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惹大明》第十一章 连中小三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山月和黄小蛮连忙凑上前去,一看两个人都呆了。

黄小蛮一脸的疑惑,“这就是传说中的婚纱照?以前闻所未闻,确实挺奇特的!只是,你确定要裱起来挂在大厅里吗?”

关山月看着那副按照自己要求画的婚衫照是一脸的懵逼,“大爷大爷,你先别激动!你画的这是我俩吗?我怎么看着一点也不像啊,画的怎么跟俩神仙似的啊?”

画画的大爷一脸的得瑟,“你不说让往完美了画吗?怎么样,老夫的手艺还行吧!”

关山月觉得大爷的画笔可比ps什么的牛多了,直接把男的化成了神仙,女的化成了仙女,“那么大爷,我知道女的穿的这是凤冠霞帔,男的穿的这是状元服,你都给我们画上了,可后边这头带着大红花的小毛驴是怎么回事?人家结婚不都骑着,高头大马吗?”

画画的大爷一阵脸红,“说来惭愧,老朽不会画马。”

关山月一拍额头,满脸的无奈,这简直就是卖家秀和买家秀啊。他觉得自己和黄小蛮长得绝对是郎才女貌,俊男靓女啊,可如今按照自己的要求,这画画的大爷用中国山水泼墨画的手**是给画成了这幅模样,看来在不着调这方面古今的画家还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显然,黄小蛮可不这么认为,一脸欣喜的说道:“别愁了,虽然看着不像我俩,可这以后看一看,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来,大爷,你也别纠结了,这幅画,我喜欢的很,回家一定会装裱起来的,这是润笔,您收好了!”

大爷一脸感激的接过银子,“姑娘心地好生善良,老朽祝你们早生贵子!”

关山月和黄小蛮告别画师,转了一圈又买了些小物件便回学到衙门了。

河间府衙,内堂,黄御史已经与亓知府就进言一事争论了一天,二人互不相让僵持不下。

亓知府眉头紧皱,一脸的愁容,“黄兄,你难道真的打算把关山月说的那些东西整理出来,跟当今圣上死谏?那廷杖可不是吃素的!”

黄御史一脸的怒容,义正言辞的说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当今大明吏治**、道德沦丧、世风绮靡、武备孱弱。士大夫只知一味高唱理学道德至上的高调,而自身的道德水平却相当低下,其中不乏理学名家。而作为同圣上治理天下的士大夫,欲求无边,士风不正不说,却偏偏还没有一丝经邦治国的能力,好不容易有几个有能力的人才,还全葬身于党争之中,如此下去,我大明恐怕国祚将终!”

亓知府听了黄御史的话惊的是汗如泉涌,整个后背的衣裳都塌了,“石斋休得口无遮拦满口胡言!这要是被锦衣卫听了去,你还有命活吗?我知道你是铮铮铁骨,可小平、小蛮他们怎么办?”

“所以我想赶快把小蛮嫁出去,以免她遭受无妄之灾!还请亓兄,在我起身赴京面圣后,带我操持一下小蛮的婚礼,要是我出了什么不测,我的儿女们可就全托付给你了!”说完黄御史一躬到底,对着亓知府行了个大礼。

“你这是作甚,你我二人情同手足,如此可折杀我也!”亓知府连忙上前将黄道周扶起,附在他的耳边轻声说道:“石斋,我知道你对朝廷忠心耿耿。虽然当今圣上自比唐太宗,积极有为,励精图治,有意中兴大明,可圣上又性愎自用,怙前直往。要是稍有不慎,你便有杀身之祸!我劝你还是三思的好,大厦将倾,以你我之力也是回天乏术!要是大明真亡了,也只得说国运如此。”

“这大明不是圣上一个人的大明,而是二万万子民的大明!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万劫不复,更不忍心看着百姓遭受刀兵之灾!我意已决,请兄勿费口舌!”黄御史神色一正,脸上笼罩着一种圣洁的光辉,大概就是孟子说的浩然正气吧!

事已至此,亓知府无奈的摇了摇头,“石斋胸怀天下苍生,真乃大明国士。兄自愧不如,当受一拜!”

说完亓知府深情的对着自己的这位挚友躬身一拜。

其实,在这个时候亓知府说的明哲保身是最明智的选择,可奈何黄石斋心意已决,他也便不再劝了。

道试发榜后,黄小蛮携手关山月一看,果然是关山月高居榜首。

看过榜后,关山月欣喜的买了红案,哼着小调走在前面,黄小蛮见他高兴也一脸乖巧的跟在他的后面,今日也算是给足了他的面子。

关山月中的河间府秀才第一名,也就是一等的生员,自然也就是廪膳生。这也算是了了关王氏和赵瑞雪的一桩心愿。

别看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在过去这可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有的人为之努力了大半生,头发花白了也还只是个童生。

考取秀才不只是光宗耀祖的好事,还有很多实际的好处。比如能免役,免粮,可以雇佣平民百姓不允许雇佣的奴婢,庶民见了秀才要用官礼谒见,见县太爷不跪。即使犯了律法,在学校除名前也不能用刑,要是轻微的犯法,只通知学校处分即可。并且秀才可凭借路引游走天下,大明给这些莘莘学子们的好处还是很多的。

单单减免税赋这一条,在明末税赋沉重的时代,关山月可谓是为这个家庭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翌日,关山月起了个大早,在客栈草草的收拾一下便直奔学道衙门跟黄御史辞行。

关山月刚一到学道衙门,便有差人上前送给他一封书信,给他看过茶,便去后面请小姐和少爷了。

看过书信,关山月才知道黄御史已经奔赴京城面圣了。信中对他和黄小蛮的婚礼嘱托了一番,表示自己因为有要务在身不能参加他们的婚礼,凡事都有亓知府代为定夺。彩礼由娘家人黄小平负责押送,作为证婚人的亓知府婚礼前也会赶到关山月宁津县的家中,看来黄御史早就把一切安排妥当了。

关山月在学到衙门吃了早饭,跟黄小蛮到河间府府衙跟亓知府告过别,便迫不及待的跟黄小蛮同骑一匹高头大马奔赴宁津县关庙村方向去了。

发榜的当日,便有差人快马加鞭的拿着用整张梅红纸写的捷报去四处报喜,自然也少不了关山月家。

当这差的人一般是穷苦人家,随身带着鞭炮或者是三眼铳,到了生员家门外大喊报喜,先放过鞭炮和三眼铳,再把喜报送上,得报人家最少也会给个二三百文的赏钱。然后再到生员的各亲友家去报喜,如此下来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意外之财。

喜报送到关山月家里的时候,恰逢半夜。那响彻全村的鞭炮声和三眼铳声,将整个关庙村都惊醒起来。

关王氏听了关山月中了生员,还是廪膳生的消息,喜极而泣,大呼:“老天爷开眼,总算熬出头了!”

高兴过后,关王氏摸着空空如也的钱包,连忙叫高兴的合不拢嘴的赵瑞雪去隔壁邻居关大妈家借了三百文钱送给了门外报喜的差人。

得到消息的关二叔也连忙穿起衣服,让人去通知村里有头有脸的人,带着贺礼到关山月家里庆贺一番。

关山月中了秀才,在二百年前先祖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到宁津县关庙村至今是破天荒的头一遭,遇到这么大的喜事,肯定是要大肆庆贺一番的。

翌日,同关王氏商量过后,在族长关二爷的张罗和安排下,关庙村大摆流水筵席,全村人聚在一起,当真是热闹非凡。

整个关庙村披红挂彩,鞭炮声响彻云霄,当真是比过年还要热闹。

作为邻村的朱集村,一直因为土地问题跟关庙村打得头破血流。如见见关庙村出了个生员,还是连中小三a元,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族长也只得硬着头皮来道贺,顺便在酒桌上说那些有争议的土地全“让”给了关庙村。

这桩事双方争执了几十年,甚至出过人命的难题,竟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这么了了。真是势不压人,人自危。

说来也奇怪,自打关山月中了秀才的消息四散开来后,关山月平日无人问津的家门口,竟然被媒婆踏破了门槛。

提亲的是一波接着一波,转眼间平日里那个半死不活的药罐子,竟然成了十里八乡的香饽饽,就连宁津县城的大户人家也又来提亲的,你说可笑不可笑。

人还是那个人,只是有了身份境遇便立马变得不同,当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人性可真够复杂的。

只是他们不知道已经有人快人一步,他们眼中的潜力股——秀才老爷关山月已经跟人订立了婚约,要是再来提亲,依着黄小蛮的个性,恐怕两个妾的身份也不会给她们,要是惹急了弄不好还会把他们家搅得鸡飞狗跳。

关山月自然不知道家里的人在为他操办喜宴和给他提亲的事,接连几日在马背上颠簸,他只觉得自己的裤裆快要磨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