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公爷》第一百二十章 三司会审 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耶律楚仁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回到了椅子上,心道:不管怎么样,今天一定要让辰逸伏法,学堂绝对不能办下去,举起惊堂木狠狠的网案板上一拍。

“碰”的一声,公堂上的李幕云不由颤抖了一下,站在门外的围观的百姓们,身体不由哆嗦一下。

辰逸眼神出充满了藐视,这种场景自己前世不知在电视剧中看过多少遍了,神情自若没有一丝惊慌。

耶律楚仁看着辰逸,在一次大声喝道:“辰逸你在江南任职期间所犯一桩桩案件,都详细的记录在此,你承认了自己假传圣旨,滥用职权强收土地,还有什么话要说,按当朝律法,假传圣旨则欺君罔上,株连九族,为首着按律法应当五马分尸。”

老狐狸抓着自己假传圣旨不放,不给自己一点活路。

辰逸自己心里也不由慌乱了起来,假传圣旨,可是欺君罔上的大罪,不管在什么朝代,每个君王都不会性慈手软,只要发现绝不留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我辰逸上对的起朝廷,下对得起百姓,死亦何惧。”看着天空,抬头大笑道,谁又知道自己的笑声中满是苍凉,笑声中充满了对这个封建社会的无奈。

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元玉枫不由站起身,充满敬佩的望着自己的好兄弟,自己仔细一看,才发现此时的辰逸双腿不断抖动着,捂着嘴角不由的笑了笑,是啊!世界上哪有不怕死的人。

自己拼命让自己的双腿不抖动,但只要一想到五马分尸,奈何双腿不由的颤抖着不停,心道:臣妾做不到啊!

咚咚…

眼看事情就要尘埃落定,县衙门外在此时传来了鼓声。

元玉枫看着听见鼓声,心中不由出了一口长气,总算赶到了,接下来只能看老天的安排了。

耶律楚仁心中一惊,恐有意外发生,迫不及待道:“罪臣辰逸,欺君罔上,知法犯法,罪不可恕,革其官职,押如大牢,三日后行刑。”

“耶律大人,此时有人鸣鼓喊冤,耶律大人渭河这么心急,难道心中有鬼不成?”元玉枫从椅子上起身,不温不火地说道。

“二皇子殿下,说的这是什么话,本官上对得起皇上,下对得起百姓,本官怎么会心中有鬼呢,那就等到击鼓之人鸣冤后,在做判决。”耶律楚振振有词的道。

“来人,将击鼓之人戴上来。”

他怎么会来到京城?见冯银辉走到了公堂上。自己心中满是疑问。

“原江南知县,冯银辉见过诸位大人。”

“冯银辉,你好大的胆子,三司会审,你竟敢无缘打断,来人拖出去先打五十大板。”

耶律楚仁对着捕快,眨了眨眼睛示意,几名虎背熊腰的捕快,正准备将冯银辉拖下去,危机关头,冯银辉大声道:

“诸位大人,下官有罪证,可证明开国伯辰逸,在江南所犯的条条罪诏。”冯银辉跪在公堂上,大声道。

“来人,将罪证呈上来。”接过罪证,耶律楚仁笑道。

“殿下,诸位大人请过目吧。”

元玉枫,接过罪证一看,不对,万名书的内容怎么会变呢,究竟在哪里出了问题,罪证怎么会被人掉包。

“冯银辉,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污蔑朝廷重臣。”元玉枫将手中的罪证狠狠摔在冯银辉的脸上,咬牙切齿的道。

难怪耶律楚仁答应的这么痛快,原来他们是一伙的,都怪自己大意了,如今木已成舟,看来只能找父皇求情了。

“开国伯,如今人证物证在此,你还有和话要说,来人将开国伯押入大牢,待本官上表皇上,三日后立即行刑。”

退堂之后,元玉枫马不停蹄向皇宫敢去。

紫禁城中,一位玉树临风的少年,正站在养心殿外,一动不动。

“禀皇上,二皇子求见。”

元杰停下了手中的毛笔,沉思了一会,将笔缓缓放下道:“高公公你去告诉玉枫,他若是为辰逸前来求情,让他滚到自己惠竹殿去好好反省。”

养心殿的门缓缓打开,元玉枫看见高公公从门中走出来,焦急地开口问道:“高公公,父皇怎么说。”

“二殿下,皇上让杂家告诉殿下,让殿下回道惠竹阁好好反省。”

高公公见左右无人,悄悄道:“殿下,皇上阅读完耶律楚仁的奏章,此时正龙颜大怒,殿下还是回去吧。”

“父皇不见我,我便跪在这里不起来。”元玉枫笔直的跪在养心殿外,心中不提有多无奈。

“启禀皇上,二皇子不肯走,此时正跪在养心殿外,皇上…”

“高公公,二殿下既然爱跪,那就要他跪着好。”

书院。

一群身穿长衫的青年们,各个面露悲伤,眼神中充满了愤怒。

“七殿下、八殿下,现在我们怎么办?。”裴轩焦急的开口问道

元嵩道:“我相信老师的为人,”

“七哥我们也相信老师的为人,如今铁证如山,老师可是犯的可是假传圣旨,乃是欺君之罪,无力回天啊”

“二位殿下,老师,三日之后要在京城问斩了。”裴轩一脸愁容,有气无力地低声说道。

“都是耶律楚仁那个老王八蛋,暗中捣鬼。”元玄奕拍着桌子喊道。

“不行,不能让老师们含冤入狱,我要去跪在紫禁城外,为老师鸣冤。”

“我也去。”

“算我一个。”

“老师曾在公堂上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八弟,为老师,你我二人就去闯上一闯。”

学生们穿着长衫,浩浩荡荡的向紫禁城的方向走去,各个脸上流露出坚定的表情。

长安街上,一支青色的队伍正向紫禁城的方向走,街上的人们好奇的停下了脚步,驻足观望,有些人则远远跟随在身后。

“大人,你快看。”一位身穿盔甲的禁军们,指着远远而来的清流,吃惊的说道。

禁军头领,揉了揉自己的双眼,发现正向自己走来的人正是一群书生,散发出来的气势不比他们弱多少。

为首的几人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可惜太远看不清楚面貌,待对队伍走近,一看七殿下,八殿下,刑部尚书的长子,护国公的长子正缓缓走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皇城外五十米之内,任何人不得靠近,凡是靠近者格杀勿论,眼看队伍越来越近,自己额头上满是汗珠,为首之人自己一个都惹不起,不说两位皇子殿下,两位国公爷的长子给十个胆自己也不敢杀,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左右为难,急忙开口喊道:“两位殿下,再往前属于禁地,但凡靠近者格杀勿论,请殿下和诸位公子不要难为小人。”

队伍恰好在紫禁城五十米外停了下来,两人抬头望着紫禁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跪在地上道:“请皇上开恩,轻判开国伯辰逸。”

“请皇上开恩。”

“……”

声音惊天动地,久久不能平息。

“皇上,宫外传来消息,学院们的学生们,跪在紫禁城们外,求皇上饶辰逸一命,为首之人正是七皇子、八皇子以及辅国公、护国公的两位长子,还有诸位大人们的爱子。”

“混账,简直胡闹,他们想干什么?要造反吗?告诉今日值班的禁军首领,紫禁城五十米内格杀勿论。”元杰目漏凶光,眼神阴晴不定。

天气如同女生的心情一样,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不知何时天边黑云压境,沿着紫禁城的方向滚滚而来。天说变就变,乌云浩浩荡荡地从天边飘来,一道闪电划过,接着震耳欲聋的雷声由远而近,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

顷刻间,滂沱大雨已覆盖了整个紫禁城,雨水越下越大,越来越密,好似断了线的大珍珠,不停地撒向人间,树木更加疯狂地摇摆起来,街上行人在顶着狂风,冒着暴雨,艰难地往家的方向跑去。

元玉枫脸色苍白跪在地上,一动不动,倾盆大雨已经将他全身湿透,全身冷的直让自己哆嗦着嘴唇,身体也不停抖动起来。

高公公通过窗户,将这一切都看在眼前,心中很心疼跪在地上的二皇子殿下,小声对正在批阅奏章的皇上道:“陛下,二皇子还跪在殿外,二皇子的身体本来体弱,恐怕…怕承受不住。”

“狗奴才,怎么,你是让朕原谅开国伯,还是大臣们纷纷效仿。”元杰将奏折狠狠排在案板上怒道,说完咳嗽了起来,使他说不出话。

“陛下息怒,怒急伤肝,陛下要保住龙体,都怪奴才多嘴,都怪奴才嘴贱。”高公公急忙跪在,一个耳光接着一个不断抽着自己的嘴。

元杰休息了一会,看着跪在地上不断抽嘴的高公公,心中一叹,道:“狗奴才,好了,你去看看玉枫,让门外的护卫将他带回惠竹阁,让黄太医去诊断一下。”

“咔嚓”电闪着一道道白光,像一把把利剑;雷发出隆隆的响声。

屋外的雨猛烈极了,霎时间,空中仿佛神魔乱抛,从那灰蒙蒙的云中撒开千丝万线,渐渐的将天和地给缝合了。

雨还在下着,雨柱又犹如一排排利箭倾斜着射向地面……

高公公刚走出养心殿大门,大雨向他恶狠狠的扑来,风夹杂着雨从天而将,狠狠的拍打着自己的脸颊,又疼又冷。心道:“痛死杂家了。”

双手顶着头,跑到二皇子身边,叫道:“二殿下、二殿下。”

跪在地上的元玉枫悲痛交加,听见耳边有人呼喊着自己,吃力的睁开双眼,看见一个人影在自己面前不断左摇右晃,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两眼一晕,昏倒在了地上。

“快来人,快点来人,快去传太医。”

门外传来嘈杂的呼喊声,元杰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走到了养心殿外,看到元玉枫此时正躺在冰冷的青砖上,心中一惊,急忙开口道:“来人,快去传太医。”

“黄太医,皇儿的病情怎么样了?”

“启禀皇上,皇后娘娘,二殿下只是悲痛交加,又淋大雨,感染了风寒,晕了过去,臣以为二殿下施针,二殿下马上就会醒来,只是醒来后,二皇子还得需要一段时间来静养。”

听完御医的话,元杰心中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父皇、母后,孩儿不孝让你们担心了.”元玉枫睁开了双眼,在宫女的搀扶下,从床上坐了起来,脸色煞白,吃力的说道。

“醒来就好,醒来就好。枫儿以后不许胡来了。”皇后看着躺在床上的元玉枫关怀道。

“皇后,你去照顾若儿,我有些话要问玉枫。”

“臣妾告退。”

其他人行完礼后,一一退了出去。

半刻钟后,皇帝脸色阴沉从惠竹阁走了出来。谁也不知道皇上和二殿下在屋里究竟都说了什么。

望着紫禁城的方向,回过头道“仔细照顾你们殿下,若出了差错,小心你们的脑袋。”

站在门外的宫女太监们,急忙跪在地上,道:“恭送皇上。”

元玉枫坐在床上,耳边还是父皇对自己的讲的话,接下来就要看他怎么样选择了。心道:小逸,你一定要活下去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