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镇魂令》第4章 迎头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多年前,一个有着明显外地口音的人来到了永场镇,这个人就是三十好几的赵老头,那时候赵老头有磨得一手好豆花,镇上也没有什么竞争对象,收入倒也可观,这一卖十多年,攒了不少钱。

后来,有媒婆说亲,娶了一个媳妇,虽然是个寡妇,但人家毕竟还不到三十,赵老头当时已是四十七八了,也算他赚到了,毕竟他不但大年纪大,更是一个孤寡之人,听说他以前的老婆孩子都死了。

几年后,一个胖娃娃呱呱坠地,赵老头也就盘下了一套临街的老房子,不但里面可以住人,将外面的门板全拆卸下来,还可以当做门面来做做生意,非常方便,而且门前车来人往,斜对面还是学校,地理位置很是不错。

赵老头两口子都没什么文化,也不太会教孩子,再加上赵老头老来得子,溺爱非常,孩子犯了错,口头说上几句也就完事了,这让小孩不知对错,周围的邻居都吃过他的苦头,颇有微词,两口子本以为长大点,送到学校后有老师教,会慢慢好起来,但才刚刚读到二年级,赵老头就被请了无数次家长,连校长都见了十来次,最后不得不把孩子给领回来。

没有了老师的管教,父母又要忙新准备的烧烤生意,小屁孩更加无法无天。

永场镇中学的大门口,用墙圈起来一块平地,水泥路面铺得非常平整,用来作为泊车的地方,毕竟镇上的街道实在是太窄了。

5月17号早晨,小屁孩在平地上玩耍,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想法,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头,开始在旁边的汽车上画画,略带棱角的石头在车身上划过,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白痕。

当车主回来的时候,车门上已布满了花里胡哨的划痕,顿时火冒三丈,此时,小屁孩正好拿着石头从车屁股后面画回来,被抓个正着。车主一怒之下,大声吼骂,小屁孩撒腿就跑,还边跑边回头做鬼脸笑。

街尾,表哥骑着摩托车拖着一只大肥猪,带着轰鸣的噪音疾驰而来,在经过永场中学门口的时候,小屁孩突然从围墙的大门里冲出来,直接被表哥的摩托撞出去十多米远,脑袋狠狠的磕在路边的水泥电杆上,血流了一地,在抽搐了几分钟后,没了动静。

大量的鲜血染红了小屁孩的衣服,还有那张至死都还做鬼脸笑着的脸。

爱子死于家门前,两口子顿时嚎啕大哭,但奇怪的是,孩子的尸体仅仅在家里停放了半天天,下午赵老头就急匆匆强行拉去火葬场给烧掉了,为此,一向恩爱的两口差点当街打起来。

我站在永昌中学门口,遥望着不足百米外的烧烤摊,脑中回忆着有意去听闻的各种传说。

一般来说,家里小孩子死掉,会在家里停放两到三天才去火化,虽然也有些当天火化的情况发生,那都是堪舆的阴阳先生算出正好就在当天的巧合而已,但赵老头的孩子,有热心肠的邻居请阴阳先生给算过,两天后的早上才应该是火化时间。

人的年纪越小,枉死之后的怨气和戾气越大,尤其是童子,死于非命之后,多数都会化为厉鬼,而且,人过世之后,灵魂和身体的连接并没有完全隔断,而是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彻底分离,如果在这个时间内火化,人的魂魄依旧会感受到肉体被焚烧的痛苦。

这隔断的时间,就是靠堪舆的阴阳先生来算的。

童男死于非命,戾气本来就很重了,再加上魂没离体,火化那焚烧全身的痛苦,他感受的真真切切,肯定愈发凶悍,他今天蹲在表哥的房里,就是准备索命的呀。

赵老头那么急冲冲的烧了,究竟要干嘛?他以前有家庭,更有过丧妻丧子之痛,这些事情他不应该不知道啊,那他为什么还......

我冥思苦想了半个小时,始终想不通,身旁小彤在我的一番解释之下,神色却越来越不自然,充满了怀疑和不相信,眼神不断在我和烧烤摊之间来回转换。

“为什么我什么感觉都没有,也看不到?”小彤瞪大了眼睛,对我说道:“而且,你是从哪里听到的这些传闻?”

我推开准备揪向我胳膊的手,说道:“我是在网上看到的,信不信由你。”

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我继续道:“你们这里有没有寺庙或者道观,距离多远?”

“寺庙?道观?”小彤用手撑着下巴,思索了片刻说道:“最大的话,戎州市的南面有一个佛光寺,很大,人很多,但从这里过去开车得一个半小时,除了这个,就只有隔壁县郊有一个菩萨庙了,要小得多,不过只需要不到半小时就到了。”

现在已经快十二点了,要是去佛光寺,时间花费太长,而且人很多比较麻烦,菩萨庙的话,就怕不够用啊。

稍微权衡之后,找小彤爸爸借了摩托车钥匙,连午饭都来不及吃就载着小彤就往临县赶去。

菩萨庙修建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年了,但我们到达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崭新的外墙,应该是刚刚翻新修葺过的,我顿时就有了不好了预感。

添过香油,上过香,我找到一个老和尚,想要大量菩萨像前的香灰,最好的炉底的老灰,但老和尚告诉我,寺庙翻修的时候,香灰都包起来,送给了上香的人当做家里香炉的底灰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的失望,但有总比没有好,于是一直等到了下午人少的时候,从菩萨像前的香炉里装走了半塑料袋的香灰,不甘心的我还从外面的大香炉里又弄了许多,填满了整个塑料袋,撑得像矿泉水桶一样大,为此,我又添了不少香油。

回到镇上已是黄昏,我让小彤从舅妈那里找来了松土的小铲子,围着舅妈家的外墙根,挖了一圈浅坑,然后将香灰均匀的倒在里面,然后撒上一层薄土给盖上,免得起风给吹没了。

小彤的几个亲戚看着我忙活了大半个小时,也不知道在搞些什么名堂,小声的和小彤爸爸说着什么,不过从望过来的眼神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赞美之词,只有舅妈和小彤妈妈若有所思的交流着什么,看我眼神充满了感谢。

寺庙的香灰并没有什么超度鬼魂的作用,但是,无数人在佛像前的祭拜下,香灰多少沾染了一些正气,用来驱赶一些新鬼和弱小的鬼,还是有些效果的,几年前和肖浜在外地旅游的一次撞鬼经历,就是用这个方法安度了一个晚上。

当整个房子周围都被香灰围了一圈之后,袋子的香灰还有剩余,我干脆全洒在了表哥窗外的几颗大槐树的树干底部,窗户上也抹上了一些。

头七回魂夜,亡魂回到家里最后看一眼故人,再由牛头马面等阴差接引回阴曹地府去报道。但枉死的人阳寿未尽,地府不收,就会变成孤魂野鬼,而且他们一旦有戾气在身,就会变成厉鬼和恶鬼,在头七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凶狠异常,那个小鬼今天没动手,就是在等明天。

我叹了口气,想起了那满脸怨恨的眼神,忍不住一个哆嗦,心想:要是佛像前的老香灰再多一些就好了,或许,可以再加点料......

“阿姨,你知道周围哪家有黑猫吗?全身黑不溜秋那种,年纪越大越好。”我找到正在做晚饭的小彤舅妈,小声的对她说道。

想到衣柜里那只小鬼的时候,也想起了出现在墙上的黑猫,这倒是让我回忆起了另外一个说法。

现在很多人很不喜欢黑猫,觉得它总是出没在阴暗的地方,会招来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殊不知,不是黑猫招来了鬼,而是它回去主动去逼近、镇压那些脏东西,所以古时候的权贵都喜欢在家里养只黑猫镇宅,就和很多人喜欢在家门口挂八卦镜一样。

“黑猫呀?要黑猫来干什么,那种猫听说不太吉利,而且小东现在这个情况......”舅妈满脸犹豫。

我举了好几个我知道的例子来说明黑猫有守家镇宅的作用,舅妈才将信将疑的回答我,说她有个朋友家就有一只黑猫,捡来的,都养了7年了,总感觉它的目光怪怪的,所以很不喜欢。

喜不喜欢不重要,关键是有用就行了,我告诉舅妈,让她一定要把黑猫借过来,用身子拴在表哥的房间门口,只需要借一个晚上就行了,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才不会告诉她,是为了利用黑猫对鬼怪天生的威慑力和镇压作用,起到守门的效果。

说服了舅妈同意去借黑猫,我能做的事情也都全做了,正好也到了饭点,我随便吃了点东西就到了旁边休息去了,一不注意居然睡着了。

众人酒足饭饱,我被小彤叫醒已是晚上近9点了,永场镇太小,晚上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加上路灯稀缺,一条长长的街道上,路灯那昏暗的灯光下,几乎快看不到什么人影了。

我和小彤手挽着手走在街上,但我总感觉有什么在黑暗中盯着我,让我如芒在背,忍不住频频回头,目光不断在四处的黑暗中扫视,冷汗一茬接着一茬。

就在步入小彤家深巷的时候,我下意识的转头回望,一百多米远的另外一个巷口,一个小男孩站在阴影中,从脸到裤子全被鲜血染红,毫无生气的眼中满是凶戾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我,嘴角一咧,露出了一个怪异的笑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