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光里,爱与悲伤流淌》第 2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是淋了太久的雨,又或许是母亲出走的打击太大,自那天回来后,唐宁病了好长一段日子,持续低烧不退,梦里迷迷糊糊,咿呀乱语。

等到烧终于退下去,病好起来,人也变了大样。先前像个胖嘟嘟的跟屁虫似的,老跟在姐姐身边跑老跑去,如今却变得不大爱动,也不大爱说话。眼见着人也瘦了下去,一天比一天蔫了,原本圆圆润润的脸蛋,一天比一天蜡黄,变得跟个瘦不拉几的小猫崽似的。

一场大病过后,冬天过去了,春日已近。人走了再也没回来,这日子却总是要过。好在家里还有爷爷奶奶,两个老人虽说不待见那儿媳妇,在安晓出走这件事上,当然也少不了两位老人平日里的刁钻泼辣。但如今人走了,孩子爸也外出去了,留下两个小的,毕竟是自家的骨亲血肉,总归是要将养照看着的,哪怕是替自己的儿子养着呢。

自那以后,唐宁和唐欢姐妹俩便跟在了爷爷奶奶身边。农村家家都是种地的,农活一年到头也忙不完。唐宁姐妹俩自打跟着爷爷奶奶开始,便开始学习下地干活了。

爷爷年轻时是个能干的巧手,泥瓦匠、厨师、工匠等多番技能集于一身,样样精通,尤其是编得一手好箩筐。村寨里那些人家,大多都请他给编过竹篓、背篼各式家什。如今到了老来,手艺依然不落。自开春起,爷爷老早地就给姐妹俩编了不大不小将将好的两个背篓,预备用来背柴火、背猪草什么的,样样都很方便。

故而自小起,唐宁唐欢姐妹俩就是这么在田野里打滚般地过来的。开春了帮着下种,割秧苗,栽种,施肥,除草;入秋了便帮着收割,一背篓一背篓的,将一年的收成搬回家里。生活虽是艰苦,但终究是一个家,一方依靠,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

尽管山中生活缓慢,但是几个春夏秋冬过去,眼见着到了孩子们入学的时候。

山区条件落后,教育也自是跟不上,孩子往往五六岁了才启蒙上学前班。唐欢比唐宁年长两岁,早两年的时候便去上了学,眼下已该上二年级,如今唐宁也要上学了。

开学第一天,早早的,唐宁便跟着姐姐出了门。一路上,有姐姐帮拎着书包,唐宁乐得清闲,一路欢呼雀跃,高兴得很。学校的地方离家有一段距离,走路得走近四十来分钟,那里原本是一间庙宇,后来用作了学校,房屋格局仍是原来的样子。唐宁刚踏入校门,便着实被眼前的高大建筑给震撼到了。校门前有三十来步的石阶,走上台阶,正对大门的是中堂,两边各立着四根根双人合抱的圆柱,景象很是恢宏,不过整体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了。

入了校,唐欢先带唐宁进了班坐好,又好生叮嘱过她安生坐着等老师来、不要乱跑等等,然后才离去报道。姐姐走后,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和不认识的同学,唐宁一时不知所措,倒是安安分分地坐在座位上。她原本就是个安静不多话的人,此刻入了新环境,更加胆怯了。

不多久,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儿微笑着走进教室来,一头黑色的短发,配上一副金丝框架的眼镜,脸上带着温暖迷人的微笑,干练中又不失温柔。

“同学们好,第一天上学,欢迎大家!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大家可以叫我刘老师~”说罢拿过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写下自己的名字。

底下坐着的大多数都还是不识字的孩子,都只噤声坐着,默默地看着,也有个别活泼好动的,忍不住在座位上左右摇晃。

对这位刚见着的刘老师,唐宁心里莫名的生出许多好感。许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身上带着股青春的朝气,如和煦的阳光般温暖,让人倍感亲切。

开学第一天并没有什么课程安排,因为来的都是些刚踏入校园的孩子。学前班,顾名思义,学习前开设的班,目的不在于传授多少书本知识,更多的是为学习打基础。于是这第一天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做自我介绍了,不过轮番介绍下来,唐宁最终也没记住多少人的名字。

在新的环境下,时间总是溜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夕阳西挂,百鸟归巢,已经到了傍晚放学的时间。随着放学铃声响起,刘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去到操场集合,其他年级的学生也都来到操场。偌大的操作上,人头攒动,这真的是唐宁自生下来至今见过的人最多的场景了。在老师的招呼下,大家陆陆续续各自站好,按年级依此排开。学前班的站在队列的最边上,唐宁个子最小,理所当然的站在了最前列。

俨然有些被这盛大的阵仗吓着了,唐宁乖乖地站着。这边校长激情飞扬地念着开学致辞,那边唐宁渐渐地越发觉着要坏事。这一天过得忒紧张了,一天下来都没上厕所,甚至连厕所在哪都没曾摸清楚,胆小又不敢问人,便一直憋着,到现在脸都憋红了,只盼着校长那边早点念完,集合好早点解散,她要去找姐姐。然而,唐宁这边急得如火上蚂蚁,校长那边的致辞演讲却似乎完全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唐宁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到集合解散了。

等到唐欢扒过重重人群找来,看到的就是唐宁这样一副被尿憋得快要哭出来的样子。好在终是坚持到了进厕所的那一刻,若再晚一下,估计唐宁就要在这开学第一天的日子里,在大庭广众下尿裤子了。

回到家,一路上想想这开学的第一天,对唐宁来说,着实糗大了。

……

自此,唐宁算是开启了读书生涯。每天晨起,做完农活,吃过早饭,便跟着姐姐出门。一路上都有姐姐帮忙拎书包,对自己的唯一要求就是走快点,别耍小脾气,别迟到。不过单就这点,唐宁就时不时的没有做到,偶尔要闹一闹小脾气,姐姐只好哄着劝着走,不然便得迟到,想来唐宁真真是个不懂事的。放学后回来,吃过饭,便去捡些柴火,或是农忙时帮着做些农活,等到夜幕降临便回家。吃过晚饭,做完作业,早早的便上床睡觉。家里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生活如一池清水,平淡也宁静。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规律而平淡的生活,又或许是天赋自然,唐宁和姐姐的成绩自始至终便是很好。考试、竞赛所得的奖状、名誉之类的,对俩人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每次得了奖状,爷爷都会用米浆贴在墙上,一整面贴满了大大小小奖状的墙,成了家里的一处“景点”。每每遇上逢年过节,来串门的亲戚见着了,莫不要夸奖一番。一开始,姐妹俩听了心中不由得满满都是自豪感,不过久而久之,对这些奖状证书和褒溢之词,已经变得越发变得麻木迟钝了。

对于学习,姐妹俩全凭自觉,爷爷奶奶指导不了,也不曾督促,不过唐宁一向是自律惯了的,倒也用不着别人督促。成绩好,又听话,再加上长得也娇小可人怜,所以对于唐宁,大多数老师都格外多几分喜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