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种田日常》第001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望无际的田地里,只有些不知名的杂草七零八落地生长着,昭示着春天的到来。田地的北边呢,连着一座小山,神秘无限。

此时,这里有一家四口都坐在其中的一块田地里,是的,这一望无际的田地并不是一户人家的,而是被分给了很多户人家。

一家四口孤零零地坐在其中一块田地里,从远处看,在他们的周围散落着三套破旧的仿佛不能继续使用的棉被,近看呢,除了破棉被,还有一个破了口的锅以及几个烂了碗沿的破碗,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了。

“爹,娘,我饿了。”一道奶里奶气地声音打破了这一静谧的气氛。

柳湘之环顾四周,不禁满脸愁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她自己饿一两顿倒是没有啥大问题,毕竟从娘家嫁到老于家来,吃不饱和饿一两顿诸如此类的事情对于柳湘之来说这都已经成为习惯了。

可是,这俩孩子年龄这么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跟着自己这般确实是受累了,她甚至有点埋怨起自己的鲁莽。

再看,于明政也是满面愁容,他也远远没有想到父母会是那么的狠心,自己任劳任怨二十余年,却得到如此下场,妻儿也跟着自己受苦受累。

再看着周围这些物品,不禁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心寒,想想昨天无意中听到母亲与姐姐说的那些话,他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仿佛是个笑话。

他摸了摸五岁儿子的头,苦笑,“一会儿,爹去附近的亲戚家借点米。”

“爹,您在这儿收拾一下东西,我去借点米吧!”于渔看着父母这种状态,她觉得这个时候父母需要静下来好好消化这一事实,借东西这件事比较简单,还是让自己做吧!

要她说,现在分家成功了反而是件好事,省得让那一大家子继续吸血。只是万事开头难,她相信只要度过这一过渡阶段,慢慢会走向正轨的。再不济也不会是像以前那般。

“鱼儿,先去你四爷家借点儿,没人在家的话就去你六爷家,给的多了你可别要,够咱们今明两顿吃的就行!”柳湘之这样叮嘱于渔。

“好!”说完话,于渔一溜烟的功夫就不见人影了。

“明政,明天我回娘家一趟吧。”没待于明政回答,柳湘之看了五岁大的儿子,继续说“我知道你担心我娘家人会因此看不起你,但是你也看看咱们现在这种状况,没粮,这两个孩子怎么办啊!”

看到于明政没有说话,柳湘之知道,自己的话他听进去了。

他要面子,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这么多年一直靠娘家的接济,现在又是非年非节的。她看了看幼子,在心中暗暗地发誓:这是最后一次了!

以后自己当家,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经过心里的一番考量,于明政也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一定要好好干活赚钱养家。

自己这么多年的确是活的失败,活得糊涂。本以为钱财乃身外之物,现在却是无钱不能活,人活一世又何必束缚自己太多呢!以后他想好好为自己这个小家打算。

“明天需要我陪你一起去吗?”想通以后,于明政问妻子。

“不用了!我和鱼儿一起去,你和嘉佑就待在家里吧。”柳湘之回答道。

她又看了看坐在对面可爱的小儿子,“佑儿,明天你就和爹爹在家里,好吗?”

“娘,我也想和你一起去外祖母家。”于嘉佑说完,眼巴巴地看着对面的母亲,希望能得到母亲的允许。

“佑儿乖,你想不想做小男子汉了,男子汉是不能一直跟在娘的后边。”柳湘之对着五岁的儿子说道,她希望儿子能留下,这么远的路程,儿子去只会受苦受累的。

如果可以的话,她甚至不希望女儿去,实在是路远,走着去太折磨人了。

但是呢,自己这个女儿实在是太傻,太容易遭别人的道儿了,留她在家,自己实在是太不放心了。

“那姐姐怎么就可以去啊,那她也去了,她还是男子汉吗?”于嘉佑嘟起嘴巴辩驳道。

“姐姐是女孩子,怎么会是男子汉呢!佑儿是男孩子,记得以后要保护姐姐哦!”柳湘之非常有耐心地对着小儿子说,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在以后也能照顾点儿于鱼。

“嗯嗯,娘亲,我要做个小男子汉,以后就可以和爹爹一起保护娘了。”于嘉佑激动地跳起来大声地说,就差没拍胸脯保证了。

“还有呢”柳湘之选择去慢慢引导儿子。

“还有姐姐。”于嘉佑不太情愿地回到母亲的问话。

“‘加油’弟弟,有我什么呀?”于渔突然间出现,笑着看自己的‘熊孩子’弟弟。

于嘉佑突然听到于渔调侃自己,害羞地躲到母亲的身后,看到弟弟这一举动,于渔觉得‘这个弟弟好萌啊!’。有个这样可爱的小弟弟好像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一种新奇的感觉,外加心里也暖洋洋的,仿佛来到了春天一般。

没等于渔体会这一刻太长时间,于嘉佑亲手打破于渔这一‘天大’的错觉。

“我们一家人有你什么事啊,笨蛋啊!”于嘉佑从母亲身后探出头来突如其来一句。

“小家伙欠揍啊!”于渔抡起拳头吓唬这熊孩子。

“略略略……”小家伙看到于渔‘发火’,一点也不怵,反而伸出头吐起舌头来。

于渔决定收回自己之前的想法,这家伙还是一如既往地讨人厌。

看到小儿子这副反应做派,柳湘之把儿子从自己的身后揪了出来,准备好好教育一番。

“鱼儿,你借的米呢!”于明政看到妻子准备开口说话,赶紧替儿子解围道。

“呃,没有借来。”于渔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想起借东西时,各家的反应于渔觉得父母之前的想法过于天真,自己也一样。不过,于渔也不想去具体说些什么了。一是说了也只会让父母本来不甚美好的心情各家糟糕而已,二是自己的话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可信度不高,没有当面对质住父母都不会相信的,三是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说,这事完全可以以后去慢慢告诉母亲。

“没借来就算了。”柳湘之看见女儿说完话,眼睛开始出神,她不知想到了什么,担心自家姑娘想偏了,她便开始安慰起于渔,但由于不是那么擅长此道,就显得这句安慰话,于渔并没有感受到。

柳湘之觉得这个时间点,村里人没有存粮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村里人并不富裕,基本上每年多少存粮都是计算好的,估计今年也就于家那父母有存粮,毕竟我们一家可是没有分得半点粮食。

刚刚分完家,去找婆婆借粮别开玩笑了吧,依照婆婆那个性,不来看笑话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这种无粮的情况下,于明政也更加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一定要好好赚钱!

“不过……”于渔卖了个小关子。

“不过什么?”难道还有更糟的事情吗?夫妇两人都感觉这已经是最差的境遇了。

“有房子住了,虽然呢,有点破。”于渔满面笑容地述说这样一个好消息。

于渔觉得只要有房子住就比以天为盖地为庐好得多。

“刚刚借粮回来的路上碰见了村长,不,里正。”于渔连忙改口,“他说,咱们搬到北面的空房子里,我已经拿了钥匙。”

“好,好!”于明政非常开心,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虽然没有借来粮食,但是现在有了住处啊!

“孩儿他娘,听见了没,咱们有住处了,走,搬新家。”于明政看着柳湘之非常激动地说。

压在心里的大山一下子没了,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全家人都这样想。

于渔在前边引路,由于两个地方离得很近,他们很快就到了地方。

“就是这里了。”于渔打开破旧的大门,径直走进屋里。

“看来需要好好收拾一番了。”柳湘之进门就看见屋内结满了蜘蛛网,到处都是灰尘。一看就是好久都没有人居住了。

这处房子表面看着还是不错的,比想象中的破旧简直好太多了!

放眼望去,她估摸着住自己这一家人绰绰有余,起码比以前那种一家人挤在一间小屋子里要好上很多。

走进一看,竟然还有烟筒,看来那间靠在西边的是一间小灶房,扭过头柳湘之又看到最南边有一片空旷的杂草地,把草拔掉可以种点蔬菜和果树,到了收获的季节,可以拿到镇上卖掉。

那在最南边的一定就是茅厕了,看到这番情况,积压在柳湘之头上的阴霾散了许多。

看来原屋主家境还不错,柳湘之看到房子的综合情况如是想着。

于渔虽然刚刚已经来过一趟,但,毕竟只是认认门,这才算是于渔第一次见到房子的内部构造,对于现在的于渔来说这个住处还算不错。

最令于渔满意的是房子前边的空地,如果载上蔬菜,以后就有纯天然无公害的蔬菜吃了,呼吸着这么新鲜的空气,吃着绿色的蔬菜,一直生活在这儿也不失为一件美事。这么说来这处房子也算是给了于渔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了。

于明政也简单看了看家中环境以及布局,虽然比着从小长大的地方差了点儿,总体来说还算很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