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政道》第八章 守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梅照例六点半才回到家,手里提着个大纸盒。

一进门,她就看到客厅饭桌上,放着一个晶莹透亮的有机玻璃盒子,不由得眼前一亮。

盒子为短长方体,约有三十厘米高,宽五十厘米左右,长度略短,大约二十厘米。从正面看来,是一层层的抽屉,上下共有六层。

每一层抽屉,都贴着一个标签,各种电子元件,分门别类。

小抽屉上有个小铁环,铁环打磨得银光闪闪,小巧玲珑,用作抽屉的把手。

拉开抽屉,里面用透明有机玻璃条,分隔成一个个小格,联结的缝隙处,填着一圈胶状体。鼻端隐约可以闻到挥发的玻璃胶气味。

所有的线条,切割得笔直整齐,边线处,打磨得细密光滑,毫不割手。

整个有机玻璃盒,晶莹剔透,如同一个艺术品。

“妈,怎么样,还看得过去吧?”就在石梅细细打量玻璃盒的时候,郭凡听到开门的声音,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笑嘻嘻地问道。

“这是你做的?”石梅不答,反问道,笑意盎然。

“嗯!做了一上午呢!”

“我儿子真能干!妈还没见过比这更漂亮的盒子呢!太好看了,比商店里卖的工艺品还要好!”石梅喜不自禁,连连夸赞。

“妈!你太夸张了!”郭凡一翻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妈说的是真的!你做得太好了!”石梅坚决肯定地说道,“关键是,这是我儿子做的!那它就比世上所有的东西都好!”

“妈……”郭凡看着石梅,恋恋不舍地反复欣赏,心中涌上一股暖流。

“对了!你要的元件,妈都给你带回来了!”石梅爱不释手,看了半天,想起儿子的托付,打开她拿回来的大纸盒子,里面是一个个小纸包。

纸包里,包着的,全是新崭崭的电子元件!

石梅喜滋滋地将这些元件,按照类别、功值,放进玻璃盒一个个小格中。

“小凡,这次你要的种类和数量都太多了,而且中间的几种集成电路,价格很贵。你又是要拿去做生意,妈怕影响不好,都是算了钱了。”石梅将各种电子元件归类整理好,怕儿子不知道珍惜,叮嘱道。

“都给了钱?”郭凡有些惴惴不安道。

“当然!你要这么多,还有好几种元件本身价格就高,妈不给钱,你让其他人怎么看我们?不过,妈是按成本价买的,比出厂价还便宜。也没给现钱,先记在帐上,等月底再结帐。”

石梅转过身,望着儿子,认真道:“小凡,你说要拿这些元件去打工。妈问你,你真的懂电器维修?你可别逞强胡来,把人家本来好的东西,都给修坏了。”

“妈,不会的!”郭凡耐心说服,“我学的是计算机科学,同样是电子类专业,本身就对电子电路非常熟悉。//如果真的碰到不懂的电路,我绝对不会逞强,把东西带回来,请你和爸爸帮着参考,有你们把关,还怕我会闯祸么?”

“那就好!宁可少赚点,甚至不赚钱,妈也不在乎。妈之所以帮你,是看到你懂得上进,想要趁这两个月打工,可以实际接触社会,懂点人际交往的关系。以前你都是在学校里,象牙塔里生活,不知道社会现实。实际接触下社会,过两个月,你上班了,就不会太天真。要知道,这个社会很复杂,要懂得保护自己!”石梅又是担心,又是心痛地摸摸儿子的脸,很是不舍。

“我知道的,妈。”郭凡翻掌,包住妈妈的手。

触手,是一股血肉相连的感觉。

这就是亲人吗?

无条件支持,用心呵护,不求任何回报的,这就是自己今生的亲人!

石梅抽回手,从贴身衣兜小心地掏出一个手绢包的布包,翻开,里面是厚厚一叠钱。她从中拿出十张十块、十张五块,还有一叠元票、毛票,塞到郭凡手里:“拿着。”

“妈,太多了,我只要五十块就够了!”郭凡不肯接。

“拿着!你租人家的桌椅、接电,什么都要钱。剩下的用来找人零钱,你又不是租铺面,是在人行道上摆点,万一被街道办扣了,说不定还要交罚款,多拿点也没错。”石梅不由分说,硬把钱塞到他手里。

“不会的……”郭凡哭笑不得。

老妈居然连罚款都帮他准备好了,看来真的没看好他能挣钱。

“拿着!怎么比你爸还要?唆!”石梅看着郭凡无奈地把钱贴身收好,又叮咛嘱咐了几句,一看手表,叫道,“哎呀,你爸快回来了,我还没做饭呢!快,把东西收拾好,放你屋里,别放在外面让你爸看到,又要?里?唆。”

说完,转身就跑进厨房去,摘菜做饭,忙个不亦乐乎。

郭详东比往常回来的还要晚,九点过才一身疲倦地回到家,匆匆刨了几口饭,就又跑回厂区,说从市场上买回来的样品,已经拆解得差不多了,只剩最后一点。全厂都在等他们出图纸,科里通知今天加班,晚上不回来。

对儿子背地里搞的名堂,他一点也不知晓。

第二天,天还没亮,郭凡就起来了,比石梅还起得早。

他先去车棚,把借来的三轮车骑到楼道口,然后上楼,分几趟,把东西先后搬下楼。除了装元器件的有机玻璃盒子,还有一块郭详东用来绘图的大板子、一口大布袋、一卷纸、一块红布、折叠椅,以及一些零碎。

有机玻璃盒外面包了一层布,外人不知道里面包的是什么。

郭凡静悄悄出了国光厂家属区大门,蹬着三轮车,向市区骑去。

骑出国光厂几条街,郭凡在一条小巷停下来,看看周围没人,从大口袋里取出一套鹅黄色衣服,换上了身。

这是一套类似于后世工装的短袖装,贴身的鹅黄色套装贴身精干,在这个着装千篇一律、缺乏变化的时代,显得极为抢眼。

工装胸口,还绣着一个图案,蓝色的国光二字醒目突出。

没错!

郭凡打的主意,就是冒充国光厂职工,用国光厂在市里的知名度,来招揽生意的想法。为此,他掏出自己的所有私房钱,悄悄在外面,请人手工制作了这套假冒工装。

不光是工装,还有一顶红色的长舌帽。

帽子正面,国光两字,一上一下,中间一道横杠,外面一个圆圈,乍一看,还以为是帽徽。

他这一身的确很吸引人眼球,换上了这一身,再骑行在路上,路过的行人、骑自行车的都向他看过去。经过的公共汽车上,也有人打开车窗,追着他的身影。

这个时代,还没有哪个单位,有一套标准的工装,就更别说这样精神帅气的工装了。

郭凡骑着三轮车,来到市中区,接近市中广场,东西横向干道的位置,从体育馆侧门拐上了一条小街。

这条街不长,在中间位置,与另一条相连,呈丁字街口。

丁字口的另一条街,是一个死胡同,进去不深,左右只有四个大门,胡同底,还有一个正门,堵住了路。

每道门都有一个门房,与其他住宿区不同,守门的不是退休大爷大娘,而是几个精干的小伙子,还摆着一张桌子,进出都要有人领,并登记姓名单位。至于无关人员,别说进,就是在门口徘徊,也会被他们关注,然后很快,就会有警察来询问。

这里,就是市府市委机关家属区,也就是常说的机关大院。

机关大院的房子,从外观看,和别的家属楼,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家属楼的高度和周围楼房都同样高,但楼层不一样:别的大楼是六楼、七楼,这里只有五层!

层间,要比其他大楼高得多,空间要比普通住宅大得多。

另外在观察,还会发现,一样的楼面宽,其他的楼一般是四个单元,而这里普遍都是三个单元!

在绿荫遮掩下,能看到在里面的一栋楼,只有两个单元!

不过因为家属区,很巧妙地保持了和其他大楼同样的表面外墙,阳台的大小都一样大小,丝毫不显眼,如果不是细心的人,很难发现其中的奥妙。

这还是最显眼的外观,至于内部格局,那就谁也不知道了――知道的人也不会说!

这就是郭凡选择的维修点。

经过八十年代初的包产到户,人们已经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困扰国人数十年的吃饭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

各个国家粮站仓库,早已是堆满了粮食。

除了国家强制规定的收购定额,各粮站已经拒绝再收购农民手中多余的粮食。这就导致了农民年年增产,但却找不到卖粮的地方。

这也就是所谓的“增产不增收”。

农民缺乏销售渠道,即便运到城里,也找不到买粮的地方,只得忍痛便宜许多有关系的“粮耗子”,从中充当中间商,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粮食,运到城里,又按议价粮高价出售,赚取差价。

但不管怎么说,反正吃饭问题已经不再是国家头痛的难题。

除了农民不满意,种粮积极性一再压抑,怨气冲天,城里居民、工厂职工、机关事业人员都很满意,粮食票证也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人的需求,是一步步抬高的。

在吃不饱饭的时代,如何填饱肚子,是第一要务――吃饭比天大!

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其他所有需求,都必须给吃饭问题让路。

但这并不表示,人民没有这些需求。

只是其它需求不及吃饭更迫切:吃不饱饭,是要饿死人的!所以,为了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其他所有需求,在不甚迫切的时候,就必须压抑下来,隐藏在人们潜在渴求中。

现在,吃饭问题解决了。

一霎时,人们压抑在心底数十年,各种各样的物质需求,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手表、自行车、收音机、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服装、玩具,共和国一夜醒来,忽然发现人们竟然什么都要,什么都缺!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起,人们对物资的需求,达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

从事商品流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从国营工厂批出物质,转手就可以加价出售。其利润可以高达百分之五十、六十,甚至翻倍!

人们疯狂涌向流通领域,企图一夜暴富。

这也延伸出来一句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

严格的说,像国光厂一样的国营企业,能够迎来一次春天,除了许多政治方面的博弈,人民表现出来无限的物质需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应该看到,这是一个整体贫穷的时代。

城里人、城外人,基本上都处于贫困边缘,手里的钱,光解决吃饭问题,就花掉了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剩下的钱,又想买这个,又想买那个,还想要存点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怎么计算,也腾挪不开。

那好,什么东西便宜,就买什么吧。

于是,便宜货、劣质货层出不穷,人们从最初的愤怒,同声谴责,到后来,逐渐麻木到视若无睹的地步。

就这么点钱,想买的东西这么多。

你要么不买,要么就不要太过计较质量,没有别的选择!与其浪费口水破口大骂,还不如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无数鱼目中,淘到一颗珍珠。

运气不好,买到假货了,坏了,除了认倒霉,那就修吧。

人民群众自我动手能力,就好像电子游戏一样,瞬间提升百分之五十!

鞋子脱帮了?

没关系,家里准备有万能胶,沾一沾就好了,又可以穿一两个星期了。

胶水也是假的?

没关系,反正才两块钱一管,换个牌子,再去买一管就是了。

鞋子穿底了?

没关系,去换块鞋底,还不是一样穿,谁会没事看你鞋底?至少鞋面上标签,这是鳄鱼牌的:名牌啊!

没法换鞋底,这是纸做的……

啊呸!

老婆,你看,这就是你贪便宜,十块钱一双,硬要买回来的,老子当时就说,便宜没好货,你偏不听,气死我了,十块钱啊,明明隔壁那家十块钱两双,就算也是纸做的,至少老子还有双替换的吧……

中国人民是最能适应环境的,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学会了修鞋、换底、缝衣、维修自行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但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靠自己动手修理的。

家用电器因为其技术性,昂贵性,成为少数,人们需要求助于他人,去专业家电维修店修理的物品。

相比较于多数购买国产劣质电器的普通人,有渠道、有福利获得进口商品的政府机关人员家里,各种欧美日本家用电器保有比例,是最高的。

从八十年代才开始的经济特区,历经十年,数量还寥寥无几,且集中于沿海交通便利的几个城市。

像西平省省城,这样的内陆城市,勇于开拓、敢于尝试的外资企业还为数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作为生产基地,产品对外出口,根本看不上国内市场。

人们别说没钱,即便是手里有钱,也很难买到正宗的外国名牌。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因为收礼,加上有许多出国机会,可以从国外带回各种免税家用电器。大院里,家家户户,都有几件国外电器。

机关大院的人,通常都是政治智商绝顶,专业知识结构不足的外行。

一旦家里的电器出了故障,他们往往只能将之束之高阁,眼看着昂贵的电器成为装饰品。

不赚他们的钱,难道还一块两块去赚小老百姓的?

郭凡理直气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