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楚联盟》楚伐褒汉秦蜀连军,遭遇汉阴三国对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前325年春(楚怀王四年、秦惠文公十三年,秦惠文王元年),这一年,正是秦惠文王开始自称为王、准备问鼎中原的一年。楚怀王一面命昭阳率领大军北上,在襄樊、南阳、方、叶等地布防,一面亲自和昭睢点齐二十万精兵出当阳,向上庸、褒汉(汉中)开拔,声言讨伐蜀国侯,于公元前327年(楚怀王二年)乘楚国哀、南下侵略楚地的不义行径。为什么楚怀王讨伐蜀国要到褒汉(汉中)去呢?哦!原来是这样,汉中(现陕西西南部的汉中市一带)在那时是属于蜀国的地方,是从关中到四川盆地的必经之地。

有周一代,现在的汉中市这一带是为褒国,领土从略阳县到城固县三、四百里地。因此,有些史书也称这里为褒汉。公元前770年,由于华县的郑国人因避北狄和犬戎的入侵,有一部分郑民逃到汉中南岸定居。因此,现在的汉中市南岸这一带便称为南郑。后来秦国将国土扩张到陕西东部,华县一带便成为秦国的领土。由于南郑居民来自于华县,秦国便硬说南郑的居民是秦国的人民,南郑当然也就是秦国的国土。自从公元前451年,秦国便开始派人在南郑筑围土城,占地划牢。到了后来,秦国又索性称汉中就是他们秦国的南郑。再到了后来,褒国被蜀国打败,褒国的国土(从略阳县到城固县的三、四百里地)便成为蜀国领土。《华阳国志?蜀志》:“周显王之世,蜀国侯有褒汉之地。”

蜀国侯闻讯楚怀王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兴兵问罪,枕食难安,一边率领川蜀之军奔赴褒汉(汉中),一边向秦惠文王求救。秦惠文王接到蜀国侯的求救书,即召集文武议事说:“现在楚怀王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入褒汉(汉中)向蜀国问罪,势不可遏。今蜀国侯来书向寡人求救,众卿家以为救还是不救?”老臣甘龙奏说:“褒汉(汉中)乃天然马场粮仓,是秦国南下巴蜀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大王若不发兵救蜀,蜀国的军队又哪里是楚军的对手,不出一、二月,整个褒汉(汉中)就会被楚军全部占领。楚军一占领褒汉(汉中),就会南下合击蜀国,整个蜀国就会全部都归楚国了。到那时,大王想再图巴蜀,可就难上加难了。不仅如此,一旦时机成熟,楚军就会从褒汉(汉中)挥师西出陇南,战天水,下宝鸡,兵逼咸阳都。到那时,秦国就真的很危险了”。

秦惠文王说:“老爱卿所言极是,寡人确实也有此顾虑。无奈,楚国自威王以来,兵强马壮,现在楚怀王亲自率领二十万军队前来,势大难以遏制。我若举重兵亲往,势必有一场生死厮杀,那时魏王率军,反扑我西河领地,秦军两头与强敌作战,形势也就有些不妙了。”甘龙说:“这个问题,大王也就不必担心了。现在蜀**队尚有十多万之众,大王可发十万精兵,连同蜀军二十万,便可以击退楚军了。楚军自房山至安康虽然有三百里地,但这一带都是山丘险地,粮草运输不便。因此,楚军不能在褒汉(汉中)久留,只要与楚军对峙,旷以时日,楚军粮草不济,必然退兵,那时乘势掩杀,必然大败楚军”。秦惠文王说:“善”!即命司马错点齐十万精兵(马军三万,步军七万),随他前往褒汉(汉中)与楚军对敌。

公元前325年春三月(楚怀王四年),楚怀王率领二十万楚军出安康(现安康市),与秦惠文王、蜀国侯的二十几万秦、蜀联军遭遇于汉阴(现汉阴县)。这里是一片平坦地带,双方马、步军均列阵以待。楚怀王趋马上前对秦惠文王说:“来者莫非就是惠文王”?秦惠文王客气地说:“正是本王,你就是怀王吧!果然英姿不凡,比你父亲威王更加威风凛凛”。

楚怀王说:“正是在下,听先父说,你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你和先父也是交情非浅,秦、楚两国也有婚姻亲约,你为什么要一而再的与楚国为难呢”?秦惠文王说:“不是我有意要与楚国为难,蜀国是秦国的邻居,邻居有难,向我求救,我能不理吗?亲帮亲,邻帮邻,这个道理,你也应该懂吧!楚与秦有亲,寡人的宣妃就是楚王宗亲,寡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呀,我只是想来劝楚、蜀两国,双方罢兵言和”。楚怀王说:“蜀侯乘我国哀,发兵侵我国境,真是欺我太甚”。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