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源里种田有点难》第七章 三月三的姑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苗族的狗,彝族的酒。

说时迟,那时快。

威猛的大狗在先,精壮的小狗紧跟随后,飞跃上船头,直扑陈金山。

陈金山本是敏捷矫健之人,但无论如何总不能就对这两只狗进行打击啊,急促之下只得一个腾空后翻,险险地避过它的扑咬,却不料渔船太小,“扑通”一声翻到溪里去了,重重地溅起一阵大浪花。

竹筏上的姑娘们咯咯地笑成一团,犹如花枝乱颤。

其中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对着两只还威风凛凛地站在船头,冲着溪水里的陈金山叫唤的黄狗喊道:“大黄小黄,好了,回来!”

两只大小黄狗就“嗖”地一声跑下船去,涉水奔回到竹筏上,亲热地围绕着那小姑娘摇头摆尾,上蹿下跳邀功。

这时,其中一位娇小玲珑、声音清脆悦耳的盛装姑娘开口便问:“你们是谁?怎么会一大早就在这里?”

就在刚才陈金山对付黄狗的时候,黄道真看清楚了竹筏上的来人。

除了刚才呼狗的小姑娘和她身边的一位女子是穿着苗族便装之外,竹筏上其他苗族女子,都身穿五彩斑斓的百褶裙节日盛装,佩戴着琳琅满目的华丽银饰,飘逸多姿,明艳动人,赛似天仙。

后人有诗云:“五溪衣裳共云天。”

小姑娘身边的女子应该是她姐姐,两人五官神情,言行举止,都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惟妙惟肖。两人都头上包着多彩头帕,上身着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清秀脱俗。

妹妹粉雕玉琢、纯真可爱,姐姐风姿绰约、婀娜动人,与这桃花溪山谷的山清水秀相辉映,黄道真眼前仿佛一亮。

撑竹筏的老翁藏青马褂,一头银霜白发,皮肤黝黑,精神矍铄,两眼炯炯有神,停在一旁冷冷地注视着黄道真。

黄道真向着刚才问话的姑娘说道:“我们是武陵捕渔的,迷失了路,昨晚在这里过了一夜。”

呼狗的小姑娘也抬头对她说道:“石兰姐,刚才唱歌的不是他,是水里的那个家伙。”

只见伶牙俐齿的应石兰转向还在溪水里狼狈挣扎的陈金山,板起面孔,横眉竖眼,凶巴巴地问道:“你怎么会唱我们苗族人的山歌?”

陈金山钻出水面,喘着气对竹筏上的应石兰大声解释道:“石兰姐姐,我是苗人的好朋友,是梅山寨和十八洞寨的苗大哥教我唱山歌的。”

应石兰大怒道:“谁是你姐姐?来,到这竹筏上来,你会唱我们苗人山歌,今天是三月三,我们苗人的赛歌节,我邀请你到我们桃花寨去尽情地唱。”

陈金山站在溪水里,看看应石兰,又回头看看黄道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好,看他的犹豫神情,心里还真的是很想跟这些姑娘去。

苗族人的三月三,是苗族盛大的歌舞狂欢节,这一天的大苗寨,会变得格外热闹起来,七乡八寨的人们都着节日盛装,银饰琳琅,头冠巍峨,挑着自酿米酒,带上竹筒腊肉饭,从四面八方,一路踏歌而来。

这一天不仅有苗鼓喧天,巫傩绝技,载歌载舞,还有在这一日赛歌、打人秋、踩“边边场”等习俗,青葱年少的男女,关于对爱情最好的期待,都变成了歌声、欢笑,飞向枝头和云端,通宵达旦。

这时候竹筏上的姑娘们纷纷围观着站在溪里尴尬的陈金山,已经嘻笑作一团。

黄道真向应石兰赔笑着道:“这位姑娘,桃花寨我们就不去了,我这个兄弟就这么没心没肺,刚才他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请你别放在心上。”

应石兰看向黄道真,奇怪地问道:“这个地方我们平时都不知道怎么走,你们是怎么进来的?今天要不是想早一点赶回桃花寨过节,又刚好有应大伯帮忙,我们还不敢从这里走呢。”

黄道真如实问答道:“我们也是不知不觉的就迷了路,昨天无意之间就到这里了。”

这时候,那位小姑娘的姐姐眉头皱了一下,好像觉得应石兰的话似乎有点多了,在后面催促起她来:“石兰妹妹,我们抓紧走吧,还要爬山赶路呢。”

应石兰应声道:“好的,紫薇姐,我们走。”

应紫薇若有所思地看了看黄道真,和颜悦色地说道:“你们也抓紧时间回去吧,这一带的天色说变就变的。”

说完就安静地坐下逗黄狗玩去了。

老翁应大伯跨上竹筏,挥起撑篙,竹筏徐徐而去,用钢铁包嵌的撑篙头插到水底岩石上,发出铿锵的金属碰撞声。

陈金山还意犹未尽,心有不甘地冲着竹筏离去的方向,大声喊道:“你们桃花寨在哪里?我下次去找你们。”

只听见前方远去的竹筏上飘来一阵回音:“就在桃花山的桃仙岭上,一定要来,我们等着你……”

接着就是传来一串银铃一般的欢笑声……

陈金山还怔怔地站在溪水里,眼巴巴地望着已消失的竹筏方向,眼珠子都好像快要掉下来了,一动不动。

黄道真冲着他大声喊道:“还看什么看?快上来把衣服换了吃饭,今天我们去桃花山上看看,回来再过我们的三月三。”

三月三,传统的上巳节,在魏晋时代,这可是个大日子。

人们相邀亲朋,散坐于风景秀丽的流水旁边,将酒斟于带有双翅的酒杯即“羽筋”内,令其顺着宛曲的流水漂浮流动,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即饮酒作赋。

曲水流觞,谈玄论道,潇洒高逸,将生命融于自然之中,以诗歌来表达性情自我,与天地融为一物,这就是魏晋之风骨。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就在黄道真和陈金山坐在船头,摆好热汤干粮准备吃早餐时,上方却又传来了铿锵清脆的撑篙声。

只见刚才那位老翁应大伯,独自一人撑着竹筏,徐徐而来。

到了跟前,应大伯递给黄道真一只竹筒和一包用桐叶包裹着的东西,微笑着说道:“这是刚才的石兰姑娘,托我送给你们的苗家米酒和五色米饭,三月三快乐!”

黄道真连忙接过致谢,用桐叶包裹着的五色米饭外面,还透着微微的温热。

黄道真恭恭敬敬地请问应大伯道:“应大伯,有个叫桃花源的村庄,您知道怎么走吗?”

应大伯笑着道:“我不知道,这一带山里只有一个桃花寨,从没有听说过有桃花源的,年轻人,你是不是把桃花寨错记成桃花源了?”

黄道真道:“没记错,应大伯,是一个汉人居住的村庄。”

应大伯道:“那我就不知道了,真没有听说过,年轻人,还是赶快回去吧,顺着桃花溪的流水一直往下走,就会到沅江的,这个地方不要多呆了,很古怪的,连我都会经常找不着方向。”

黄道真:“……”

看到黄道真有点莫名地傻在了那里,陈金山赶紧抢上一步说话:“应大伯,那去桃花寨怎么走?还麻烦您告诉我们一下。”

应大伯很热情地道:“这我知道,就从里面桃花溪源头上去,沿着一道裸露着山岩的岩石带一直走,莫走偏,翻过一道山梁,然后再上去就是了。”

应大伯很认真地继续道:“还有,年轻人,这里要小心,前面桃花潭里的黑白鱼千万不要去抓,更不能吃。”

黄道真大吃一惊问道:“为什么?”

应大伯哈哈一笑,摇摇头,不再回答,挥篙离去。

小小竹筏,顺流而下,很快就消失在桃花溪下方,只留下他那高亢嘹亮的渔歌声,在桃花溪山谷上空久久瓢荡:

“每日下沅江,不为逐波浪,只为亲绿水,乜眼看斜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