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郭巨千户所》7、开国将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场的另一个角落,也聚着一大群人,却是一些六七岁的孩童。他们正在玩游戏。只听得他们用他们稚嫩的童声唱着一首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上的什么锁?精钢大铁锁。城门城门开不开?不开,不开!……”他们一边唱着,一边追逐奔跑着。

这个游戏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是一个很简单很常见的儿童游戏。由于过于平常,一般孩子缺少兴趣,不太愿意玩这一游戏。但在郭巨城,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了战备的意识。《城门城门几丈高》是城门攻守争夺的战备游戏,寓战备于儿童的玩乐之中,所以,《城门城门几丈高》就被大人们拿来用作儿童的战备教育,所城里的小孩从小就玩耍这一游戏。

游戏中,城门是由两个孩童手挽着手搭起来的。他们是守的一方,两人手挽手举着,他们中间就形成了一个城门状的空隙,刚好一个人能钻过去。这时,意味着城门是开着的,钻城门的孩童排成长蛇阵,一个接一个地钻了过去。

当两人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垂着,这时,他们中间没有了空隙,也就意味着城门是关着的。这时,钻城门的孩童要去打开这城门,他们是攻的一方,他们排成长蛇阵,追着扮城门的两人跑,一边跑一边唱。等唱到“好!看我一手打得城门开”时,领头的那个孩童就要追上去,把扮城门的孩童的手托起来。“哗!开了锁,开了门。”这样领头的孩童带着一长溜的孩童钻进了城门里。

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不但锻炼孩童的机智和勇敢,还锻炼着他们的协同配合能力。钻城门的领头孩童,是随着童谣的演唱随机产生的。所以,谁都有可能成为长蛇阵的领头者。这领头的孩童要拖着长蛇阵的孩童跑,与扮作城门的男孩斗智斗勇,这对领头的孩童是一种能力的测试。在相当短的“开城门”时间里,谁让长蛇阵里的孩童钻过城门多的,谁就是英雄。而扮作城门的那两个孩童,他们在游戏中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逃避,不让攻的一方轻易地打开城门。只有当他们被围住了,而且两人挽在一起的手被领头者托举了起来,这样城门就被打开了,他们也就输了。

千户府大门口。管家和家丁一直等待着塾师先生的到来。他们已经等了很久了,等得有些无聊。闲着无事,他们也扭着头去看这些孩童的游戏。

随着时间的推延,管家也有些耐不住心了,焦急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这塾师先生怎么还没出现呢?

他看了看天色,未时也快过了,日头已经开始西坠。他皱了皱眉头,转身看了看身后的千户府。府里仍是静悄悄的。他无奈地摇了一下头,只能继续等。

其实,千户府里忙着哪!

千户府里最大、最常用的议事厅——中堂里,已是济济一堂,坐满了人。

因为汪千户过世后,千户府没有合适的男丁来接替当家的位置,所以,整个千户府暂由太夫人掌管着。这会儿,她亲自坐在中堂的太师椅上,陪着客人们喝茶聊天,等待着塾师先生的到来。

虽然千户府想低调一点,但郭巨千户府少千户的迎师活动怎么低调得了哪?身为郭巨千户府的官将,他们以后都会是少千户手下的部属,他们岂能不参与?

所公署早已密切关注着千户府的这一活动。在当家的两个千户指挥樊懋、魏英的重视关心下,所公署在晌午之前,就已经将所有官将的日程全部腾空了,让他们有时间来参加千户府的迎师活动。

当然,这些官将本来也是千方百计地想参加这一活动的,因为他们十分的好奇,他们很想见识见识那位百里挑一的塾师先生。

光临千户府的官将中,自然少不了郭巨城当家的那两位指挥使,一位是新接替汪千户出任掌印指挥的樊懋,还有一位同样是接替汪千户出任管操指挥的魏英。他们的出席,给千户府增光了不少,也让千户府更加忙碌,更加热闹了。

郭巨千户所几乎没有世居的老百姓,这里的居民都是在洪武二十年郭巨千户所成立时由筑城的官兵落户繁衍而来的。

汪家的祖先汪良夫是郭巨千户所最早一批的居民。他从郭巨城筑城开始就来到了这里。当时,他还是筑城的总指挥,他带领着他手下的兵将,开山填海,修桥造路,全力以赴地垒城墙建城防。筑城完成后,他以世袭千户之职,与他的家族以及归附于他的家丁一起落户在郭巨。汪家原本是南直隶徽州歙县的一个名门望族,很早就居住在皖南那一片山岭里面。从唐代开始,徽州的汪氏就名人辈出,已经很有声望了,大诗人李白还专门去皖南参观过一个汪氏宗族,为当时时任泾县县令的汪伦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诗名就叫《赠汪伦》。徽州的汪家源自于泾县,为避战乱,汪氏的族人从北边一直迁居到了歙县,在新安江畔聚族而居,耕读传家。

元末,太祖皇帝起兵于安徽凤阳,徽州的士子也纷纷起来归附。汪良夫也投军从戎,他归属于吴祯的麾下。

吴祯是太祖皇帝的心腹大将,他的地位曾经十分的显赫。太祖皇帝还是布衣的时候,吴祯就与太祖皇帝相识,他还帮着太祖皇帝去过金陵贩售乌梅。太祖起兵后,吴祯为其帐前先锋,鞍前马后,亲随太祖皇帝东征北伐,成为太祖皇帝所倚仗的一个重要将领。吴祯曾单刀保驾,保护着太祖皇帝逃出了另一位义军将领孙德崖设计的鸿门之宴,因此,他对太祖皇帝有救命之恩。他长期担任太祖皇帝的亲军指挥使,贴身保卫着皇帝。后来,他也外派出去领兵打仗。他以原皇家亲兵为骨干建立起一支精兵,他率领着这支军队参加了平定张士诚的战斗。而汪良夫就是在这个时期加入到吴祯的部队里去的。

吴祯的部队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后来,部队不断充实水师力量,逐渐改制为一支以水战为主的主力部队,在击溃方国珍和消灭陈友定的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汪良夫在战斗中不断锻炼成长,逐渐从一名藉藉无名的小士卒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指挥。

大明王朝成立后,吴祯的水师部队留在了江浙一带,拱卫着太祖皇帝的起兵发祥之地、大明首都京畿之地。吴祯自己也留在江浙,他兼任了吴王府的左相,吴王府府治就在杭州。在杭州,吴祯负责辅佐吴王经略整个浙江。当时,浙江沿海的匪患还十分严重,靖海任务相当艰巨。恰巧,吴祯的水师部队平定完陈友定后由福建返回浙江,已经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却出事了。他们在舟山兰秀山被流窜海上的盗匪围困,两个指挥战死在海上。于是,吴祯指挥水师在浙东开展了一场地毯式的捕盗剿匪战斗,逐岛、逐山地搜索清剿,剿平了兰秀山和其他一些海上流匪。不久,吴祯又根据朝廷的命令,率先在浙江推行起严厉的海禁政策,寸板不得下海。他还将舟山海岛上的那些无田无粮的百姓,以及方国珍投降后流落在浙东的那些散兵游勇,都收编了起来,共有十一万一千七百三十人,迁离浙江原籍,押运至全国各地的卫所充入军户。同时,他还在浙江沿海设关设卡,巡检管控,严禁海民私自下海。

在剿匪禁海的同时,吴祯又率领部队投入了剿倭作战。洪武七年,朝廷任命吴祯为总兵官,与都督佥事於显一同剿倭。吴祯亲率水师出海追捕倭寇,一直追至琉球附近的洋面上,大败了倭寇,缴获数艘“八幡大菩萨船”,俘送京师。这一战,打出了吴家军的威名,从此以后,倭寇一听到“吴家军”就闻风丧胆。可惜的是,吴祯英年早逝。他病逝于洪武十二年。病逝后,其麾下的部队大多划归信国公汤和指挥。

洪武十七年,为了大明京畿腹地的长治久安,太祖皇帝决定进一步加强沿海防御倭寇的军事力量,他亲点信国公汤和负责经略浙江,令其“视地要害,筑城增戍以固守备”。受汤和之命,一支精兵悍将云集的水师部队,在指挥汪良夫的率领下开拔到了穿山半岛,他们要在穿山半岛上选址筑城,长期屯守。汪良夫他们选择了半岛南侧的郭巨。当时,郭巨还是一个濒海的小山谷。汪良夫他们在这样一个濒海小山谷凭着他们的一双双手,建筑出森严壁垒般的一座军事城堡,这艰难并不亚于任何一场大的战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