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后一平米的战争》第32章 听证会上大决战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下午也一直在找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想找到西海旧镇城墙的位置,不过现在这边在搞拆迁,也就剩下灯塔街这么点地方了。不过我已经把一些有价值的照片传给胡教授了,你们回来之前我还跟他通过电话,他说会尽快给我答复!”胡教授是高博的博士生导师,对明代的考古有着很深的造诣。

高博还给乔良和孙研展示了很多照片,其中有一些照片拍摄了灯塔街人居民院落中的地砖,还有几张照片的内容是灯塔街街尾处已经是一片瓦砾的土地庙……

晚上8点多钟的时候,三个人才一起找了家当地特色风味的餐馆吃饭,由于高博的新发现,三个人还喝了点啤酒。高博在饭桌上决定推迟回京的行程,扬言一定要把西海旧镇那段沧桑的历史亲手给挖掘出来,孙研还开玩笑地给高博灌了不少迷魂汤,说高博此举定能在名气上超过胡教授了,而且就连扬名立万的新闻标题都拟好了——《考古博士生暑假发现明代古城》,高博对这个新闻标题很满意。

乔良希望高博士是真的发现了明代古城,如果这条不起眼的灯塔街真是一座古城最后的遗留物,那它无疑将成为魏大同心里永远的痛了。

晚饭过后,在乔良的督促之下,孙研给同治市文物局的一个师兄打了一个电话,将高博的这一意外发现认真地汇报了一下,文物局的朋友对孙研所提供的信息很重视,说明天一早就把这个消息汇报给局长,并会尽最大的努力促成局里的领导来西海实地考察一下。

更加鼓舞人心的消息来自北京,晚上快10点钟的时候,高博接到了胡教授的电话,胡教授说自己自从看了那些高博发给他的照片之后便再也坐不住了,他已经买好了明早7点半的早班机,飞往同治!胡教授是一个地道的考古迷,他曾在10年前发现过一座明代古城,不过这已经是太久远的事了,他需要新的刺激和机会。

胡教授明天即将抵达西海的消息使乔良跟服了兴奋剂一样,他要求孙研再次拨通文物局那位师兄的电话,把胡教授来西海的消息传递过去,最好是能促成同治市文物局的专家和胡教授明天一同来西海。

个人被一系列的新消息折腾得睡意全无,像夜猫子似的在灯塔街一带转悠到深夜。在乔良的提议下,他们还人手拿着一只电筒悄悄地摸进了魏大同的拆迁工地,希望能幸运地找到一块完整的砖头。

薛大印百思不得其解地远远跟在三个人的身后,他觉得此事有些蹊跷,透着诡异,于是赶紧用手机向魏大同汇报了这一古怪的情况。

魏大同与程为分开之后回到了家里,他在万龙大酒店整整盯了一天的场子,想早一点休息,无奈他刚合上眼没几分钟,薛大印的电话就来了。

现在他变得精神抖擞了,有一百个问号在脑海里闪来闪去的,他本来就一直担心乔良明天上午会再抖出什么撒手锏来,这三个人大晚上的不睡觉,跑到工地上干什么呢?

魏大同想破了脑袋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他只好打电话“骚扰”程为。

同样劳累了一天的程为此时正舒适地躺在床上。撂下魏大同的电话之后,程为觉得魏大同有些过于神经质了,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难道乔良下午的接连发难让魏大同成了一只惊弓之鸟?这可不是企业家的心理素质啊!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这也是一个寂静的夜晚。

说它不平静,是因为魏大同、程为、乔良他们都没能睡个好觉;说它寂静,是因为万龙大酒店里的11名听证代表并没有什么异动,孟皓然特意安排了人死死地盯着这片临时封闭的区域,但除了在楼道里听到孙树贵从房间里传出来的呼噜声之外,这里没有任何的响动。

在一些人的强烈要求之下,今天上午的听证会定在9点半举行,比昨天提前了半小时。

乔良今天是真正意义上的单刀赴会,孙研和高博一大早就去同治机场接胡教授了。乔良泰然自若地坐在代理人的位置上,低头看了看表,现在正是听证会开始的时间,也应该是胡教授的飞机落地的时间,本次听证会的第二战场就这样成功开辟了。

早上进入万龙大酒店的时候,乔良还在大堂里凑巧地碰到了程为,程为很客气地问他昨晚睡得怎么样,那语气就好像知道他一夜没合眼似的。

吃早餐的时候,乔良浏览了一遍昨天的晚报和今天的报纸,他很欣慰地发现有好几家媒体并没有对魏大同客气,用严厉的措辞质疑了他昨天在听证会上所质疑过的问题,由此看来,同联地产公司的公关部门并没有传说中那样战无不胜。

魏大同当然也看到了这些新闻,他一大早就把公关总监刘洋叫到了跟前,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从魏大同的怒吼声中不难看出,刘洋的职业命运恐怕不会比徐广利好到哪里去。

程为倒是安慰了魏大同几句,说今天投票表决的并不是那些报纸的读者,而是那11名被孟皓然保护得严严实实的听证代表,再说这些被质疑的问题同联地产公司已经在听证会上及时作出了修正,相信不会成为反对强制拆迁的把柄。看到刘洋被魏大同无情地训斥,程为觉得自己有义务站出来怜香惜玉一番,可他还没有这个资格。

今天上午孟皓然的开头发言很简短,他说了几句套话之后给在场的人介绍了一下市规划局的到场代表。规划局出席听证会是程为的主张,他觉得擅改规划图的事情要想彻底地让人心无芥蒂,就必须要把戏做足了。今天新到场的还有市建委质量安全检查部门的代表,这也是程为要求的,他要彻底堵上乔良的嘴,就不会再允许在周转房的质量安全问题上再出什么纰漏。西海市公证处也派来了两位穿着公证制服的公证员,程为打算在公证处的监督指导下公开产生新的评估公司。魏大同对程为的这些安排很满意,他所要的是万无一失,发誓不再给对手任何挑毛病的机会。

黄明朗市长今天也特意出席了听证会,他很谦虚地坐在了高望厚的旁边,脸上保持着笑容。孟皓然给他作了最为隆重的介绍。

乔良一看这架势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但他并不着急,他把手机调成了振动状态之后便搁在了桌面上,他今天上午所能做的就是等待孙研的报喜电话。第二战场真是太重要了!乔良期待着灯塔街在今天能发生奇迹。

今天上午的议题没什么好争论的,程为已经做了最为充分的准备来修正同联地产公司的硬伤,在听证会的前一个小时里,新的评估公司诞生了,同联地产公司也毅然决然地把原先的拆迁公司除名了,质量安全检查部门也出具了周转房的评估意见,市规划局也强调了已经审批过的同联新城规划图毋庸置疑的权威性。这一切都足以证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企业的监督之下,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

现在唯一需要争论的便是拆迁补偿款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暂时已经不是问题了,新诞生的评估公司的代表在后来的发言作了表态,说他们会综合考虑各种复杂的情况,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对拆迁房屋的补偿重新进行评估,在场的所有人都有理由相信这将是一场更为科学的评估。

接下来的环节是听证代表们提问,孟皓然在宣布进入这一环节时强调,听证代表有权向在场的任何机构代表以及听证双方代理人提出询问,有关人员要认真地、如实地回答代表们提出的问题。

“丰田男”曹子鸣率先提问,他的问题是抛给程为的。他质疑以西海市的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是否需要如此庞大的一个购物中心,因为同联新城里的shoppingmall从面积上看并不比同治市最大的购物中心小。

程为说,西海市的地理位置特殊,与同治市连成一片也就是未来三年内就可以实现的事情,而且西海市处于两省交界处,到邻省最近的城市才60公里,之间有省际高速公路相连,西海是打造新型商业城市的绝佳之处,程为还提到了美国公司与西海市之间正在洽谈的大型物流中心项目来增强说服力。

孟皓然瞥了程为一眼,心想程为真算得上是绝顶聪明之人了,主抓物流中心招商引资工作的黄明朗现在就坐在这里,在听了程为的阐述之后,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听证专业户”刘民坤是第二个发问的,他的问题没有特定的对象,就像是往空中扔出一只气球,谁愿意接住就谁来回答。他的问题很具体,询问重新评估之后的拆迁补偿会不会考虑房屋的实际使用用途而进行差异化分类评估,对经营性门面房增加补偿。他的这个问题是完全站在灯塔街人的立场上问的,这也是孙树贵想问的问题。刘民坤是西海上过报纸的民意代表,他最关心民意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

程为接住了刘民坤放飞的气球,他再次强调了依法评估,为了不把气氛搞得过于热烈,他还说不排除给予经营性用途的房屋多一点的补偿,但这只能是“照顾性补偿”,同联地产公司很愿意与西海市市民和谐相处。程为对于刘民坤的问题还擅自作了一下发挥,说对于那些违章搭建的房屋,即便是历史悠久,也一律不予补偿。

袁国平代表询问了乔良一个问题:“灯塔街的人不配合拆迁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因为补偿款的问题、周转房的问题还是另有原因?”

“补偿款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拆迁周转房以及同联地产公司为本次拆迁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过于偏远也是一大原因,毕竟灯塔街位于市中心地带,落差太大。另外就是部分拆迁户的回迁要求没能得到满足,同联新城规划里有几栋住宅楼房,应该对灯塔街原居民的回迁提供更优惠的条件,故土难移的道理相信大家都很明白!”

孙仲山提出,灯塔街就不应该拆迁,因为它是西海市的发祥之地,是西海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符号,节奏过快的城市化进程正在慢慢侵蚀着西海的灵魂!孙仲山退休之前是中学语文老师,他的话就像是从课本上跳出来的一样。很显然他的矛头是指向西海市政府的。

在场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应该是黄明朗,大家齐刷刷地把眼神集中在了他的身上,黄明朗实在不愿意跑到这里来为魏大同当辩护人,但现在形势所迫,他又不得不讲几句,而且这也正是一个为自己正名的好机会,于是他义不容辞地拿起了话筒,洋洋洒洒地讲了一通大道理。

孙大伟最关注价格问题,他提出按照西海市房屋交易的平均价格来作为补偿评估的依据是不科学的,因为四合院的居住环境跟钢筋水泥结构的单元楼房不可相提并论,而且灯塔街的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他实在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它毁在自己手上。

程为对此表示理解,同联地产也不太可能为孙大伟置换一套郊区别墅,拆迁补偿是严格按照面积进行的,四合院的房屋面积够大,完全可以支撑房主在别处买一套敞亮的新房子。

黄依一是市政协委员,她的问题很宏观,她建议西海市的拆迁问题必须走向规范,她说如今的城市拆迁已经是政府失去民意的危险雷区了。

其他代表也都纷纷提出了问题,但在黄依一的引导之下,大多数问题都有了参政议政的趋势,几乎都是在就拆迁问题向政府献言献策,刘民坤见势也慷慨陈词,提出了好几条规范房屋拆迁的建议,这些建议可都是他平时学习研究报纸的学术成果。

在听证代表们投票表决之前,程为与乔良需要作最后的陈述发言。程为又恢复了昨天上午时的激情,他起身站了起来,向听证代表、在场的领导和观众席上的记者、旁听代表点头致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