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1世纪海盗大劫掠》第一章 早期海盗与地中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节海盗的定义与起源

关于海盗,古今中外有不同的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一般人眼里,甚至有些业内人士的理解,认为海盗就是在海上抢劫的强盗。其实这个理解不够完整甚至可以说有些混淆。海盗是指专门在海上、沿岸抢劫其他船只的犯罪者,或者从海上去攻击陆地的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1条的规定,对构成海盗行为的定义下的就更严格和缜密,规定的原则是:海盗行为是发生在公海上的,其它水域,如领海、内水、毗连区或专属经济区发生的案件都不算,但事实上海盗行为还包括了对靠、锚泊船的抢劫行为,而这些大都在非公海领域。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海事局在统计海盗活动事件时,将发生在领海、内水、毗连区或专属经济区的抢掠行为一并统计在内。所以在今天,对发生在海上的所有抢劫船舶的犯罪事件,人们习惯于以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海事局的统计来考量。

当今海盗作案,都与“武装劫掠”密不可分。因此对于海盗,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定义,那就是“武装劫持船舶”的定义。在海盗和武装劫掠调查行业法规中定义,武装劫持船舶系指下列行为的任何行为:1、在一国内水、群岛水域及领海范围内,除海盗行为以外的私人目的或直接针对船舶、船上人员、船上财物所实施的任何非法暴利、拘留、掠夺及威胁行为。2、任何煽动或有意识协助上述行为的行为。

海盗行为的历史究竟起源于哪里?历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乃是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则不乏一致,即自有船只航行以来,就有了海盗存在。由此海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亦可以这般认为,海盗行业是继卖淫、行医之后,人类第三个最古老的江湖行业。

关于海盗,人们最初可能是从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认识的他们,古希腊人在公元前1350年留在黏土碑上的海盗记录,无疑亦是最早反映海盗踪迹的见证,但绝非其孽生和繁衍的原始故地,因此,对于海盗的起源在人们心中长期是个谜。

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研究“海盗”的专家和组织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已从海盗起源的这个谜团中走了出来,基本达成共识,即地球上最早的海盗出现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地中海。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其历史比大西洋还要古老。它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从地理上看,其北面是欧洲大陆,南面是非洲大陆,东面则是亚洲大陆,欧、亚、非三大洲将其团团包围在中间,形成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该海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古代人们故称之该海为“地中海”,大概缘由其固有的地理位置——位于三大洲之间。最早期,犹太人和古希腊人简称地中海为“海”或“大海”。英、法、西、葡、意等语拼写来自拉丁maremediterraneum,其中“medi”意为“在……之间”,“terra”意为“陆地”,全名意为“陆地中间之海”,该名称始见于公元3世纪的古籍。公元7世纪时,西班牙作家伊西尔首次将地中海作为地理名称。

作为全球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还是比较平静的,少见惊涛骇浪。所谓的“地中海式气候”,主要是指沿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地中海地区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这里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西西里岛是地中海上第一大岛,其次大岛屿还有撒丁岛、塞浦路斯岛、科西嘉岛、克里特岛、马霍卡岛、萨丁尼亚岛、罗得岛等。

这里还坐落着诸多天然良港,成为沟通三大洲的交通要道。从古代开始地中海上贸易就很繁盛,它对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乃至罗马帝国的兴起与更替起过重要作用。

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航海家如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国家,所以地中海既是孕育文明古国的摇篮,又是孕育伟大航海家的摇篮,当然,其如此特殊的天然环境与优良条件,同样也是孕育和孽生海盗的摇篮。从遥远的古希腊到强盛的罗马时代,这里都曾出现过海盗的影子,而且历史学家的挖掘和考证也证明了,地中海就是海盗的发源地。

第二节海盗与古希腊的渊源

有人说,希腊是海盗的鼻祖。这一说法至今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争议。

希腊是典型的海洋国家。古代希腊的地理概念远比今天广泛,其包括希腊半岛、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爱奥尼亚群岛五个部分。

今天我们要了解海盗,首先要从古希腊说起,甚至要从其辖内的爱琴海说起。别看这个小小的爱琴海,却有约五百个蛋卵小岛屿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海面上,虽然极不起眼,却是世界海盗最初的战场。岛屿众多、航线密集、水浅礁多、隐蔽性好,再加上商贸飞速发展,滋生了海盗业的快速发展,他们以此为基地,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希腊拥有令人仰慕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的古希腊时代,亦被称为“荷马时代”。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在西方古典文学史中,她占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且在历史、地理、海洋、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颇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荷马史诗”中有十分明确的记载,在古希腊那个遥远的年代,因为土地的贫乏,以及临海而居的便利,希腊人通常把下海寻求生计的男子称为“海盗”,并把当海盗同从事游牧、农作、捕鱼、狩猎并列为五种基本谋生手段。可以说从事海盗职业在当时是一种正当职业,从事海盗活动亦不视为可耻,正因为这样,“海盗”一词在当时并没有任何贬义。

古希腊最早一批从事海盗活动的大多数是没有公民权的人,他们被当时较低生产力水平所不能容纳这个社会现象,被迫下海,成为海盗。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希腊人开始从事海盗活动,规模成燎原之势。

“荷马史诗”中的主人公们有很多就是海盗,而且他们对此毫不讳言,反而津津乐道,把海盗行为当成是英雄的行为。

荷马的两部史诗是以小亚细亚西岸的特洛伊城的战争为中心展开的,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城市特洛伊的故事。这与其说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毋宁说乃有组织的海盗活动。希腊联军开动一千多只舰船,模仿古时海盗船的建造样式,渡过爱琴岛,浩浩荡荡杀往特洛伊。此战断断续续经历了很长时间,但终久以希腊联军取胜而结束。可是这次长达10多年的战争胜的并不伟大,用今天的话来说,反而可以堪称古希腊史上的一次大耻辱。他们靠的是烧杀抢掠取得的胜利,野蛮情景遍布整个特洛伊城。

在希腊联军中有一位很抢眼的战将叫阿基琉斯,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亲手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就是这样一位被世人传诵的希腊英雄,实际上就是一名海盗。在《伊利亚特》里,阿基琉斯对自己是海盗毫不愧疚,反而带着自豪感承认自己的海盗身份,在这部史诗里记载了他这样一段话:“我坐船去毁灭了十二座城,并且在这美好的特洛伊平原上毁灭了十一座城,我从这些城堡得过无数美好的财物。”

据说阿基琉斯后来死的也很惨,是被小亚细亚古国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用箭射死的。

荷马史诗的另一部作品《奥德赛》,记载了希腊大名鼎鼎的有勇有谋的一名英雄奥德修斯。为什么说他有勇有谋呢?据说在打特洛伊城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奥德修斯献计造了一只大木马,内藏伏兵,联军以全军后撤迷惑对方,特洛伊人意为敌兵已退,便把“战利品”木马拖进成去。半夜,藏在木马中的希腊勇士悄悄杀出,打开城门,希腊人里应外合,攻下了特洛伊城。

奥德修斯的智慧在古希腊人眼里可谓是举世无双。《奥德赛》和古代希腊其他作品里不乏多有歌颂和神化。其实与阿基琉斯一样,奥德修斯也是一名海盗。他不仅参加了攻打特洛伊城,还曾经组织过船队掠劫过埃及人的村庄,聚敛过不少钱财。《奥德赛》里也没有避讳,关于他的海盗经历随处可见。在这里选取《奥德赛》中的两则故事,看看奥德修斯是如何夸耀自己的海盗“功绩”的吧:

“离开特洛伊之后,风把我们带到吉康人的地方伊斯马洛;我们攻下那座城,屠杀了当地居民,俘获了城里居民的妻子和许多财宝;我们平分了战利品,不让任何人失掉他应得的一份。”

“我才到家一个月,我的同伴就要我准备船只,我装备好了九只船,人们很快集合起来,到了第七天我们上船,我们来到埃及河口,去劫掠埃及人的美好村庄,掳获一些妇孺,屠杀当地居民。埃及人听见喊杀声,清晨从城里赶来;原野上布满步卒车乘和明亮的兵器……伙伴们不敢留下来抵抗,他们被四处包围,埃及人用锐利青铜兵器杀了我们不少人,另一些被活捉带走,强迫为他们服劳役。”

在荷马史诗中,有关奥德修斯的海盗生涯描写的比较详实,他自己也承认那段不光彩的历史。他是通过当海盗聚敛了钱财,后来又当上国王的。

其实奥德修斯的戎马生涯中是有一段坎坷经历的,那是攻下了特洛伊城战争结束后,希腊联军纷纷返乡的时候,只有奥德修斯因为得罪了海神波塞冬,被迫在海上漂流了十年。这段经历对他来说或许并非坏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来王位的恢复,正是对那段坎坷经历的补偿。

大约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位于小亚细亚西海岸外的萨摩斯岛上,一个阴险狡诈、野心勃勃的著名海盗头目——波里克拉特斯开始走上历史前台。这位国王在执政期间,组建了一支由百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一方面大力从事海上贸易,来促进本国工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积累财富,他还利用这支舰队在爱琴岛上横冲直撞,恣意掠夺商船。

在古希腊除了这些有迹可循的名海盗之外,还有许多有组织的海盗部落和散兵游勇活跃在茫茫大海里从事海盗活动。虽然对这些海盗早先的所作所为,比如说像参加特洛伊战争的人学术界对其褒贬不一,观点不同,有的说他们算不上真正的海盗,只是参加的是血腥的海战,将其归入早期海上诸侯的帝国争霸更准确一些,但是,我们又必须忠于一个事实,当时古希腊确实是盛产海盗的地方,其与海盗渊源盘根错节,堪称海盗鼻祖,当之无愧。

第三节海盗与古罗马的较量

古时候的罗马与海盗有很深的纠葛。追溯起彼此的恩怨,不妨先从腓尼基人说起。

腓尼基是古代地中海东岸地区一系列小城邦的总称,位于利马特海岸中部狭长地带,北起阿拉杜斯,南到多尔,长约320千米。早在公元前二十七世纪,腓尼基人就已经从事海上活动,主要是运输和贸易。公元前十二世纪初,腓尼基达到鼎盛。公元前十世纪起,腓尼基城邦从其他迦南人国家中脱颖而出。他们的足迹遍及地中海南北,在西西里、撒丁尼亚、北非、西班牙以及直布罗陀海峡建立了许多商业据地和殖民地。

腓尼基人在从事海上贸易的背后都与大肆掳掠密不可分。所以当时的腓尼基人又堪称海上的“劫掠者”。他们有最好的投石战船,其弩炮战船攻击速度比其他一般的战船快,一旦寻找到目标,除了进行贸易,其次则在贸易的幌子下进行劫掠。对腓尼基人来说,最臭名昭著的行为就是掠夺贩卖人口。他们把“浮”获来的妇女、儿童视为战利品运到市场上明码标价出售。

在腓尼基诸多城邦中迦太基最为强大。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腓尼基各城邦先后被新巴比伦王国征服,后来腓尼基人又先后处于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的长期统治下。

作为腓尼基的殖民地迦太基,在母邦渐已丧失独立时,却于西部地中海崛起。迦太基也是一个著名的海盗国家,其航海业十分发达。当时统治迦太基的十二位大船主,都曾经是著名的海上霸主。

迦太基崛起后,几乎垄断了地中海西部的运输贸易,控制了非洲西北部、西班牙中南部、撒丁岛、科西嘉岛、西西里岛西部和马耳他岛等。最初,罗马和迦太基之间没有任何直接冲突,但是,当罗马人征服意大利半岛南部后,双方展开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武装冲突。历史上著名的三次布匿战争,即为迦太基与罗马人之间爆发的殊死之战。因迦太基人被罗马人称为“布匿人”,因此这些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以迦太基失败告终。

第二次布匿战争,迦太基人在汉尼拨的率领下,翻越阿尔卑斯山,似神兵天降般挥舞着屠刀向罗马杀来,成千上万的罗马人成为迦太基人的刀下之鬼。他们从罗马骑士和贵族身上掠夺了大量的贵重物品,如金戒指、玉石、饰物等,足足装了二十多箩筐,运回国内。在这次战役中,迦太基人几乎攻入了罗马城。

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重整旗鼓,审时度势地联合附近海域的海盗,终于打败了海上强国迦太基。

三次布匿战争,与其说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两支军队之间的武装冲突,倒不如说是海盗们之间的殊死之战。据说迦太基参战的主要力量是长期在海上劫掠经商,有过很多海盗经历的所谓的海军部队。罗马人也不例外,为了对付对方强大的海上力量,不惜雇佣和重金收买了一帮海盗对迦太基作战,最终在海盗们的帮助下,罗马人把迦太基从地图上抹掉了。

有道是:世间最大的仇恨,莫过于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自己的国家被人抹掉了,凡是有民族复仇心和爱国心的人,都不会容忍这比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奇耻大辱和深仇大恨!在罗马时代,残余的腓尼基人开始伺机报复。他们没有忘掉,在布匿战争中,罗马人攻入迦太基城,进行了六天六夜的残酷屠杀,迦太基死亡人数达8万多,许多迦太基人同庙宇同归于尽;他们没有忘掉,罗马人野蛮焚烧了自己的家园长达20天,残存的5万迦太基人被卖为奴隶;他们更不会忘掉,罗马勾结海盗毁灭了迦太基……

他们伺机报复的行为,主要是从事海盗活动,骚扰破坏罗马的海上贸易。他们借罗马人征召从事海上贸易之际,不为罗马人真正的卖命,甚至与希腊人联手在海上从事劫掠活动。这样的联合便使得海盗活动波及整个地中海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难去之痒。因此曾有历史学家说:罗马时代是地中海区域海盗猖獗的极盛时期。

除了上述原因,导致海盗有恃无恐、有增无减不外乎还来源于罗马的奴隶制度建立了起来,奴隶主与贵族商人们利用海外扩大的市场聚拢了大量的资金,一跃成为特权阶级。而中小农民们在贵族排挤下丧失了土地,流离失所。两极分化的不断加剧,沦为赤贫的自由民和奴隶难以为生,纷纷加入了海盗行列。

再就是,罗马的地理环境为海盗活动提供了便利。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上,海岸线漫长曲折,罗马城与其他地方的贸易有很多是从海上运输,这就为海盗劫掠商船创造了可乘之机。

在亚平宁半岛的北岸,利古里亚人频频袭击一些小船,罗马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在这里站住了脚跟,并且把一部分利古里亚人放逐到意大利中部地区。可散布在亚得里亚海的伊利里亚海岸的众多小岛,仍然是那些抢劫过往船只的“野蛮民族”的老巢。他们擅长造船,经常骚扰意大利海岸。女王特塔统治的王国,成了一个真正的“掠夺者的国家”。直到公元前219年罗马出兵,才结束了她的统治。

罗马人也受到克里特岛海盗的侵扰。公元前189年,有四千多罗马人被掳掠到了岛上。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海盗们登上了西西里岛,他们劫掠罗马的船队,搞得东地中海地区鸡犬不宁。

在小亚细亚南面的西里西亚,有几伙猖獗的海盗隐藏在迷宫般的小岛上。他们还建起两座坚固的城堡,向罗马的领地挑战。他们同小亚细亚势力最强大的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结盟,恼怒的罗马多次派兵攻击海盗,但却不够彻底。

猖獗一时的海盗们,对罗马的城市与岛屿同时进行围攻和蹂躏,迫使居民们向他们缴纳贡赋,被俘的富有居民要么缴纳高额赎金才能放人,否则,不是杀掉或被作为奴隶卖掉。

海盗们还利用罗马高层内讧造成的国内政局混乱,封锁了罗马海上贸易的商道,从埃及运往罗马的粮食有三分之二被海盗们截获,导致罗马出现严重的粮荒,而罗马海上其他贸易也是海盗劫掠的主要目标。

海盗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疯狂劫掠,已经威胁到了罗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命脉,对此,执掌国家大政的元老院不是没有组织军人进行过征讨,问题是罗马的贵族骑士收受了海盗的贿赂竟与海盗们串通一气,明里对国家阳奉阴违,暗里肆无忌惮地参与海盗活动,使政府屡次征讨前功尽弃。

更为严重的是,有一次罗马历史上最为显赫人物凯撒大帝竟然亦被海盗绑架为囚,险些丧命。这件事,被罗马帝国视为奇耻大辱。罗马人宣布:“海盗是人类之敌!”

毋庸置疑,罗马帝国委实被海盗逼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基于海盗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是可忍而孰不可忍。罗马帝国终于决定对海盗重拳出击。

公元前67年,一个叫庞培的将军,被罗马帝国任命为清剿海盗的最高统帅。庞培何许人也?此人乃罗马帝国颇有抱负和野心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其出身于一个骑士之家,从小受家庭的熏陶酷爱军事。年少时随其父一起镇压过意大利人的起义。公元前70年,年仅36岁的他曾作为罗马的执政官统帅军队在非洲、西班牙、小亚细亚和地中海指挥作战,取得过辉煌的战绩。由此名声大振。

庞培野心极大,极力谋求国家的最高权力。此次被帝国任命围剿海盗虽然属于临危授命,但又不失为天赐良机的美差事。他再清楚不过,这无疑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加辉煌的政治生涯,为下一步谋求执掌帝国最高权力提供了筹码,聪明的他何乐而不为。

然而,元老院对庞培的野心看的很清楚,很是警惕,不乏有人出来阻碍由他挂帅清剿海盗。当时罗马有位保民官叫加比尼斯,他也是骑士阶级。庞培设法取得了他的支持,后来又说服盟友凯撒在元老院给他提供支持。在取得帝国两位重量级人物的支持之后,庞培终于取得了这个特别统帅的职位。这个职位使庞培获得围剿地中海海盗的全权。

庞培统领的是一支12万人的庞大军队,这支军队拥有总数达270艘的庞大舰队,以及6000塔兰特的巨额军费。必要时,他还可以把意大利边界以外所有的军队收入麾下。

他统领的军队战斗力很强,人员素质亦不乏优秀,但却只限于陆上作战。用现在的话来说大都是些陆军,不善海上作战,更不懂得航海技术。庞培为了解决和提高这些“旱鸭子”海上作战的本领,使惯于陆地作战的罗马士兵也能够在海上纵横驰骋,他就从被罗马征服的海上民族中征召有经验的水手,让他们训练罗马士兵。这样,见长于陆战的罗马士兵因而战斗力大为提高,很快也能纵横于航洋之上。

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掉这些散布在地中海海域以及周边岛屿的海盗据点,庞培制定了一套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因为元老院只给他三年左右肃清这些海盗的时间,所以,他授命于这项任务既艰巨又紧迫。

庞培不愧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战略家,他采取重点出击和全面进剿相结合的办法,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围剿。几个主要海盗中心是他征讨的重点,力量薄弱的海盗组织是其最先消灭的对象,这就确定了他科学整合兵力,“先西后东、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围剿意图。他首先把西地中海划分为12个军事区,每个军事区任命一名指挥官,配以不同数量的舰船和兵员。他本人亲自挂帅到前线督战,与普通士兵一样跟海盗面对面、身贴身地展开血雨腥风的厮杀和战斗。在西班牙、高卢(今法国一带)、亚得里亚海、西西里、撒丁等地的沿海地区,同时打响了围攻海盗的战斗。

仅仅经过40余天的战斗,西地中海一带,包括从意大利墨西拿海峡以西等广大海域一直到被称为“赫拉克勒斯石柱”的直布罗陀海峡等区域的海盗几乎全被肃清。

西地中海海盗被消灭以后,庞培又马不停蹄地转向东地中海进剿。他的军队所向披靡,打的海盗接连败退,残余力量最终从罗马附近的公海上撤退,到一些狭窄的海湾深处藏匿起来。庞培没有给海盗一丝的喘气机会,他率领大军乘胜追击,在这些地方的出口处构筑了要塞,使海盗再也不敢明火执仗地出入公海骚扰海上商船了。

地中海围剿战,是庞培整个清除海盗战役中取得的一个最为关键、最为辉煌的胜利,但也是决定性的胜利。历时三个月,可谓是速战速决、战果累累:共浮歼海盗3万多人,其中俘虏2万多人,战斗中被打死1万余人,缴获海盗的战船总数达400艘,击沉或在战斗中摧垮、焚烧的海盗船约800余艘,海盗云集的港口、骚扰的航道大多被占领和平息,使罗马的海上贸易通道再次通畅,粮道亦恢复了,运送粮食的船只能够平安地驶达罗马,一直笼罩在罗马居民头上的恐慌慢慢散去。

前面说过,这是地中海围剿战取得的一个最为关键性的胜利,但同时又是阶段性的胜利,绝非全部。海盗的残余势力仍然存在。为永绝后患,以防海盗们死灰复燃,休养生息东山再起,庞培下一步的计划是:彻底消灭海盗。

这场历时三年的根除海盗之战,从战略战术上充分证明了庞培作为伟大军事家和政治家所表现出来的出色的计谋和韬略。他看到目前的海盗已人心大乱,士气涣散,队伍也四分五裂,就从瓦解敌人、各个击破、以“智取”取代大兵团作战并非会取得的实际效果入手。他放风承诺海盗:凡是战而降者皆可得到赦免。对无地可藏、无力恋战、罪恶深重,似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海盗们来说,此承诺,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令其在黑暗中寻到了一丝求生的曙光,纷纷放弃了抵抗,使海盗力量大大减弱。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罗马人只在基里基亚遇到了抵抗,其他地方均为不战而降。

战争结束后,庞培在处理善后事宜上可谓用心良苦,他不但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赦免了许多海盗,并且还准许一部分人迁徙到伯罗弃尼撒半岛的北部地区,去深刻反省、改过自新,开始新的生活。当然,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巩固罗马对占领地区的统治,使这些昔日的乌合之众远离海岸,以防再犯。

关于罗马与海盗之间的纠葛案例不胜枚举。戏剧性地是,庞培的儿子绥克斯图?庞培(小庞培),后来也成了令罗马帝国头痛的海盗首领。他们父子俩的命运结局都与凯撒家族有关。庞培虽然平息了海盗,为罗马的长治久安作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突出贡献,但最终却让昔日盟友凯撒给算计了,庞培是凯撒借埃及人的手杀掉的。小庞培虽然也统领4万多人的庞大海盗组织,对罗马帝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在公元前36年的时候,被凯撒养子——当时罗马的实际统治者屋大维打败,与成千上万的海盗一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关于他们之间的恩怨,历史上的传说有多个版本,鉴于与本节关联不大,恕不展开叙述,恳请读者谅解。

此后大约有两个世纪,海盗与罗马已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和战事,罗马周边的环境可谓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度过。直到公元3世纪,海盗们又重新活跃起来,这时候的罗马帝国国力衰退,危机四伏,面临被海盗和诸新兴国家恃武力争抢和瓜分的危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