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州遗事》第六十八章 传国玉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刻的洛阳城,一名铁骑朝皇宫绝尘而去。曹操正在宫内与献帝议事,骑兵匆匆下马,上殿急报,说太平道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之名,已在冀州巨鹿起兵谋反。献帝急让曹操思考对策,司马懿以为,应当召集蜀吴二王共同商议。司马懿之意很明确,如今汉室架空,刘备、孙策作为仅次于曹操的两大藩王,明里称臣,实则皆想坐拥天下,日后若曹操受禅,二人势必起兵,不如趁此平乱之机,削弱他们的力量。曹操深以为然,随后以天子之名召见了刘备、孙策。

翌日曹丕归来,见曹冲已死,曹操震怒万分,一巴掌打在曹丕脸上。曹丕辩解道:“我本已将他带回了新城,距洛阳咫尺之遥,哪知竟在客栈突然身亡。”曹操怒道:“只怕他就算回来了,你也不会让他多活几日!”曹丕知道父亲不信任自己,沉默不语。夏侯惇知他委屈,便对曹操说:“主公,是张角的妖法,少公子在用膳时突然起火,我们到南阳郡时,褚贡已经倒戈,此去可谓凶险万分,二公子也是侥幸才逃过一劫。”夏侯惇为人敦厚,忠心耿耿,曹操知他绝不会欺主,才终于息怒。况且曹冲已死,如今唯有曹丕能担大任,曹操无可奈何,唯有不再追究。

两日后,刘备携诸葛亮及赵子龙等人到了洛阳。三个时辰后,孙策携周瑜及陆逊一行随之赶到。曹操向孙刘二王道:“黄巾军已占据邺城,南阳张曼成起兵响应,依本王之意,我在此固守京都,吴王先行率军北上御敌,蜀王随后领兵支援,不知意下如何?”曹操的心思可谓昭然若揭,周瑜立即道:“三王同为汉家臣子,如今天下有难,又何必分你我,依我看,共同出兵平乱才是。”周瑜看穿了她的意图,因此婉拒。曹操转头看着刘备,等他回应。诸葛亮见状,说道:“如今大敌将至,岂能互相推脱,我王愿率军先行前往颍川,待探明敌军虚实,魏吴二王再行援助。”司马懿、周瑜等人十分诧异,以诸葛亮的才智,不可能不知道曹操的意图,竟不想如此轻易地答应了,纷纷暗自揣度他的用意。曹操大喜,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本王亲自送蜀王回cd。”

翌日,曹操及孙策等人将刘备一行送至城外,甄宓同样随曹丕前来。刘备坐于马上,左右分别是赵云及诸葛亮。诸葛亮右侧还有一骑,是个黑衣女子,超凡脱俗,仿佛并非来自人间。甄宓远远望着那个女子,问曹丕道:“诸葛亮身边是何人?”曹丕说:“那是诸葛夫人,荆州沔南人氏。”甄宓点头不语,只觉得与她相识已久。回到府邸,甄宓思前想后,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诸葛夫人正是东皇座下少司命转世。甄宓猜测蜀王平乱一事与天极石有关,立即找到曹丕,说道:“诸葛亮料事如神,怎会不知魏王的企图,但他竟然答应出兵,你以为这是为何?”曹丕点头称是,说道:“刘备一行必定自有打算,可惜无从知晓,待我前去知会父相,再做定夺。”甄宓叮嘱道:“千万说服魏王出兵,盯紧蜀军的一举一动。”曹丕去了魏王府,向曹操说明了自己的担忧,实际上,曹操也有过类似的考虑,但最终并未采纳出兵的建议。曹操以为,无论刘备有何图谋,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争夺天下,魏军只需以逸待劳,便可坐收渔利。曹丕只好悻悻然回了府邸,甄宓得知曹操的决定,不甘将天极石拱手让人,趁夜回了洛水。

第二日,魏王府外有一个年轻的方士左慈求见。大堂之上,曹操问道:“你有事关天下安危的消息禀报?”左慈右手拿着拂尘,左手提着一个木匣,说道:“是。”随后,他将木匣交给侍卫,侍卫打开检视一番,呈给了曹操。匣内是一块四寸见方的玉雕,曹操将其取出,只见底部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此乃传国玉玺之铭文,玉玺只在光武帝建朝之时出现过,早已遗失,如今现身,难道天下果真将要易主?曹操一惊,示意司马懿过来,司马懿左掌托起玉玺,阴阳之气汇聚掌心,缓缓渗入玉玺。真气在玉玺内游走一番,很快又窜回掌心。司马懿不屑一笑,说道:“传闻玉玺乃通灵之物,能感知阴阳,你这块玉雕似乎只是凡物。”曹操立即示意左右,侍卫拔刀架住了左慈的脖子。左慈淡然一笑,说道:“这的确并非玉玺,贫道也从未说过此乃玉玺。”曹操大怒,喝道:“区区道士竟敢藐视本王,把他砍了。”左慈哈哈一笑,大声道:“玉玺虽假,但贫道来此,是因为知道真正的玉玺在哪。”曹操盛怒稍息,却不大相信,左慈接着说:“魏王以为,张角为何会敢起兵造反?刘玄德又为何会同意出兵颍川?因为真正的传国玉玺便在张角手上!”曹操恍然大悟,他见左慈知晓刘备出兵一事,便已对他刮目。左慈整理了衣冠,正色道:“得玉玺者得天下,若是蜀王得到玉玺,加以卧龙凤雏及五虎上将辅佐,魏王以为这天下迟早姓曹,贫道却以为这天下只怕是要姓刘!”此言的确掐中了曹操的软肋,曹操立即与司马懿商议一番。最终决定,让司马懿在夏侯渊及曹丕的随同下,亲自领兵前往颍川。司马懿此行,不在平乱,只为紧盯蜀军动向。

左慈出了魏王府,撕下**,一路回了洛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