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顺天录》第一章 万年帝国一朝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神州大陆,又被称为神州浩土,是一片充斥着灵力的大陆,四面被无垠大海所环绕,虽海外岛屿星罗棋布,但能与神州大陆相提并论的陆地,神州之上生活的人们还从未发现。

大陆纵横数十万里气候纷繁复杂,不同地域人种也差异极大,总体上看自西向东,

依次是罗马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集体,而后是匈奴文明,草原游牧文明,东侧则是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东方文化集体。以华夏文明所在区域为中心,若从北向南来看,则最北方为终年极寒,坚冰浇铸的极北之地,极北之地往南依次为北海冰原、北荒雪原、北寒森林、北疆草原、北天燕荒漠,北天燕荒漠就是天山、燕然山连线以北沙漠戈壁山地的统称,天燕线以南的区域就是华夏文明的辐射区,而华夏文明辐射区的更南方是河泽之野与无尽荒林,之所以叫做荒林是因为无尽荒林降雨量巨大,温度常年居高,植被密集极大,森林中更是兽族和各类精怪的聚居地,且森林中枯枝败叶经过高温条件的作用,再加上灵气的沉浸常会产生令高阶修士东闻风丧胆的剧毒瘴气,使得无尽荒林成为人类的禁地,其中几无人烟,故而冒险探入其中者,纵然被各类植物包围,耳边被种种虫鸣兽啸环绕,依然会产生深深的孤寂感与恐惧感,给人隔世荒凉的感觉。以河泽和荒林为界再往南便是灵兽的盘踞之地,灵兽万川。

北荒雪原与北寒森林又被统称为北妖之地,人类与妖族本共生于世间,妖族与灵兽不同不但有强健的体格,坚韧的毛皮,还生来有灵动的大脑,具有很高的智慧,而灵兽天生与普通兽族无异,只能等到修行到了一定年限,修为到达一定层级之后会生出灵智。人类与妖族都对天地间的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所以冲突不可避免,经过无数岁月的纷争,人类渐渐占据优势,本散居于大陆各处的妖族被迫向北迁徙依托北地雪原与北寒松林极端的自然环境,继续与人类抗争,妖族适应性极强,经过近千年的势弱,妖族完全适应了极寒的条件,妖兽数量剧增族群实力飞涨,人类渐渐被动,对抗妖族的策略也开始由攻转守。但总体人类与妖族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

大汉王朝,这是一个神州之上人民无法忘却的名字,它是一个传承万年的帝国,文化军事科技无不领先于世间,盘踞于大陆的东侧却可号令整个大陆之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汉诏一到世人莫敢不从,而大汉的子民行走于世间也拥有着尊贵的地位,大汉王朝在接受万国朝贡的同时,也履行着世间霸主的责任,以自身为先锋,带领各国联军,抗击妖族侵略,抵御兽潮侵扰,同时也派驻王朝内顶尖修士,镇守位于极北之地的魔渊,在各国设立使馆调解各国矛盾,维护世间正义。

正是这个强大异常的王朝,在千年前的魔族入侵中毁于一旦,王室上下誓死捍卫王朝,落得人丁调尽的下场,王朝内修士在经历了那场浩劫之后竟然十不存一,傲立于王朝的大汉八大家族,最终苟存的竟只余王、杨两家,其中杨家杨姓嫡系只余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杨家帐下君臣不过千人。强者与贵族如此,则百姓的境遇就更加凄惨,少部分熬过浩劫的百姓很多依然死在了接踵而至的饥荒瘟疫动乱之中。

此役,大汉王朝覆灭,草原王庭销声匿迹而西方诸国因有大汉为他们分担了绝大部分压力所以受创较轻,就算如此西方也损失了一半以上的人口。

在此后近百年间人类缓缓恢复元气,高级修真者的数量也有了一定补充,算是积累了一些底蕴。期间西方诸国中在魔侵中损失最小的罗马帝国又陆续吞并北方的凯尔特公国、高卢王国与伊利亚王国,同时从日耳曼帝国手中夺取了大片土地与人口,并和与日耳曼帝国有着宿仇的南斯拉夫王国缔结盟约,以南北夹击之势虎视着日耳曼帝国,罗马帝国无疑成了西方诸国中最为强大的帝国。

而罗马的贵族因大汉昌盛的时期曾世代前来大汉学习游历,且在魔侵战争中很多人曾于大汉皇室并肩作战,战争结束后这部分贵族在对后代的教育中一直将大汉视为神圣的文明,是一个为了人类命运而牺牲一切的伟大帝国。如此以来百年间罗马统治者都对东方抱有深深的尊重,对东方大汉帝国的遗民也有着亲切感。所以在罗马的约束下,西方诸国千年间都未曾对尚在恢复中的东方有过大规模的侵扰。

反观东方,在趁魔族强弩之末将其重新封入魔渊之后,千疮百孔的大汉这座巍峨广厦正式宣告倾覆,没有了国家管制的各支残存的军队纷纷割地自制,没有了规则约束的修士也开始大肆掠夺收刮各种珍奇的天才地宝,与神兵利器,更有很多修士自视修真一途已无精进可能,便开始抢占各处灵气汇聚之地开宗立派,圈划势力范围,在势力范围之内招生纳徒。大汉唯一存留下来的王、杨两家势力凭着往昔积累下来的威望与资源,扩张最快,且两家皆有家臣谋士存留,发展也更加科学,有持续性。但偏偏两家又是往昔的亲盟,且曾经都身居高位,眼光长远,并未很是注重土地的大小,反而竭尽全力收拢人民,建立体系,恢复生产,改善民生。战争能避免就避免,实在避免不了,也是蓄力而发,给与敌人雷霆一击,从不恋战与敌空耗,震慑作用大于实际。

如此这般数十年,大汉旧土之上虽人烟依旧稀疏,家国势力却已趋饱和,兼并战争不可避免。与初期表现不同,王、杨两家虽有着绝对优势,且相互通婚联姻,结为联盟,却始终按兵不动,自顾自发展内部。而其余势力也渐趋稳定。其中尤以李氏唐国实力最为雄厚,能够与王、杨两家比肩,李氏自认是前朝覆灭后草创的势力,起初出于自卑不愿与王、杨两家有所交际,后来势力渐强便渐渐开始试探王、杨两家的底线和实力。在李氏家族自认摸清深浅之后,命一暗中归附唐国的小国故意与杨家发生冲突且让此小国表现的态度恶劣,拒不接受投降,杨家在遭遇这个小国几次三番挑衅之后,终于动兵准备予以回应,唐国趁机插手,在诸国,各势力之间散布杨家恃强凌弱、暴政治国的传闻,并以杨家违反世间道义为由,向天下发布会盟令,表示愿与天下英豪一同灭奸杨,解救处在杨家残暴统治下的人民。相较于处世较为平和的杨家,各国更加忌惮没有王、杨两家约束后一家独大的唐国,故而响应会盟一事的国家寥寥。但唐国自身本就强大,其余势力的加入充其量是锦上添花,算不得决定性的力量,抗杨联盟自此组建,杨家与联盟在各个方面的角力也就此展开。

唐国李氏嫡子李玉树,曾跟随多位名家大儒学习,加冠后被家族安排在户部担任金部主事,负责管理商贾赋税。如此经理让他明白和平统一的可贵,看透了战争带来的表面的强大不可持久。且李玉树深知军事对家国的重要“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是其信奉的信条。一开始李玉树对父亲广邀天下雄杰,共谋会盟的做法感到很是欣慰,认为父亲有着一统天下的雄心,但渐渐的他发现,父亲组建联盟只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地位,在世间创下更大的名声。李玉树多次上谏,苦劝父亲某图统一天下的大业,但每次都被以少年心性,年少鲁莽为由否决。

李玉树因多次顶撞其父唐王,仕途上一直得不到晋升,多年来深感自身思虑无人理解,作为王子又无知心朋友可畅叙烦忧,寂寞寥落,一腔壮志无处施展,激愤与抉择之下,毅然单骑离开唐国,投奔早年同门师兄王家王天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