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洲神豪记》1004章 三元秀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大哥!孟大哥!”没等孟逍遥走到伙房,就被一少年喊住。

“小墨,什么事啊?想听故事也得等我吃了饭再说。”

小墨是竹山书院山长也就是相当于院长、校长的杨文瀚的书童,他来道书院后最先认识的就是这个十三岁不到的小兄弟,也因为年纪小没什么心眼,愿意与他来往,不像书院那些学生那样疏远甚至看不起他。

平日里两人经常一块到处玩,孟逍遥也经常给他讲各种传说故事练习语言,结果小墨就迷上了各种精彩故事。

尤其爱听天龙八部,自从给他讲了一次之后,天天缠着他要听段誉和乔峰。

他还以为又是来找他听故事来了,想着下午没什么事情就再给讲讲,小孩还是要哄的,作为山长书童的小墨,在这书院里也是能帮上他不小的忙。

小墨见他答应要讲故事顿时兴奋的说道:“那可说好了,一会你得给我讲段誉!”,然后又想起还有正事找他:“是先生让我来找你的,让你现在去书房一趟。”

“好,我这就去。”

原来是杨文瀚找他,作为竹山书院的山长,杨文瀚除了每天上一堂课之外,其他时间基本都见不到人,不是在书房读书写字,就是在院子里舞剑。

除了上完课有时会询问学业之外,平时一直很少会单独找他,上一次找他是几个月前,他口语交流已经没什么问题的时候,找他询问一下来历身世。

今天突然找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小墨领着他来到了杨文瀚居住的院子,书房也在这院子里,小墨示意孟逍遥稍候,再上前敲门:“先生,孟大哥来了。”

“进来吧!”

温雅的声音从书房中传出,小墨这才推开门进去,孟逍遥也跟着进去。

一位身穿素色儒袍头戴儒巾的男子正端坐在书案后用绢布细细擦拭着一块玉佩,见他们进去头也不抬的说道:“小墨,你先出去候着。”。

“是,先生!”小墨应了一声便退出去关上门,在外面候着。

杨文瀚说完就不吭声了,一直在擦拭手中那块奇特玉佩,那一块半圆形玉佩,却不是按从中间直线切开的,而是呈弧形,应该是可以和另外一块玉佩组成一整块的,这种玉佩一般都是作为爱情、友谊的信物。

不过看杨文瀚脸上比孟逍遥擦他几件宝贝还要认真的神态,他估计这玉佩代表爱情的可能性更高,正好杨文瀚至今未娶,孟逍遥就更肯定这个猜测了。

因为人家可能在思念爱人,孟逍遥不好开口打扰,就这么站在一旁也不吭声。

刚过而立之年的杨文瀚正值男人的黄金期,体态端正、相貌俊朗,剑眉星目配上两撇小胡子,就算是经历过层出不穷的型男大叔、小鲜肉等各路明星艺人洗礼的孟逍遥,也不得不承认,杨文瀚确实是个美男子。

不光长得帅,还非常有才,出生于本地乡绅世族的杨文瀚,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了,十二岁参加童试,更是连中小三元,还得了一个“三元秀才”的名号,风头一时无两。

但是的杨文瀚已经有人称其为竹海县第一才子,因此被族人寄予厚望,指望他考上进士让宗族更加兴盛。

两年后正要参加乡试的杨文瀚因为其母亲去世而未能参加,需要守孝三年。

祸不单行,刚守完三年孝,他父亲又过世了,又要守孝三年,如此就耽误了近十年,或许是因为双亲先后去世的打击,刚刚及冠的杨文瀚在乡试中失手,意外落榜。

一时间许多冷言冷语就多了起来,乡中族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也没了往日的热络,或许是心灰意冷,杨文瀚从此不再提科举之事,而是在青舟镇建立了竹山书院,一心传经授学,至今已过去十年了,连老婆都没娶。

像这样有阅历、有颜值、有才华的男人,要是放在现代社会,怕是能吸引一大群迷妹,孟逍遥如此想到。

就在孟逍遥发呆的时候,杨文瀚已经结束了手头的活,见他站着一旁,顿时有些抱歉的解释道:“这块玉佩是一位故人相赠,十余年过去已是物是人非,一时有些感触,怠慢了孟小哥!还请见谅!”

孟逍遥微微一笑道:“无妨,先生客气了!”

自从猛男兄将他送来书院,杨文瀚并没有因为他身份不明又没有什么钱财而将他拒之门外,不但给了一份工作让他能留在书院,更是在他旁听期间有意放慢进度让他学起来更容易。

两人私下交流虽然不多,但是也经常让小墨带些启蒙书本给他,或者安排一些‘课后作业’帮助他加深理解,对他帮助非常大,孟逍遥在心里也是将杨文瀚当老师一样尊重的。

老师在忙,作为学生,稍微等一会也没什么大不了。

见他既不拘谨又不失礼仪,杨文瀚暗自点头,问道:“你来书院多久了?”

“已经十一个月了!”孟逍遥如实回答。

杨文瀚不禁感叹一声,道:“也快一年了,短短一年不到时间你已经将楚国语言文字都学会了,除了经义和书法略有不足之外,其他方面甚至比我那些学生还要好上一些,再学几年考个生员不在话下!”

生员,俗称秀才,就是通过童试的人,是可以进入官学学习的,每月还有廪膳发放补贴生活,还享有免赋税、见官不跪等特权。

同样的考科举可不容易,竹山书院成立十年一共也没考出过几个生员,杨文瀚自己也是生员,当然这是因为他已经无意科举的原因,但是也能看出他对孟逍遥的评价之高了。

对于杨文瀚如此高的评价,孟逍遥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对各种经籍不够熟悉,也不太能学的进去,看一会就犯困,反而更喜欢看些杂书,因为杂书往往都是各种小说或者游记之类的,能让他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又带有一定故事性。

至于书法,别说更难掌握的毛笔字,他从小到达的字都像鸡爪子写的一样,杨文瀚说略有不足已经是很委婉的了。

杨文瀚刚刚提到了科举,但是孟逍遥对于考科举是一点兴趣没有,天下读书人十年寒窗,为的就是通过科举进入官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同时还能解决生活温饱。

但是孟逍遥之前就是一个宅男,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有那么远大的抱负,有了财神的神器在手,温饱也没什么问题,之前读书学习是为了在这里有基本的生存交流能力,到了现在他是真没什么动力去继续钻研经籍。

未免杨文瀚对他有什么期望,孟逍遥委婉的说道:“我不敢奢求在科举上有什么建树,只求有生之年能回到家乡,过我的小日子就行。”

回不回得去家乡,他不知道,但是能够再穿越一次的可能性应该是比较小的了,孟逍遥也早已经接受现实,只想着怎么在这个世界生活下去,不过他这里说的只是托词。

之前杨文瀚询问他的时候,他给自己编造了一个身世来历,说自己是海外一个大岛的人,跟随同乡出海经商……来到陵州府的时候又遇到劫匪……最后被人送来竹山书院,真真假假的倒是未让杨文瀚怀疑,也能解释自己为什么语言不通的原因。

虽然早就想到这一点,但是听孟逍遥这么一说,杨文瀚心中还是不免有些失望,说道:“唉,倒是可惜了一块良材,不管如何,有了这个你在外行走也方便些。”

说着就从桌上拿起一张写满文字的纸递到孟逍遥面前。

孟逍遥接过,口中疑惑的问道:“这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