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驿唐》第三章 活着就得有点追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活着就得有点追求

我要活下去,活出个精彩来。李潜暗暗对自己说,并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作为自己眼下最重要的追求。

李潜其实并不奢望能过上住着华美精致的豪宅、家里妻妾成群、奴仆无数、锦衣玉食的奢侈生活。但他更不想在穷山沟里苦熬日子。他不是“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他没那么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只是个想过丰衣足食日子的普通人。特别是前世过惯了物质丰富的生活,他更难以忍受贫穷。

粥熬好了。小柱子先给李潜盛了满满一碗,然后又将剩下的粥盛到碗里。

李潜看着另一只碗里的大半碗粥,再看看自己这碗,伸手将两只碗换过来道:“我身体刚好,肠胃弱,吃不了这么多。”

小柱子点点头,没说话。

李潜道:“小柱子,麻烦你把锅清一下,倒到盆里,晌午加点肉继续煮。然后趁着火旺烧些热水,我想洗洗。”

小柱子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干起来。

李潜端了那碗满的粥,来到梅宗际房里。

梅宗际的房子与李潜的房间一样简陋。不过,他房间里比李潜多了两处不同。一是树墩上摆放着的笔墨纸砚和几本书。另一个是挂在墙上的一把似乎是剑的东西。看到这两样东西,李潜的脑海里泛起了与这两样东西相关的记忆。摆着笔墨纸砚和几本书的树墩是师父用来教李潜和小柱子读书识字用的。虽然两家都很穷,请不起先生,不过,梅宗际识文断字,他便让牛大叔买来粗纸,然后他凭着记忆默写了千字文和论语,教李潜和小柱子识字。李潜和小柱子跟着梅宗际学了几年,虽在做学问方面还没什么成就,但已能识字读书。在这个偏远的山沟沟里,能识字读书已是很了不起的事。

至于挂在墙壁上那把看上去象剑的东西,其实是把刀。李潜以前曾仔细看过那把刀。那把刀的刀身云纹隐现,厚背直脊,薄刃,刃口呈细微的锯齿状,非常锋利,乃是典型的唐刀。李潜前世是个唐刀爱好者,看过不少唐刀的介绍,他结合记忆中有关这把刀的细节信息,立刻断定这绝对是把好刀。只是刀鞘很陈旧,箍鞘的铜环已经磨的锃亮,似乎用了好多年了。李潜猜测,这应是师父的珍爱之物。不然,师父为什么不将刀卖了治病?

梅宗际正坐在树墩前写着什么。李潜上前,低声道:“师父,粥熬好了。”说着便将粥放在树墩上,偷眼看了一下梅宗际写的东西,不由得一愣。竟然是孙子兵法?!

梅宗际写完最后一个字,将笔放下。看了一眼粥,又抬起头来望着李潜有些嗔怪地道:“怎么熬的这么稠?粮食不是不多了吗?”

李潜鼻腔再次酸楚,道:“师父,我放米时放多了。”

“那该多放些水,让小柱子也喝一碗的。”

小柱子正巧进来送李潜的粥,听道梅宗际的话,连忙道:“梅大伯,不用了。我来的时候在家吃过了。”

“你这孩子。你的饭量我会不知道?你们家的粮食也不多了,肯定没吃饱。赶紧去拿个碗来,咱爷俩分了。”

“梅大伯……”

梅宗际将眼睛一瞪,“快去,罗嗦些什么。”

小柱子见梅宗际瞪眼,连忙放下粥碗跑出去。不多时回来,这次他不仅带了个空碗,还带来了一钵切好的肉脯,另外拿了三双筷子。

梅宗际将粥分给了小柱子大半,然后让他们搬了矮树墩坐下一起吃。梅宗际边喝粥边道:“从今天开始,我教你们孙子兵法。对了,小柱子还没有起大名吧?”

小柱子喝了口粥,忙不迭地点头。

“嗯。”梅宗际放下碗,捻须思忖了片刻道:“就叫弼吧。表字就叫辅国。”

牛弼?!李潜差点笑喷了。这名字太彪悍了。放在后世绝对能雷倒一片。不过,古代应该没这么个说法。汉武帝的姑姑不还叫刘嫖吗?

李潜古怪的样子被梅宗际看到,他关切地问:“潜儿,你怎么了?”

李潜费力的咽下嘴里的山鸡肉,道:“吃的太急了,差点呛到。”

“哦。慢点吃。别呛着了。”

小柱子放下粥碗,起身跪下磕了个头道:“多谢梅大伯赐名字。”

“起来吧。咱爷俩还客气什么。”

吃完了粥,三人的碗都干干净净,好像刷过的一样。没办法,粮食太珍贵了,谁也舍不得浪费。

一碗粥和着几片肉脯下肚,李潜觉得气力和精神都恢复了一些。那边锅里的水也热了,他在小柱子的帮助下用热水擦了擦身子。擦洗完,更觉得精神健旺了不少。

梅宗际见他有了精神,便开始向他们讲解孙子兵法。李潜前世就看过孙子兵法,不过当时只是随便看看,谈不上学。现在经梅宗际仔细讲解,才明白原来孙子兵法是如此深奥,不由得听的津津有味。

梅宗际讲了一个多时辰的孙子兵法,中间咳嗽了好几次,后来咳的厉害实在无法继续讲下去,便让他们诵读。自己去院子里寻了些草药,趁着灶里的火还没熄为自己熬药。

李潜诵读了片刻,耳边听到梅宗际的咳嗽,再也静不下心来,便起身到草棚下帮梅宗际烧火。他一边烧火,一边问梅宗际道:“师父,你既然能给自己开药方,为什么不开了方子让牛大叔去外面帮你买药?”

梅宗际目光慈爱地望着李潜道:“为师不是不想让你牛大叔帮忙买药,而是没钱买药。再说了,为师需要的药来自很远的地方,现在兵荒马乱的,就是有钱也未必能买的到。”

“师父,是什么药?”

梅宗际顿了片刻,道:“千年高丽参。”

李潜一愣。这药的确不好买。且不说价格,据李潜所知,现在大唐还处在战乱中,加上大唐与高丽的关系也不好,双方的交易几乎中断,如此贵重的药,的确是有钱也买不到。

看到李潜神色黯然,梅宗际安慰道:“不用担心。为师心里有数。等日后天下太平了,再想办法就是。”

李潜点点头,道:“师父你放心,日后我一定会想办法为你弄到。”

“傻孩子。”梅宗际一笑,摸了摸李潜的头道:“你有这份孝心为师就满足了。你现在刚好,要多休息,别累着。”

经过几天的调养,李潜的身体很快就恢复了。他又开始了劈柴、练武、打猎、念书的生活,日子倒也过的平静。最初,劈柴、打猎他都有些不适应,不过,以前身体锻炼的底子不错,加上他勤奋练习和梅宗际和牛弼的帮助,他劈柴、打猎的功夫恢复的很快,已经达到了以前的水准。

来得这个世界一个多月后,正巧逢集,牛大叔带着他和牛弼去赶集,准备将柴火和猎物换些盐巴、粮食回来。他们住的地方叫牛家峪,只有十多户人家。除了李潜家,其他人家都姓牛。牛大叔在牛家峪里威望很高,也乐于助人。听说他们要去赶集,很多人都拿出攒了一个月的鸡蛋、打到的猎物之类的东西,请他们帮忙换些东西。牛大叔一律来者不拒。天还没亮,李潜和牛弼就帮着牛大叔把各家的东西装进大车,将大车装的满满的,然后三人一路披星戴月去赶集。

他们要去赶集的地方叫张家集,距离他们的村子有三十多里。走了一个多时辰,到天已经放亮时,他们才赶到张家集。张家集是个镇子,有三百多户人家。放在后世,这样的规模不过是个比较大的村子而已,不过在现在,张家集算方圆五十里中最大的镇子了。

虽然与后世的城镇没法比,但张家集还是很有规模的,镇子中间是一条宽阔的大路,两旁是整齐的店面,各种小摊沿着大路摆放,十里八乡来赶集的人将集市挤的满满当当。牛大叔将大车停在路旁,也不吆喝。不过因为牛大叔常来卖东西,口碑一向很好,很快就有熟客来询问东西的价格。牛大叔大概想快点将东西卖出去,开的价格比别人低,很快一车东西就卖光了。卖光了东西,牛大叔将大车放在一间酒铺门外,请铺里的小二帮忙照看,然后带着两人在集市上转转,去买需要带回去的东西。经过与很多人很长时间的讨价还价,牛大叔才买齐了所需的东西,赶回酒铺。

在牛大叔买卖东西与人讨价还价时,李潜也在仔细听着他们的谈话。毛皮什么成色,价格是多少钱,肉干多少钱,油盐酱醋多少钱,小米多少钱,麦子多少钱,针头线脑多少钱,葛布多少钱,草席多少钱,草鞋多少钱,李潜都努力记在心里。收集这些信息倒不是李潜信不过牛大叔,而是想从中发现有没有赚钱的门路。

不过,让李潜很失望的是,根本没有任何能快速赚钱的门路。直到他听到有个穿绸衫的人在询问一个猎人那张狐狸皮的价格。同样是毛皮,一张野兔皮只值十文钱,而那张狐狸皮,猎人开价就是二十贯,几经讨价还价,最后以十八贯成交。看那猎人的神色还有些肉痛,而买狐狸皮的那个穿绸衫的中年人却一付捡到宝的样子。

回到酒铺,李潜以为牛大叔取了大车就走。可没想到牛大叔却坐下了,而且要了一碟盐水豆一碟盐水笋干和一碗铺子里自酿的腊酒,又让小二给李潜和牛弼倒了两碗热水,让他两人就着盐水豆和盐水笋干吃自己带来的肉脯。

盐是很贵重的东西。李潜和牛弼在家很少能吃到咸一点的菜。今天吃到盐水豆和盐水笋干,两人觉得咸鲜无比,立刻胃口大开,甩开腮帮子吃起来。很快,豆子和笋干被两人吃的七七八八,两人便将肉脯撕碎,放道盐水里沾沾咸味再吃。这顿饭,两人吃了个十成饱。吃完了,牛弼直打饱嗝。而李潜则摸着肚子暗叹,这咸鲜可口的豆子和笋干才是菜啊,家里做的那些没有咸味的肉,跟木头一样无味。

牛大叔很少吃菜,喝酒也是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啜。李潜悄悄观察了一会,发现他一直在倾听酒客们的谈话。于是,李潜也暗暗注意听茶铺里的人在谈些什么。听了一会,李潜分析出他们谈话的话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传一些趣事。如,谁家的公子又霸占了谁家的小媳妇了,谁家寡妇偷汉子了,谁家的小子跟谁家的小娘子私奔了之类的。但这些似乎并不是牛大叔听的重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