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收藏》第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说艺术品拍卖会是收藏市场行情的风向标,那么古玩街则是市场行情冷暖的晴雨表。海滨古玩一条街,以前平日里是一条僻静的小街,僻静得空旷,仿佛被都市遗忘的角落。但每到周六周日,这里都会人头涌动,热闹非凡,到处是寻宝猎奇的收藏者,有行家也有新手。

在行家与新手并存的古玩一条街,行家比较务实,多看少动,希望凭眼力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新手则包包里装着收藏书和图录,梦想在这个市场上能捡漏,还有一些一只脚已入门,另一只脚还在门外的收藏爱好者,他们已收藏到了一些藏品,初步有了自己的收藏方向和专题,他们是收藏市场交易的主力军,到处都是他们嗡嗡嗡的问价声和讨价还价声。

林剑风来到古玩一条街,这天不是双休日,古玩一条街的人气也很旺,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成群结队,在这里兴致勃勃地或参观浏览,或寻宝觅珍,这是因为古玩一条街的老板和几家旅行社签约后,旅行社将古玩一条街作为一个景点,将一车车的游客带到这里来。

不仅仅有中外游客,更多的是收藏爱好者和收藏投资者,他们是古玩一条街的常客。这和一年前周一到周五冷冷清清的景色迥然不同。

过去是双休日才来寻宝,现在古玩一条街平日里也有很多收藏者来,即使不是双休日,也和双休日一样热闹起来,收藏者生怕错过了收藏投资机会。

因为这一年来,继奇石暴涨、和田玉暴涨、黄龙玉暴涨、翡翠暴涨之后,继瓷器暴涨、金铜佛像暴涨、紫砂壶暴涨之后,继所有古董暴涨之后,继所有艺术品收藏品暴涨之后,冷寂了13年的邮票和钱币市场再次井喷,激情燃烧!

林剑风习惯性地走进了一家邮票社。始终关注收藏市场的林剑风看到,钱币收藏行情去年启动起来之后,邮票行情也接踵而来,春节一过,面值8分的生肖金猴邮票从去年的3000元一张,涨到12000元一张,金猴邮票当年发行时才8分钱一张,对照比较今昔价格,涨幅惊人。生肖金猴一版80张,一个月前整版拍卖创造了120万元的天价,平均每张15000元。

从小就集邮的林剑风也适时作一点邮票收藏投资。几年前他就看好缩量小版,从古玩一条街的邮票市场经过时,他留意看了他当时低价购买的20多种小版张,看到9。5元购买的杨柳青小版涨到了102元一版,27。5元购买的百合花小版涨到了355元一版,12。5元购买的聊斋三小版涨到了310元一版,13。5元购买的陨石雨小版涨到了230元一版,15元购买的崆峒山小版涨到了365元一版。

林剑风看准了的东西,会大量购买,这些小版张他每种都是整封买的,一封100张,他是每种20封到100封购买的,当时卖画的钱都投到这些小版张上了,平均一张画卖1万多元,有时月收画款就有30多万元,这么多闲钱无处花,他没有不良嗜好,生活节俭,只爱美玉、艺术品、古董,所以,闲钱全部都投到收藏品上了。

当时他最看好的是发行量40多万的小版张,这些发行量40多万的小版张他每种都购买了30封(即3000张)以上。

其中书法小版发行量是46万张,林剑风14。5元购买了30封,当时投入了43500元,现在涨到了330元一版,升值22倍,43500元变成了99万元,他赚了94。65万元。

古桥小版发行量是45万张,林剑风在19。5元时购买了30封,当时投入58500元,现在涨到了800元一版,升值41倍,58500元变成了240万元,他赚了234万元。

鼓浪屿小版发行量是42万张,林剑风11。5元购买了30封,当时投入34500元,现在涨到了330元一版,升值28倍,34500元变成了99万元,他赚了95万元。

涨得最疯狂的是羊小版,尽管羊小版发行量有80万张,在缩量小版中算是多的,但与1993年以后发行的生肖邮票发行量动辄过亿,邮票小型张发行量动辄4000万张以上的发行量比起来,也算是稀少品种了。

几年前,林剑风看好羊小版是缩量小版中的领头羊,又是生肖题材,有发行量500万张的一轮金猴的示范效应(当时一轮金猴市场价已经涨了2万倍),林剑风将手中的闲钱全部投入羊小版,分3批在13。5元的低价位购买了100封(即1万张),当时投入了13。5万元,现在涨到了540元一版,升值40倍,13。5万元变成了540万元,他赚了526万元。

林剑风当时只是闲钱多,玩一把,没有想到,仅仅几年,玩这些小版票,他就净赚了3000多万元。

邮票惊人的涨幅,还不是林剑风收藏品中涨幅最大的,他购买的那些钱币,有些已经涨了百倍,由此,林剑风知道了为什么在中国收藏的人越来越多:赚钱的示范效应太大了。

中国人数众多,收藏爱好者也是全世界最多的,收藏赚钱已经成了每个人都知道的公开的秘密,所谓收藏其实成了投资,这就是收藏队伍日益壮大的根本原因。

林剑风从邮票社出来,一个低头匆匆忙忙行走的姑娘撞到了林剑风身上,姑娘约20岁,长得清清秀秀,她怀里反背着带有一只小白兔的帆布双肩包。

见撞到一个大男人,姑娘脸都红了,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林剑风笑笑说:“没关系。”看到她反背着双肩包,感到有趣,问她:“你的包背反了哦。”

姑娘说:“街上的女孩都这么背的啊!”说的时候,姑娘一笑,两个浅浅的酒涡惹人喜爱。

林剑风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姑娘说:“我叫茗玉。”

茗玉是第二次来到古玩一条街,自从来到海滨市,茗玉学什么都很快,看到大街小巷的青年男女的双肩包都不是背在背上的,而是反背在怀里的,开始她以为只是时尚,后来才发现是由于在街上有时会遇到小偷,双肩包背在背上,小偷从后面偷东西事主会浑然不觉,而将双肩包反背在怀里,小偷就难以下手了。

茗玉用两手紧紧地捂着她的包,似乎里面有宝贝。但即使有宝贝也不应该这么明显地捂着啊,小偷看到了不会疑心里面有宝贝?不过,也许小偷不会对她下手,因为一眼就可以看出,茗玉是刚进城的打工妹,还是一身土气,包里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她这样紧紧地抱着她的双肩包,不过是因为她羞怯胆小。

林剑风对茗玉姑娘理解地笑笑,让出路,让她先走。

望着人如潮涌的古玩一条街,望着闹哄哄的邮票市场和钱币市场,买邮票和钱币的人如潮水涌来抢购,如此高价,卖家还惜售,林剑风似乎又看到了他亲历的1996年年底和1997年初很多种邮票短短数月暴涨10倍以上,又在一个月内爆跌10倍的情形。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小版张该出手了。

这天,林剑风来古玩一条街不是来卖邮票的,也不是来买古董的,而是来找许克明的。就在他走向玉器交易区的途中,经过一家邮票社门口,刚好老板出来,看到林剑风,他们是老熟人了。见是老顾客,老板忙招呼林剑风进门喝茶。

林剑风进门的时候,看到茗玉已在古玩一条街的人群中走远,被收藏的人潮淹没。

茗玉高中毕业时考取了大学,家里没有钱支付学费,只能出来打工。现在她出来还不到一年。

其实,茗玉如此紧捂着她的包,是因为包里确实有宝贝,里面装着一块古玉珮。三天前,茗玉第一次找到古玩一条街,她问了几个古玩店老板收不收玉,古玉阁、鉴玉斋、汲古楼等几个店老板都说收。她问汉玉多少钱一块,老板们都打量她,问她带来没有,她说没有带来。老板说没有看到货不好说价,每一块玉的价格都不一样,要看到货才能出价。

茗玉感觉,这些古玩店老板都不真诚,不热情,只不过是在应付她,只有鉴玉斋老板还热情点,老板对她说:“改天你把玉带来看看吧。”

邮票钱币交易区的收藏者天天人满为患,但古器收藏交易区的人没有那么多。

茗玉这次来到古玩一条街,感觉迥然不同。那次来时,古玩一条街没有什么人,有一半的店铺都没有开门,开门的店铺可谓门可罗雀。而这次,不仅所有的店铺都开了门,街边还摆满了一溜溜的古董摊位。到处都是人,真可以用人流如潮形容,但这里的人潮并不汹涌,而是缓慢地流动。

如果说上次来这里的清静让茗玉感觉很舒服,那么这次来,这里的喧嚣让茗玉感觉很不适应,到处是讨价还价的“嗡嗡嗡”的声音,让她听得大脑似乎要爆炸,只想赶快逃离这里。

茗玉清醒地知道,她不能逃离这里,她口袋里只有10元钱了。茗玉没有吃早餐,10元钱只能够她中午买个快餐,而10元店的住宿费今天也到期了,早晨出门时,店老板问她今天还住不住?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要她交住宿费才能续住。

茗玉精心计算过,10元钱只能供她过今天,她可以和这几天一样,每天中餐在街头买两个馒头,晚餐买两个馒头,一个馒头5角钱,一天两块钱把自己打发过去。她还可以中餐泡一袋方便面,晚餐泡一袋方便面,这里最便宜的方便面一袋8毛钱,一天1。6元钱把自己打发过去。

以前茗玉最爱吃方便面,现在她看到方便面就反胃,看到馒头就想吐,尽管天天吃馒头和方便面吃得肚子痛,她可以忍受,但她过不了今晚,因为住宿费10元是一分都不能少的。

茗玉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包里的古玉上,如果古玉能卖出去,她就有路费回家了。没有到大都市的时候,她向往大都市,到了大都市,她憎恨大都市,只想尽快逃离都市,回到青山环绕清溪流淌的山村家中。

每一家古董店里都有顾客,看货、问货、论价。茗玉走进一家没有顾客的古董店里,店老板正在台灯的灯光下小心翼翼地用胶粘接一块断裂的玉珮。

茗玉在柜台前站立了一会儿,店老板抬起头来,猛然看到她,用有些诧异的眼神盯着她。

茗玉怯怯地问道:“请问,收玉吗?”

“拿来看看。”老板说。

茗玉拉开胸前背包的拉链,取出一个小小的铁皮盒,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堆皱巴巴的报纸包裹着。茗玉展开一层层的报纸,最后是一张脏兮兮的白色卫生纸。打开卫生纸,里面是一块古玉——一件舞女玉珮。

茗玉将舞女玉珮递给老板,老板接过,看了一眼,淡漠地问:“多少钱?”

茗玉小声地说:“您说个价吧。”

老板说:“我不说价,你要想卖,你说价。”

按照哥哥电话中反复叮嘱的“报价1万元,低于3000元不卖”,茗玉听得出来,哥的语气中,这是一块很值钱的玉器。茗玉本想报价1万元,但看到老板的表情,并没有茗玉想象中的兴奋,茗玉低声地说:“6000元,您看,行吗?”

老板淡淡地一笑,将玉递回给茗玉。

茗玉忙问:“您看,您能出多少钱?”

老板说:“假的,最多值60元。”

茗玉一听此言,心都凉了,如果是假玉,她哥哥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低于3000元就拿回去呢?

茗玉将玉珮匆匆包裹起来,重新放进小铁盒,放进包里。

茗玉离开的时候,老板说:“你先到别的店看看,问问价再说吧。”

茗玉不想再随便进别的店,直接走进了鉴玉斋。

鉴玉斋的老板姓许,叫许克明,上次茗玉见过他,许克明还拿了一张名片给茗玉,名片上印着“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海滨市高古玉鉴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头衔,让茗玉对他刮目相看。

这次茗玉一进门,许克明就认出了她,老熟人般地乐呵呵对茗玉说:“来了?玉带来了吗?”

许克明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眼睛细长,特别是笑的时候,眯成一条线,尽管有点秃顶,但他是茗玉在古玩一条街上见到的最亲切的男人,温和而雅儒的风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茗玉莞尔一笑,说:“带来了。”说着,她从包里拿出那个小盒子,将刚刚卷起的报纸一层层打开。

当玉珮完全呈现在许克明的眼前,许克明的目光只是轻轻地碰触了一下这玉珮,便走到门前关店门,将几个正要走进鉴玉斋的小伙子和一个邻居店主关在外面,口里客气地说:“对不起,等一会儿再来啊。”

许克明关上店门的同时,一边示意他老婆给茗玉倒杯水,一边对茗玉说:“不急,不急,先喝杯水。”许克明的动作从从容容,说话也是慢慢悠悠,但其实他的效率非常高,动作和言语眨眼间就完成了,一气呵成。

茗玉喝了一口许克明老婆递过来的温开水,坐在了许克明递过来的塑料方凳上,茗玉有了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许克明拿着玉珮对茗玉问道:“多少钱?”

茗玉说:“您是鉴定家,您看看值多少钱?”

许克明说:“你的东西,还是你开价吧。”

茗玉一时有些茫然,刚才那个老板说这块玉是假的,只愿出60元,这对她的心理有影响,她不知是该说1万元,还是3000元,还是6000元。许克明老婆在一旁干着急,说:“不要紧的,你随便说一个价,生意能成就成,不成还有下一次嘛。”

茗玉憋得难受,反正玉是难以卖出去的,在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悲壮心理的驱动下,她脱口而出:“1万。”

说出这个数字之后,茗玉自己都为报出的这个价格吓了一跳,她以为许克明会责怪她,没想到,许克明依然笑眯眯地,只是连说了两次“太贵”。一边说,许克明一边拿起放大镜,打开玻璃货柜上的台灯,坐在台灯下,一手持玉,一手用放大镜仔细观看起这块玉珮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