑:“陆军总长是对海陆军大元帅负责,也就是对我杨威负责,没有必要对哪一个将军负责。”

蔡锷点点头:“那么如果冯将军阻挡,我可不可以说是政治局常委会的决定?”

“哈哈哈----蔡将军真是精明!你完全可以这样说,现在冯国璋还不是政治局的常委嘛,有些事情难免不能从大局考虑,你尽可以让他来找我或者找政治局说话。”

蔡锷展颜一笑:“如此,松坡就明白了。”

“松坡啊。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在总统选举之前完成,否则可就不好办了。回去好好想想,随时向我报告情况,我对你是非常有信心的----”

双方又商谈了诸多细节,大约两个小时之后两人告退。

蔡锷和唐继尧一走,熊希龄点头不语,徐世昌捻须而笑,似乎颇为胸有成竹。

杨威也笑眯眯地看着他们:“熊老、徐老,不知两位可有话说?”

熊希龄拱了拱手:“杨总统此计甚妙,以蔡锷对付冯国璋,必定狗咬狗一嘴毛。等如愿进行了军队改革,那天下就真的大定了。”

徐世昌也说:“妙就妙在时间上,此刻冯国璋在名义上只是一介地方官员,对于军政改革他是插不上话地,等到他当上副总统,一切已经大定了!”

杨威点点头:“嘿嘿,但愿如此。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熊老和徐老,你们两人在这些日子当中要尽快准备中央委员会地筹备工作,名单要尽快拿出来,另外各省各市直至各基层的政治委员会制度也要尽快拿出草案。”

“是,我等知晓了。”

杨威又嘱托梁启超,命他全力负责土地改革的事宜。

这一番商讨一直进行了四五个钟头,这几个文人老头个个弄得筋疲力尽,于是商讨完毕之后各自告辞而去。

杨威却仍然精神十足,他背着手在厅中转来转去。眉头皱着似乎在思索什么事情。

“如果我是冯国璋----我会怎么做呢----我会老老实实的接受么----这个问题可不好说---

杨威嘴里嘟嘟囔囔,忽然他停下脚步抬起头来:“长友你过来!”

崔长友从角落中大步而出:“总统有什么吩咐?”

“你的情报部门最近多加派点儿人手,派精干人员盯住冯国璋、蔡锷、徐世昌还有即将到来地孙中山、黄兴等人。尤其是冯国璋,多派硬点子吊着他,看看他都与什么人见面。而且,如果他一旦不辞而别出京南下地话,马上汇报给我,如有必要,你们情报部门有权力当场将其击毙----如果对方骨头硬不好啃,就马上联系同铁民。让他派特种部队下手!你可明白?”

崔长友面色一震,眼睛中露出寒芒:“属下明白!”

杨威嘿嘿冷笑:“冯老哥啊冯老哥,如果你老老实实听从我的安排还自罢了----可如果你不服气,想跟我斗一斗,那就别怪兄弟心狠手辣了----”

在场几个。包括崔长友、张伯驹、霍殿阁、秦椒红等人。都是杨威地知底心腹,在他面前都是无话不说。

当场就有霍殿阁说了:“大总统。何必如此麻烦?就一个小小的冯国璋能翻起多大浪花来?不如让我偷偷的弄死他得了!”

还没等杨威说话,张伯驹和秦椒红同时出声否定。

秦椒红性子急,嘴巴突突突地说:“现在杀他适得其反,他目前并没有犯事儿,如果我们杀了他就会让天下人心寒,我们就成了曹操、崇祯那等多疑冷血之辈;况且,即便我们要杀他,也要在调走他的几员心腹大将之后,这样才不用担心后院起火。”

杨威连连点头:“椒红越来越了不得了,颇有胆略----伯驹呢?你怎么想的?”

张伯驹微微一躬身:“回大总统,属下认为,虽则民国成立有年,但此时无论政体还是法律、经济、军事,都在初定之时,杨总统每一措施都会给后世子孙带来巨大的楷模作用。就如汉之刘邦明之朱元璋,他们的主要政策贯穿整个朝代甚至于千古。又如美利坚之华盛顿,他所确立地选举制、文人内阁等等实则塑造了美利坚的框架。---如今杨总统也是如此,民国继任者必当以杨总统为楷模,是人治还是法治、是民主还是独裁、土地是公有还是私有全在杨总统一念之间,都会对后世产生无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属下认为,我们既不可以容忍冯国璋独揽东南大权,又不能简简单单的杀掉他,最终必定要用法律手段对付他,哪怕给他设个圈套,也要让全天下老百姓都明白,不是杨总统要对付他,而是不得不对付他。要让老百姓都明白,现今的民国是法制的社会、民主的社会。”

这张伯驹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能被杨威视为重点培养对象,实在是有他的过人之处。

杨威不禁连连点头:“伯驹啊,你之所言深得我心----这样,现在熊希龄在组建中央委员会,你去给他帮忙,我向他推荐你为中央委员会秘书处秘书,至于具体如何工作我先不跟你说,你尽快的做一份工作计划出来,要记住,现在地秘书处可只有你一个秘书----你可是我重点培养的对象,要知道我当初执掌财政部的时候也比你大不了几岁,好好努力,不要让我失望啊!”

张伯驹大喜:“多谢大总统赏识!伯驹必当全力以赴、粉身以报!”

杨威心中暗自称赞:“这个人要好好的磨练一下,将来会是个统领全局的大才----”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