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岁月留痕a》第一章 冯氏翰林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方某省海郡市东临大海,北部是丘陵,南面和西面是平原。有大面积的海滨湿地、海洋滩涂,境内直通运河,有“鱼米之乡”之称,又盛产海盐。

这里夏商时代属东夷人,秦代时四海郡之一的东海郡。后来多次改名,到明朝时以海郡县称之。

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称之为“盐”。

盐是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虽然东部出海盐、中部出井盐、西部出湖盐,但历史上统治者一直实行专卖制度。合法卖的盐叫“官盐”,非法贩卖的叫“私盐”,而贩卖私盐是违法的。

抗战前夕,民国政府为了统一盐业管理,决定将海郡沿海周边十几县划特别行政区统一管理,名称改为海郡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行政区划,海郡市只剩下四县两区。

此处曾属边远蛮荒之地,中原文明进入较晚。民众早年多以渔业、晒盐或农牧业为生。全国解放后,随着港口的建设和对外往来,逐渐建立了较具规模的工业体系。

明朝时,海郡县郊冯家村出了位被称之为大官的翰林院编修叫冯子士。因祖上贩盐,家景殷实。达小有教书先生教育,加之刻苦用功,博得进士的功名,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翰林院在封建王朝时是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是地位清贵的士人群体。历史上许多名人包括唐朝的李白、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皆是翰林中人。

明朝时,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

庶吉士是在新科进士中选拔的,一般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其它则外放做地方官。

冯子士后来官至从五品的侍讲学士,一直没有外放做地方官,也没有进入内阁。五十岁时,因病亡故于任上。

为了纪念这位知名人士,当地知府报请中书省,将冯子士原籍冯家村改名翰林庄。

家里出了个从五品的翰林,加之本身就是当地富户,可谓远近闻名。兴旺时家里不仅有盐厂,还开有私塾及几百亩良田。

书香门第家庭一般都重视传统。虽然经历过清朝一代,冯家再没有出人头地的人入士为官者。但人丁兴旺,书香传家,在当地属文化大家和富族。

民国时期,冯家在海郡市开办了私立学校,请人教书育人。

作为地方乡绅,冯四书被聘任海郡市教育帮办。

这是个介于官民之间的职务,主要协助主管人员办理教育上的事务。由于正式编制上没有这个职务,也无法称其为官。

此人既有正妻,亦有小妾,这在当时的大家庭里非常普遍。他大部分时间是照顾家族事业和私立学校,偶尔对教育方面参加意见。

海郡市解放前夕,冯四书随国民党败退到了南方,走时只带了小妾,原配及儿子均留在海郡打理家事和产业。没过多久,冯四书未等迁往海外,就因病死于南方。

冯家这一代兄弟二人。长子冯四书负责家族田地、制革厂和私立学校,弟弟冯冯四经负责经营盐业。

盐业专营后,冯四经进入海郡盐务署。国民党败逃孤岛后,冯四经辞官从商,携家带口到东南亚发展。逐渐发达,成为有名的碱业大王。

冯家的制革厂与私立学校在一起,主是是用猪皮制革。这里民间用猪皮制革较早,主要是采取烟薰法鞣制一些猪底革,用于制作皮鞋、箱包等。后来颁布了严禁宰杀耕牛的法令,有限的牛皮原料首先供应军需和工业,民用较少。冯家看准了这个机遇,进行规模化猪皮制革。

这里的生猪屠宰先要剥皮,然后用盐腌制干燥。尔后用亚硝酸盐浸泡,反复多次铬鞣水洗,需要大量的盐、碱和水,被称为水里淘金。

冯四书在的时候,这些均由他打理。冯四书携小妾逃亡南方时,正值兵荒马乱,原配夫人及幼子根本无暇顾及。

私立学校停办,制革厂停工,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子,被政府没收。

后来,田地被族中人瓜分,只留下几亩给孤儿寡母维持生计。

在评定成分时,按土地无法达到地主标准,就以城里产业为根据,评了个民族资本家。家族曾经的盐业因为是冯四经经营,而冯四经当时挂的官衔,作为官僚资本被没收。

冯四书只有一子,叫冯翰林。自幼饱读诗书,却不善经营。加之性格敦厚,寡言少语,一直没有作为。

作为长房长子的他既要看守祖业,又要承继香火。因性格萎诺,不善交际,极少与人来往。村里人都说他是“三脚踢不出一个屁来”,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憨老蔫”。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和房产都入了社。城里的产业成了国营机械厂的厂房。母亲和冯翰林仍然留守在翰林庄老翰林府剩下的四合院里。

明代北方农村基本以四合院为主。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即四合房屋。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叫做倒座。有钱或人丁兴旺的家庭,围绕祖居建组合院。东西相连,南北成街。

大门开在正房方向的东南角上,不与正房相对,叫做“坎宅巽门”。因为东南方在五行中为风,巽为东南,八卦中的巽位,为通风之处,可以通天地之元气。而“坎”为正北,在五行中为水,将正房建在正北,意味着可以避开火灾。所以正房坐北,门在东南。所以正房又称“坎宅”,院落大门称为“巽门”。

四合院住房分间分房,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东厢,次子住西厢,佣人住倒房,小姐、女儿住后院,各不影响。

南北为街,东西为巷。街的主要功能为交通和贸易,巷即胡同,是串连住家的通道。

为官之家大门都是朝南开的,南面主火。官属火,门开在南边,会官运亨通。同时北方冬天寒风从西北来,夏天风从东南来,门开在南边,冬天可避开凛冽的寒风,夏天则可迎风纳凉。

冯氏翰林家世代人丁兴旺,分家时后面布不了的,就开胡同安排。加之长工伙计众多。很快形成了面积甚大的庄园式民居地。

有威严的门楼,正面有一个金字扁额,上书“冯氏翰林府”。几处庭院错落有致,古树成荫。

冯子士亡故于任上后,其长子扶柩回乡安葬,留在祖地守香火。

几经变迁,族系分支越来越多。有的分家单过,有的外出谋生。作为冯氏翰林长门长男一支,始终留在家里。

冯家祖居是原翰林冯子士的出生地,因有纪念意义,正房一直没有进行大的改造。小青瓦的正四间,左右各三间厢房,正南面是三间倒厅和一间门洞。

冯四书病逝时,其子冯翰林刚上小学。

冯翰林在村里算是文化人,高中毕业后,回村参加生产队劳动。开始在村生产大队当会计,因办事不活络,又下到生产小队劳动兼记工员。

生产小队的记工员不是专职,平时和社员一样劳动,晚上给大家记一下工分,每年有300工分的补助。

冯翰林25岁时与临村妇女徐玉香结婚,生育一女叫冯玉嫽。

给女儿起名字颇费了番心思。书香之家不能起一些花花草草俗气的名字,千思万想决定叫冯玉嫽。

历史上有位著名的女外交家和书法家叫冯嫽,是汉朝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的侍者。当年汉武帝把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封为公主嫁给乌孙王军须靡,因在乌孙深得人民的爱戴被尊称为“乌孙国母”。

冯嫽嫁给了乌孙右大将为妻,被封“尝持汉节为公主使”,遍访天山以南城郭诸国,赢得了当地人的敬重和信任,称她为“冯夫人”。

冯翰林不著望女儿长大成人为后或妃,却希望承继冯家文化基因。男孩子可以拜将封候建功立业,女孩子将来为夫人也能光宗耀祖。

玉嫽达小天资聪慧,学习方面上手很快,然性格与父母大相径庭。

父亲有文化,达小就开始教她识字。母亲徐玉香买回来很多幼儿图书,每天睡前给她讲解。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各种识字卡片,出门时看到字就教她认。两岁时已能认两千多汉字。三岁以后,父亲冯翰林开始教她背唐诗宋词,还教她古文和各种乐器。

家庭教育好,基础打的牢。玉嫽上学时,二年级以前的语文和数学基本不用跟着课本学。

这样的结果并没有给玉嫽带来多大好处,反倒让她产生了学习超前的后遗症。

课堂上老师讲的课她早会了,就不认真听讲。别人做复习功课的时候,一个人却在玩。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也不做。

家里成份被定为资本家,属于“四类分子”之列。在讲成份的年代会失去许多机会。玉嫽潜意识觉得自己不会有多大的前途,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混日子。

冯翰林是冯氏翰林的长门长子,翰林庄大部分人是同一个祖宗。虽然冯翰林没有多少威信,但村里人还是习惯称他是“长门家的”。没有人歧视他。

玉嫽达小好动,丢砖打瓦像个男孩子。话特别多,和谁都敢说话,什么场合也不怯场。很多人不叫她的名字,称为“长门闺女”。

初中毕业后,玉嫽没有上高中。报考了本市的化工中专,学的是精细化工。她压根就没有想过离开家,只想就近参加工作帮父母一把。

中专毕业后,分配在本市刚由机械厂和油漆厂合并的洁净洗涤剂厂。在车间干了一年后,被调到厂技术科当技术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