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托梦》十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脑电波的研究现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外国发明了一种用自己脑电波操控的假肢。例如,人的手臂接上了假肢,一般的假肢只是一种装饰性的设施,手指不能动,不能握,更不能拿起东西。后来有了可以动的假肢手,但不能随人的意志动作。现在这种脑电波假肢手,完全可以依据人的意志进行动作。当然,现在整个装置比较复杂,残疾人需要带上像钢盔一样的“脑电波接受仪”,用以接受脑电波,同时发出指令,指挥假肢手进行伸展、弯曲、握紧以及抬升运动。残疾人想要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假肢手会完全按照人的意志伸开、握紧、抬起,一直到把茶杯送到嘴边,整个动作连贯自然。应该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脑电波科学将取得长足的进步,这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崔晓梅得病的信息,是我在给她托梦时获悉的。没有想到她的命途竟如此多舛,人生要经历这么多磨难。崔晓梅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只能像判了死刑的囚犯,等待着生命结束的那一天。没有钱去治疗,因此也就断了治疗的念头。她现在唯一担心的还是康大妈。她要离开人世之前必须把真相告诉康大妈,老人家不仅要经受“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还要饱尝经年岁月的孤独悲伤。崔晓梅在斟酌何时说出事情真相,她完全没有想到康大妈突然知道了全部事情。

这天上午,康大妈借口出外遛弯儿,实则是托人帮助卖房子。快到吃午饭时还没有回来,崔晓梅有些着急,正想出外去找找,突然,门开了,康大妈在王颖颖的搀扶下,已经哭成个泪人儿,跌跌撞撞地扑到崔晓梅的怀里,哭着喊道:“我那命苦的儿媳妇啊!”

“儿媳妇”三个字,像三把锥子扎在崔晓梅的心上,“糟啦,事情看来完全暴露了。”她扶住康大妈说:“妈,妈,您说什么?我听不懂。”

“孩子,你别再瞒我了,”康大妈坐在床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路生已经死啦,你是我儿媳妇,你是来替路生尽孝的,可老天爷啊,怎么偏偏让你得上了那种病啊……”

事已至此,崔晓梅知道无法再瞒了,她“咕咚”一声,双膝跪在康大妈面前放了悲声:“妈,妈,是我不好,我怕您过分伤心才没有告诉您实情,我想等……”

“孩子,我知道你的心,”康大妈边抹眼泪边说:“其实,我早就觉得路生不在了,从那笔汇来的钱,我就知道凶多吉少……”

王颖颖陪着流眼泪,劝解地说:“大妈,节哀吧,您能有崔晓梅这样有情有义的好儿媳妇,是您的福分。”

原来,早上康大妈去找王颖颖,就是那个公证员。康大妈想求王颖颖帮助她把房子卖了。王颖颖很吃惊地说:“大妈,您好好地卖什么房子?”

康大妈唉声叹气地说:“崔晓梅,就是我那个闺女,检查出来得了癌症了,要赶紧住院动手术,需要一大笔钱。”

王颖颖心生奇怪,这个崔晓梅有什么法术,能让老太太想把房子公证白白给了她,她不要也就算啦。现在她有病又要买房子给她治病,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脸上挂着疑问地说:“大妈,崔晓梅就没有别的亲人,她有病就一定要你来管?”

“唉,苦命的孩子,孤苦伶仃地出外打工,哪来的亲人?”康大妈忧心忡忡地说:“这要是我儿子在,也好有个商量。”

“大妈,您儿子现在哪里?”

“在深圳,有话机号码,可是联系不上。”

“您有他的话机号码?”

“有,”康大妈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说:“你帮大妈打打试试。”

“好。”王颖颖接过纸条,按照上面的号码拨了。传来的仍然是“嘟嘟嘟”的忙音。王颖颖又拨了一词,仍然是忙音。“为什么打不通呢?”王颖颖看到公司的名称,于是拨通的当地的“114”。经查问,纸条上的话机号码将中间的“3”字误记为“8”字。王颖颖按照新查询的话机号码,终于拨通了。接话的是他们的公司,对方问:“您找谁?”

王颖颖答:“找康路生,”

“哪个部门?”

“不知道是哪个部门,”王颖颖生怕对方挂断,赶紧说:“事情是这样的。康路生的母亲已经与她儿子失去联系半年多了,请您费心一定帮助找找。”

对方很和蔼地回道:“我给您接到人事部。”

“谢谢。”王颖颖看了一眼康大妈,老太太眉头紧锁。等了一会儿,对方回音。王颖颖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突然对方大声地说:“是来自北方的那个康路生吗?”

王颖颖忙回应:“对,是北方人。”

“哎呀,康路生已经死了半年多了,是车祸死的!”

对方声音很大,站在旁边的康大妈也听到了。王颖颖没有想到是这样,大声地追问道:“您说什么?您在说什么?”

对方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然后说道:“康路生的媳妇也已经辞职回到北方,她叫崔晓梅。”

康大妈听得清清楚楚,她儿子康路生死了半年啦,崔晓梅是她的儿媳妇。这一切好像都在她的意料之中,但这打击却是如此的沉重,以至于她感到头晕目眩。

“大妈,大妈。”王颖颖急忙扶住老太太,对着话筒大声说:“谢谢你,知道啦。”

康大妈哭得死去活来,为自己的苦命哭,为儿子的惨死哭,也为自己的儿媳妇崔晓梅哭。王颖颖陪着老太太流泪,劝解老太太要想开。休息了片刻,王颖颖请假把老太太送回来家。

一路上,康大妈抽抽哒哒,心里在盘算,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只得庆幸的是,崔晓梅真的是自己的儿媳妇。她得了这种病,只能是全力抢救,她打定了主意,卖房,尽快卖房,凑钱尽快给崔晓梅做手术,早发现早治疗,她还年轻,身体底子好,会能治好的。

事情凑巧,有个姓任的年轻人,想买她的房子。这时正好迎面走来,见到康大妈刚想打招呼,康大妈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大声地说:“你是要买房子?卖,卖!”

“大妈,我是想买,只是您要现钱,我正在想办法凑。”想买房的人知道她家急等着钱用:“大妈,你得缓我几天。”

“不,就今天,”康大妈说的斩钉截铁:“等不迭啦。”

“好好,我抓紧。”那人被康大妈的神态吓得够呛。

王颖颖把康大妈送回家,又劝解了半天。临走时,她把崔晓梅拉到一边,悄悄地说了几句话,走了。

当屋里只剩娘俩的时候,崔晓梅和康大妈又紧紧地抱在一起,放声哭了起来。

康大妈一抹眼泪,坚强地说:“孩子,不哭了。人死不能复活,日子还得往下过。路生有心让你回来给我尽孝,我知足了。收拾吃饭。”

“哎,”崔晓梅没有想到老人家还挺开通,急忙拿来饭菜,娘俩吃了一顿最难下咽的饭,两人各想各的心事。

崔晓梅破例没有上班,在家陪着老人家。晚饭前,崔晓梅对康大妈说:“妈,我不上班啦,去给人家交代交代。”

崔晓梅心里清楚,这套房子是老太太唯一的资产,是活命养老的老本儿。我若没有这病,我会陪着老人家一直过下去,直到给老人养老送终。我现在不仅不能陪老太太了,还成了老人的负担。这种病有几个能治好的,这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都不够往里面填的。老人就把房子卖了,我的病没治好也撒手走了,剩下老人家孤苦伶仃一个人怎么办?说什么也不能让老太太卖房子。于是,她按照王颖颖告诉的地址找到了想买房的姓任的人。

敲门,开门的正是任先生。崔晓梅自我介绍说:“您好,我是康大妈的儿媳妇,关于卖房子的事……”

“哎呀,你们催得也太急了,我正四处凑钱呐。”任先生摆出一副着急的样子。

“对不起,”崔晓梅只得实话实说:“这房子我们不卖了。”

“什么?”任先生眼睛瞪得像鸡蛋:“不卖了?我求爷爷告奶奶,四处借了十来万啦,你现在一句话,不卖了?”

崔晓梅唉声叹气地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哀求地说:“求您为老太太想想,我这种病,治愈的希望几乎是零,有多少钱也不够,说不定哪天说走就走啦。假如真的把房子卖了,将来老人家人去财空,孤苦伶仃一个人还怎么活?”

崔晓梅的故事让姓任的家人都凑过来听,都陪着叹气,任先生说:“真是一家有一本难念的经,我还以为你们发了财要换大房呢,难得你有这份心。我自个儿作的病,自个儿拔罐子吧。”

“谢谢您的理解,”崔晓梅深深地鞠了一躬:“实在是对不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