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道德经大智慧》第四章:挫锐解纷,和光同尘(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一、题解: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因为彼此之间闹起了纠纷而使自己、对方和双方的亲友陷入烦恼的漩涡之中,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家人的幸福,而且还会影响到当事双方所在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存在不妥之处。对牛弹琴没有用,因为牛不懂得我们所要表达的感情;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因为古代的兵大多没学过什么文化。因此,在文化基础尚未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前,我们是很难理解道家文化和释家文化对社会个体和整个社会的重大作用和意义的。大多数人刚强的性格使得他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使他渴望周围的人以他为中心,获取再多的名利也无法满足自己比天高、比海深的**,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伤害,活得太累、太苦。如果我们能用道家文化之水来冲刷掉我们身上伤人害己的儒家文化激进的棱角,才能使自己与团队和社会和谐地融为一体,在谁也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在和谐的社会氛围*同与时俱进。

二、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先。

三、译文:

道体是虚状的,但这个虚体并不是一无所有,它含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因子,因而她的作用是永远也不会穷竭的。他深邃似海、渊远无限,就好像是万物的源泉。他挫掉万物的锋芒,消除万物的纠纷,协调好万物的光辉,混同了万物的尘垢,使他们成为互助共荣的一个整体。他又是那样的空澈透明,似无还有地存在着。我不知道是谁开创了这个空间,想象应该是在天帝之前。

四、理解:

7年11月16日,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对父女的关系很僵,争吵了十几年。我觉得很奇怪,什么矛盾能使这种天底下最亲近的父女关系这么恶化呢?看到后来,原来是十几年前父亲有一次想尝试一下穿花衣服的感觉,没想到被女儿看到了。女儿觉得老爸老不正经没正事儿,就对父亲展开了严厉的批评。父亲觉得这是一件小事儿没必要上纲上线,拒不承认错误。于是在今后的岁月里,爷俩谁一想起此事,就会展开新一轮的争吵,弄得亲情受损,关系紧张,实在是没有必要。

6年10月13日《楚天都市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盗窃路上起争执弟弟杀死哥哥》的文章。兄弟相残,到底是何原因呢?亲兄弟之间,又会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原来在几年之前,哥哥犯了法进了监狱。当时他也没多想,就口头说把他的房子送给弟弟。

现在刑满释放了,他又想把房子给要回来,但弟弟认为哥哥不讲诚信,表示坚决不还。

也许是国家的法律太松所判的刑期时间短,也许是狱警们没有使用国学经典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许是罪犯不吸取错误的教训,反正出来没多久就又去偷东西了,这回还教唆了一个同伙儿――自己的弟弟。两人拿着作案工具铁棍和镐头就出发了。

在前往作案地点的途中,哥哥又提起了房子的事儿,说着说着弟弟急眼了,趁哥不备就从后面举起了铁棍,用力砸向了自己哥哥的后脑……

哥哥咽气儿之前说:“弟弟,我是你亲哥呀。”弟弟说:“我又没学过国学,别跟我说忠孝仁义之类的事,谁对我不好我就整死谁。”

哥哥说:“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从小好好学国学。”然后就含恨而亡。

6年10月24日的《新安晚报》上说了一个打群架的事儿。数名男子在夜总会争小姐爆发械斗,伤亡数人。

据说,在夜总会工作的小姐都不咋地。既然大家都这样讲,一定是有道理和根据的。

这样的人,你说有什么可争的呢?有这些时间和精力,干点儿正经事儿多好呢?

长大成人不容易,生命消失却就在眨眼之间。

自己一死百了了,留给家人的却是无尽的伤心。

由此可见,老圣人在本章中化解纷争的道理是多么的重要。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是世界级的经典爱情故事,相信年轻的朋友们90%都知道。

我们都盼望着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俩的感情也特别纯真,为什么会是悲惨的结局呢?就是因为N代之前两个家族的仇恨,至于为什么事情结的仇,由于年代久远,谁也不知道了,反正见了面儿就动刀子。

两家人也知道他们俩的感情超好,但谁让你爱上的是仇人家的孩子呢?都是死活不同意。

后来两个好孩子都死于这种莫名其妙的家仇。他们用生命的代价唤醒了家人的爱心,换来了两个家族的和平。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就是名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次纷争,不要说财物的损失,光人就死了两亿多。

苏联是受损失第二重的国家(我国损失最大),不算群众,光苏联红军就牺牲了两千万人。这种巨大的仇恨使苏联人民恨透了德国,就像抗战期间我们对日本的仇恨一样。

现在,红军押着一队德国俘虏兵走过一个小镇。气疯了的苏联群众一边怒骂一边用砖头瓦块儿向他们扔去。德国俘虏兵自知理亏、自知该死,连躲也不躲,任骂任砸。

正在此时,一位苏联老大妈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位俘虏兵的身上。看,这个孩子多可怜啊,如果不是希特勒想霸占全球,这个孩子和我的儿子一样,都会是父母的乖乖虎,这场战争关这些半大孩子们什么事儿呢?德国地小人少,带着两个同样小的小狗腿子日本和意大利,单挑全世界,你看,那些大孩子都已经死光了,才会将这些没有抢高的半大小子赶到战场去当炮灰。这些孩子们招谁惹谁了?他们多可怜啊!再仔细看他那深陷的眼窝和塌进去的腮帮子,准是饿坏了。

那可不是咋地,那时候咱们红军都没吃的,哪有东西给俘虏们吃呢?

想到这里,这位大妈冲向这个孩子,抱着他哭了起来,并把她仅剩的一小块儿干面包给了他。

看到这个场景,一开始大家都惊呆了。但这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大家就都被她的伟大爱心和宽容所感动。于是,强烈的恨转化成了伟大的爱,于是大家纷纷跑过去,疼爱起这些可怜的孩子们来。

事后叶夫图什克赞扬这位老大妈说:“这位善良的妇人,是用宽容化解了众人心中的仇恨,并把爱与和平的种子播种进了所有人的心中。

是的,文化和历史告诉我们,以恨止恨,仇恨只能更深;以爱化恨,才能天下太平。

五、应用建议:

、同事相处,和谐为贵,对方的错误我们要多包容。

B、如仍与家人有隔阂,现在就用亲情和爱将其化解吧!如与朋友产生了矛盾,现在就用友谊和爱去解决吧!如与同事造成误会了,现在就用缘分和爱去沟通吧!如果觉得自己的棱角太分明,容易伤害自己和周围的人,现在就去学习国学经典,用智慧之刀去削掉自己身上的棱角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