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岳父杀手》第四十九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要他们想,穿越贫瘠的朔方郡到达太原城,只要注意避开巡逻的军队,最多也就是多费一两天的时间而已。只不过他们想要成功劫掠,在同一个地方呆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天,否则的话,他们就很可能会被周围的汉军围困住。失去了冲刺空间的骑兵,连步兵都比不上。这一点,和汉朝已经打了几百年的匈奴人自然很清楚。

所以在发觉无法将太原城,这个并州内数得上的富裕城池攻下之后,匈奴人最多再待一天就会撤兵。但问题是,王允等不了那么久!太原城内的驻留的大夫,只能帮王允做最简单的包扎。但想要让王允痊愈,还是的尽快出城到更南边的城池中,找医术更好的大夫才行。

王家人恳求带兵的丁原帮忙,丁原同意了。也就这几位不懂医术的人才敢这么做,毕竟仅仅是包扎了下伤口的王允,一旦伤口再次迸裂,基本上就没救了。

不过就算他们懂医术,也没有办法——等一天,王允必死无疑。闯出去,好歹还有一线生机。这也是为何,当王家人请求丁原带王允冲出去的时候,那位大夫并没有反驳的原因。

丁原现让人在北门集合,做出要朝着北面突围的假象。胡人没有多想,立刻将主力集结在了北面。毕竟作为拱卫大汉北疆的郡,兵力并不算少。如果真的被突围出去,他们就会处于十面埋伏的境地。

他们是来抢东西享受的,不是来送命的。

丁原趁机带着一百死士从南门冲了出去,胡人反应过来的时候,百名死士拼死断后。丁原和王允安然离去,但百名死士无一生还。

在策马狂奔了将近一个时辰之后,丁原遇见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正是听闻匈奴南下,担心伤员太多,城内大夫无法救治而北上行医的华佗。

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共同经历,王允和丁原,这两个出身差距颇大,见闻学识也相差很多的年轻人,就这么结下了生死之谊。

而丁原能够升为并州刺史,除了他自身的能力之外。太原王家的扶持,也是另一方面。而王允一直是处于昏迷状态的,对于救完他就飘然离去的华佗没有什么印象。

不过这也是为何,丁原会和华佗称兄道弟的原因。

“瑶儿,王子师比祖父还要年长九岁。按照辈分……”

“切不可如此。”丁原还未说完,王允就已经摆手否决了。“现如今丁遥被陛下认为义子,虽不是皇子,却也会享有皇子应有的待遇。若非血脉至亲,或是授业恩师,就莫要按照辈分称呼了。”

“子师,切莫如此见外!”丁原很是不满的说到。

“礼数不可废。”王允低喝道。

丁原这人很是仗义,此时见王允如此固执,他想到的肯定是进一步说服王允。王允名气很大,而且和朱隽参加过剿灭黄巾的战役。是真正的一个文可治国,武可安邦的人。让丁遥多接触这样的人,对丁遥的未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王允越是谦让,丁原越是希望说服王允。

眼瞅着丁原就差直接把王允摁趴在地上强行说服了,丁遥急忙站出来圆场。“那丁遥就称呼您为王公,如何?”

“如此甚好。”丁遥的话,王允很是赞同。就算是皇子,对有贤能的长者,尊称一声公也是符合礼数的。“既然子师你坚持如此,也罢。”丁原无奈的摇了摇头。

“老奴见过丁公子。”就在丁原还想和王允再聊一会儿的时候,一个凄厉尖锐的声音从旁边响起。

“张中常侍。”丁原对着来人行了一礼,只不过这礼只行了一半。这意味着,丁原对面前这个人,是不怎么待见的。

“并州牧客气了。”来人正是张让。

“不知张中常侍有何见教?”丁原的语气不冷不热,既没有和党人那样,对张让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又不像是其余官员一样,对张让是阿谀奉承的态度。

“陛下责令咱家,来请丁公子。陛下对丁公子甚是喜爱,想要和丁公子聊聊。”

“即是如此,瑶儿,你速去速回。”丁原很想嘱咐丁遥两句,但张让在旁边,他也不好嘱咐。

“诺!”丁遥恭敬的说道。

“并州牧且安心,有老奴在,定然保丁公子无虞。”说话的同时,对着丁原笑了笑。

“那就拜托张中常侍了。”丁原走到张让的旁边,伸手拍了拍他。张让感觉到自己的袖子里面忽然一重,张让脸上的笑容瞬间灿烂了许多。

“并州牧的事儿,就是咱家的事儿!”张让拍着胸口说到。

“有劳了。”若不是张让在刘宏心中的位置很高,现在丁遥就要去面见刘宏了,丁原是决计不会对张让这么客气的。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并州牧一职是花钱从张让这里买过来的,所以在其余人的心中,丁原已经是阉宦之流的同党了。但丁原自己心里清楚,自己这并州牧究竟是怎么来的。别人如何看是别人的事儿,这世上多是听风说雨之辈,他丁原就是丁原,自己是什么人,决计不是别人说了算的!

第三十章安福殿中

丁遥随着张让走出未央宫,丁原并王允,卢植等好友也跟着出去。但皇宫虽大,却终究也是有尽头的。更何况,现如今他们所处的,仅仅是一个未央宫而已。

张让引着丁遥一个拐弯,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丁原下意识的想要去追,却被皇甫嵩一把拉住——其余人也拉了,但他们终究是文臣。力气上较之可以冲锋陷阵的皇甫嵩,却还是差了点儿。

“建阳且宽心,丁遥现在已经被陛下收为义子,可见陛下对丁遥喜爱之深。老夫猜想,这次陛下单独召见丁遥,是想要……”王允安慰道。

“子师,陛下给遥儿安排的职位,你可曾听清?”丁原打断了王允,脸上的忧虑不减反增。

“唉……”王允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他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而后拍了拍丁原的肩膀以示安慰。

洗马,官名。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前马”。为太子属官,掌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故名,秩比六百石。东汉时洗马为16人,职如谒者。

既然是太子冼马,那其应该是太子的属官。但现如今,丁遥是被刘宏安排给刘协的,而不是真正的太子刘辩。这其中的猫腻,明眼人自然看得出来。

丁原虽然希望丁遥能够出人头地,名垂青史。但终究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子,所有长辈都知道,自己的晚辈,不管是子侄辈或者是孙辈的。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他们终究会长大成人,有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而不会像是小时候牙牙学语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会询问自己,什么时候都会粘着自己。世间的险恶究竟几何,丁原已经经历了太多太多。明知道将来丁遥也会经历过自己所经历的很多东西,但丁原的心中,终究还是有担忧。

丁遥在朝堂上展现出来的聪慧和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让刘宏很是满意。为了笼络丁遥,刘宏甚至不惮于破格将丁遥收为义子!若不是因为丁遥的拒绝,说不得丁遥会后汉(东汉)近百年来,第一位异姓被皇帝收为义子并且赐姓的人。

但丁原相信,刘宏这么爱财的,唯利是图的皇帝,是不会盲目的赏赐别人的。就算是当初黄巾之乱爆发的时候,刘宏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天下大乱将至,而是担心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小金库,在经历过这一次的大乱之后,不知道还能剩下来多少。

是故,当刘焉上书说:“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刘宏明知道刘焉心怀不轨,哪怕朝中很多大臣都进谏上书劝说刘宏不要设立州牧。但刘宏只是因为州牧可自行讨伐治下叛乱,只需向朝廷汇报即可,就同意了。原因很简单,只需要汇报,那也就意味着,只要不是特别大的,可以波及到整个大汉的,所有镇压事务,都由州牧去解决就行了。这样一来,他的小金库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就小了很多。

说这样的人,真的单纯是因为喜欢,就对丁遥这么器重,甚至要用赐国姓来赏赐丁遥。虽然这话有些大逆不道,但打死丁原,他也不相信刘宏会做没有任何利益的事情!

而当张让建议给丁遥的职位是冼马,而刘宏竟然同意了之后,丁原就知道了。刘宏这是在为基本上没有什么背景和靠山的皇子刘协铺路呢!

太子冼马,自然而然的,是太子才可以拥有的属官。而现在,丁遥这个冼马却是配给刘协的。这也就意味着,刘宏是准备废了太子刘辩,改立皇子刘协为太子了。这种事情本是皇家的事情,作为大臣的他们,最多是给点建议。但能够少参和一点儿的话,就尽可能少的参和进去。

而现在,丁遥被任命为太子冼马,但却不是陪着太子的。不管之后如何,丁遥就已经被牢牢的绑在了刘协的战车上了。

“建阳兄,你是不是最近在洛阳,有什么动作了?”王允忽然问道。

“这……没有啊?”丁原想了想,很是笃定的说道。

“那为何在午门外,卢子干会说那句话?”王允喝问道。

“这……”卢植收了丁遥为徒的事儿还是昨天才发生的,本来知道的人不多。但在早上的时候,何进和丁遥在午门的一番辩驳,让丁原和卢植这两位稍微有点儿忘形了点儿。卢植下意识的说出了自己已经收了丁遥为徒的事情,而在之后,皇甫嵩,朱隽,马日磾等重臣名仕都对丁遥表现的很是友善,甚至是亲近。

作为皇帝,午门外发生的事情,刘宏自然是可以通过很多渠道知晓的。那么现在早朝上,刘宏对丁遥表现的那么亲近,甚至不惜以义子和太子冼马来笼络丁遥,其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在意丁遥,这个年仅九岁的毛头小子?还是在意丁遥背后所站着的几十位包括卢植,皇甫嵩,朱隽,王允这四位在黄巾之乱种大展风采在内的重臣以及马日磾等名仕呢?

王允的话,让丁原陷入到了沉思之中。在昨天的时候,他们还担心丁遥的名气一旦打出去,将来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麻烦。为此他们还想着如何的将丁遥的名气压制一点儿,让丁遥出名的同时,也不会引来太多人的红眼。

但没想到的是,今天他们范儿成为了把丁遥推到风口浪尖的推波助澜之人!

“是我害了遥儿啊!”此时丁原的心中无比份愤恨。

“建阳,你告诉我,丁遥梦中被高祖提点的事儿,是真是假?”

“千真万确。”丁原毫不犹豫的说道。“最开始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人冒充遥儿了。若非经过检验,确认了遥儿的身份,我当时就要让人给他上刑审问了。”

“当真?”子不语乱力怪神,王允虽然文武双全,但身上文人气息更为浓郁一些。对于这些鬼怪之说,他信,却也不全信。

“丁某愿以祖先名义起誓,所言若有半句谎言,死后不得葬入丁家祖坟之中!”死后不得葬入祖坟,这个誓言对于重视落叶归根的汉代人来说,绝对是个排的上名号的毒誓。

王允和丁原相交多年,自是知道丁原为人。这么狠毒的誓言发出来,王允没有理由不相信丁原。

“难道真的是高祖怜悯我大汉?值此乱世,点拨顽童以匡扶我大汉江山?”王允的心中不由的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

虽然现如今黄巾贼叛乱已经平息,但余党依旧在大汉近六七个州内作祟。现在刘宏还活着,诸多州牧们还算是比较老实。但在镇压黄巾余孽与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这两件事情上,州牧们明显对后者兴趣更高。虽然不希望,但王允很清楚。一旦刘宏殒命,这大汉真正的动乱就要开始了。

“建阳你且宽心,虽然遥儿被迫参与到了皇位之争中,但只要陛下还在,事情还有转机。”说这话的王允,其实自己心中也没有多少底儿——刘宏的生活究竟多荒淫无道,王允很清楚。虽然听闻现在张让找了一位神医为刘宏调理身体,而且好像效果还不错。

但从今日早朝上,刘宏的精神状态中不难看出,这位主儿恐怕并没有因为病入膏肓,就暂停了享受。

只要刘宏还继续之前的生活状态,王允可以笃定,这位的年限恐怕所剩无几了。所以饶是高祖托梦,点拨提醒了顽童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王允还是选择相信了。因为他害怕,如果丁遥不是高祖托梦派来匡扶这大汉社稷的人,那他很可能就是上天派来毁灭这已经露出了倾颓之势的大汉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选择了相信丁原,或者说,他选择相信自己心中更希望的那个结果。

“希望如此吧。”丁原摇了摇头,而后苦笑道。

“多想无益,我等先去用膳,而后在宫门外等候就是了。”皇甫嵩终究是个武将,加上没有成功收了丁遥为徒,他心中对丁遥的担忧,较之其余几人,却是少了很多。

“只好如此了。”丁原,王允等几人对视了一眼,而后点了点头。几人五一不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甚至是经历过生死悬于一线间的人。不管是多么难受的事情,他们也可以尽快的放松身心。

东汉首都洛阳城皇宫位于全城中央地带,分为:南宫、北宫、东宫、西宫、长秋宫、永安宫、永乐宫。南宫和北宫为上朝、朝贺议政、举行国家庆典之宫,西宫为寝宫、东宫为皇太子所居之宫、长秋宫为皇后所居之宫,永安宫和永乐宫为皇太后所居之宫。不过在汉光武帝时期,南宫为主,自汉明帝开始,北宫逐渐成为帝国心脏,皇帝多居于北宫。洛阳城南宫与北宫之间有御道相连。

北宫的宫殿少于南宫,建筑也没有南宫的规整和对称。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温饬殿、安福殿、和欢殿、德阳门、德阳殿、宣明殿、朔平署、平洪殿。中轴线西只有半排建筑,自南而北分别是:崇德殿、崇政殿、永乐宫。崇德殿南有两门,东金商、西神虎。两门南面有两观,东增喜观、西白虎观。中轴线东有两排建筑,自南而北分别依次是:西为天禄殿、章台殿、含德殿、寿安殿、章德殿和崇德殿。东为永宁殿、迎春殿、延休殿、安昌殿、景福殿和永安宫。

此时丁遥正在北宫的安福殿中。

第三十一章压抑的处境

“丁遥,你可知朕为何单独召你?”刘宏狭长的眼睛看着丁遥,虽然精气神差了点儿,但身上的气势却比丁原身上还要强盛。只不过,相比于丁原身上的杀气,刘宏身上是长期坐于上位的霸气。

丁遥沉默了片刻,而后低喝道。“绝不只是因为喜欢。”

“那是为何啊?”对于丁遥的回答,刘宏明显不是很满意。

“久闻陛下最爱不是何皇后,而是王美人。王美人猝亡于宫中,原因玄之又玄。但想必究竟是何原因,陛下依然调查清楚。只是因为幕后凶手不能轻动,所以才没有为王美人报仇。是故陛下心中,对于王美人所出的皇子协心有愧疚之情。”丁遥看了眼刘宏,发现他还微笑着看着自己,示意自己继续说下去。丁遥犹豫了下,还是开口道。“臣听闻,陛下曾言,皇子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今日先命臣跟随皇子协,却有封臣太子冼马。而偏生这太子冼马的职位,是为太子属官……”

“说下去。”刘宏颔首道。

“臣幸德蒙高祖点拨,一切自是当以陛下所言为尊。陛下马鞭所指之处,便是臣冲锋之处。”丁遥不敢多说,毕竟虽然自己现在头上顶着高祖提点的名头,再加上朝堂之上辩驳陈琳的风采,相信过不了多久,自己的名号就会传遍大汉十三州。

但现在站在他面前的,是执掌这天下大权的大汉皇帝刘宏。不管他多么的昏庸,但只要他还活着,这大汉天下的执牛耳者,就依旧还是姓刘的!董卓残暴,但在刘宏活着的时候,纵然心中有野心,在朝廷召唤的时候,却也只敢躲在凉州不出来。

直到刘宏死了,召唤他的人不是刘宏,而是差了太多的何进的时候,董卓才率兵从并州出来。这就是刘宏的威慑力,比何进大太多了。

究竟大多少?

在何进面前,丁遥可以侃侃而谈,甚至有胆量挑逗一番何进。但在刘宏面前,虽然刘宏一直是面带笑容的,但丁遥却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陷入到了泥潭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已经越陷越深了。

直到现在,丁遥才意识到了,自己在前世的时候所缺乏的是什么了!

自己虽然能力出众,长相也算中等。但因为说话不分对象,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得罪了人。就像是现如今一样,就算自己已经看透了,而刘宏也知道丁遥已经看透了。但只要双方没有一个人挑破了,这事儿就可以当作没有发生过。

但丁遥说的太舒坦了,在前世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像是现在这样。因为拥有着将近两千年知识储备量的优势,而可以在任何人的面前都能侃侃而谈。这样很容易吸引名人的注意,但同样也容易将自己推向火坑之中。

刘宏需要找一个可以帮刘协的人,而不是需要一个可能威胁到刘协的人。丁遥可以很聪明,但不能太聪明。一旦聪明到让刘宏感觉到刘协可能控制不住丁遥的话,那就算丁遥再怎么聪明,再怎么是高祖提点的人,为了刘协,刘宏也会毫不犹豫的将丁遥给除掉!

伴君如伴虎,直到现在,丁遥才切身感受到了。这个其貌不扬,看起来一阵风都可能吹倒的病秧子皇帝,其绝不像是后世所评价的那样,完全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

相反,丁遥认为,刘宏懂得很多,甚至可以说,这全天下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什么事儿是刘宏看不穿的!只不过他从小的时候穷惯了,也憋屈惯了。现在的他,想要的只是安安分分的享受这皇位可以带给自己的舒适和方便就行了。至于坐上这皇位所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他并不想去承担。

可是如果真的把他当成傻子来看待,那这个人绝对会被刘宏给玩死。

丁遥的心中忽然泛出了这么一个念头——或许董卓也没有历史中所记载的那样,那么的傻!

“哈哈……孺子可教也!”眼看着丁遥上套了,刘宏收起了身上的气势。虽然明面上没有什么变化,丁遥却感觉到,压在自己身上的气势,已经全部收回去了。

“高祖点拨,臣自当为大汉效力。否则的话,想必高祖也不会绕过臣。”表完忠心还不行,还要让刘宏彻底放心。

“只要卿家为朕分忧,荣华富贵,朕绝不会吝惜。”丁遥的话,让刘宏更加满意。丁遥之前是什么样子的,刘宏早就已经调查清楚了。而忽然间像是变了个人一样,除了高祖托梦点拨提醒,刘宏的心中,也想不出来一个更好的原因了。

“鞍前马后,臣赴汤蹈火,在所不惜。”马屁要拍全套,未来虽然美好,但前提是自己能够活到那个时候。如果不先将刘宏给应付过去了,别说群雄割据了,能够看到董卓进京,丁遥都表示怀疑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刘宏这一辈子刚开始的时候,除了缺钱之外,就是缺面子。毕竟作为刘氏族人,能够混到穷的缺钱了,别人能给多少好脸色?

这也是为何,张让这种人,可以在刘宏的面前这么吃香的原因。

丁遥虽然不怎么喜欢拍马屁,但为了小命,他也只好这样了。人最珍惜的东西,往往是失去过的。已经死过一次的人,往往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性命。有着超前将近两千年的知识储备量,单单是看电视剧里面那些溜须拍马之辈的台词,丁遥也可以学到很多现在的人还没有学会的词儿。

一通马屁拍下去,把刘宏拍的那叫一个心旷神怡。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有一点儿波澜,但最终丁遥还是凭借自己几十年的阅历给跳过去了。

“去吧。”一个多时辰后,丁遥才被刘宏放出来了。不是因为丁遥拍的马屁不够好,而是刘宏累了。他昨晚上又宠幸了三个宫女,若是不是早朝制度不得废,恐怕刘宏现在还在龙榻上酣睡。

“丁公子,老奴送你。”丁遥刚走了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了张让的声音。

“张中常侍?”刚刚就是张让带着自己来见刘宏的,丁遥自然能认得出来他。毕竟在一路上,这张让可是说个不停。而同样的,丁遥也只好答个不停。对于张让的声音,丁遥简直不能再熟悉点儿了。

“丁公子可是第一个能够和陛下聊这么长时间的人呢!”张让笑着说道。

“陛下垂青,丁遥无以为报。”丁遥满脸正气。

“自然,自然。”张让的嘴角抽了抽,但旋即又笑了起来。本来想着能够从这小子嘴里忽悠出来点儿什么,现在看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了。

两人嘴里不停,互相的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目的都是希望从彼此的口中,打探出来一些东西。只不过一个是老狐狸,一个是披着小狐狸外皮的老狐狸。两只狐狸相争,谁也没有从彼此的口中打探出来多少有用的东西。

而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丁遥被送出宫门。

“遥儿!”刚出宫门,丁遥就看到了在太阳下面站着的丁原。此时是三月份,虽然已经没有那么冷了,但却也不热。

“丁州牧,丁公子已经安全送到了,老奴就先回去了。”张让笑道。

“有劳张中常侍了,两天后,丁原必派人叨扰。”丁原笑道。

“哈哈……丁州牧客气了。”所谓的叨扰究竟是什么意思,张让心知肚明。

“那丁某就先告退了。”丁原笑着说道。

“丁州牧慢走,老奴这也得回去伺候陛下了。”张让拜了拜,而后转身离去。

直到张让走远,卢植,皇甫嵩,朱隽,王允四人才过来了。

丁原的并州牧如何来的,他们都清楚。他们可以和丁原交往,因为他们知道丁原的为人。相信他绝对不会是为了权势,才会和张让之流结交的。

但他们却不会和张让说话,除非是不得不为之的时候。

“遥儿,陛下和你聊了什么?有没有为难你?”说话的同时,丁原一边扒拉着丁遥的衣服,生怕漏过了一处有伤的地方。好在现在已经是艳阳三月了,虽然不热,但也没有那么冷。否则丁原这一通扒拉,丁遥不给冻出毛病才算有问题。

“祖父放心,陛下没有为难丁遥。”看了眼四周,丁遥低喝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我等还是去别的地方,如何?”

“先去我府上吧。”王允说道。

“恩。”王允的府上距离这里最近,而且太原王家的势力不算小。宵小之辈也不敢轻易的开罪。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朱儁的府邸虽然还不算差,但较之王允的却是差了何止一截?

“来人,去准备一些糕点茶水,然后让人备饭。”几人从早上到现在,都是滴水未进。此时早已经是饥肠辘辘的了,一路上,丁遥的肚子已经响了十几次了。

饶是丁遥内心是个几十岁的人,但脸上也有点儿挂不住了。

糕点茶水很快送到,将仆人支开,并叮嘱若无吩咐不得靠近之后,王允才将回到房间里。

“事情是这样的。”丁遥将在宫中的事情,捡重要的事情说出。而五个老头子的脸色,也渐渐的阴沉了起来。

虽然他们早就猜到了,但事情真的发生了的时候,他们的心中也难以轻松起来。毕竟,他们要对抗的,可能是大将军何进!

说不得,还要算上十常侍!

凭借他们现有的势力,真的可以做到吗?

第三十二章字曰慎独

屋内除了丁遥之外,其余五人都是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洗礼的人。饶是武力值最差的王允,在面对数倍,十倍,甚至是几十倍的黄巾贼围城的时候,依旧可以做到面不改色。

但现在他们所要面对的,不是祸乱社稷的叛军,而是和他们的同僚,甚至可能是他们多年的好友。更重要的是,现在他们要面对的,是掌控着天下兵马的大将军何进,以及极大可能同样要成为他们对手的十常侍。

虽然屋内包括最小的丁遥,都看不上这群已经不算是男人的阉人们。但对于十常侍手中所掌控着的权柄,丁遥他们却不得不忌惮三分。

“其实情况未必有那么凶险。”王允忽然开口道。“十常侍效忠的是陛下,而不是何进。更何况,近些年来,为了保护协皇子,十常侍已经和何进彻底的死破了脸皮。不管是何皇后,亦或者是何进,对于十常侍都是恨之入骨。既然陛下有意传位于协皇子,十常侍为了保命,必定会死心塌地追随皇子协。某种意义上,他们和我等是同一战线的。”

“子师所言有一定道理,但却又不完全如此。”卢植摇了摇头道。“十常侍不过是阉宦之流,他们的权势不是来自于他们,而是来自于陛下。一旦陛下……那十常侍在何进的面前,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而已。如果何皇后做主,只要他们支持辩皇子,恐怕他们会立刻投向何进那边。”

“不是何进那边,而是何皇后那边。”皇甫嵩开口道。“现如今陛下在,十常侍在,何皇后为了辩皇子,必定要依仗何进手中的权势来对抗十常侍,同时稳定辩皇子在宫中的地位。但若是陛下真的驾鹤西去,那个时候,手掌天下兵权的何进,就会成为何皇后的眼中钉,肉中刺。以何皇后的精明,她恐怕是不会对十常侍出手。相反,她很可能会更加器重十常侍。并且赋予他们更大的权力,来对抗何进。”

“古人这么牛的吗?”看着侃侃而谈的几人,丁遥心中除了震惊,再无他物。王允,卢植还好说,毕竟都是文臣,勾心斗角这种事情虽然现在得他们并不喜欢,但不代表他们不具备这个能力。但皇甫嵩不是武将吗?他怎么也这么能推理?

丁遥浑然忘记了,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皇甫嵩可以推导出这么多东西,更多的是因为皇宫的争斗,也蕴含着兵法中对心理转变。而在兵法上的造诣,皇甫嵩自称第二,其余四人没人敢称第一。就算是曹操,在提到皇甫嵩的时候,也是称赞不已的。

行军作战,两军交锋。除了比拼双方士兵的战斗力之外,另一方面,更是双方统帅斗智斗勇的比拼。甚至在一定的天时的某些地形中,后者才是可以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

宫廷之中的争斗,也不过就是变相的打仗而已。皇甫嵩只是不想参与进去而已,不代表他不懂。

“遥儿,你怎么看?”在说出这话的时候,丁原自己都感觉有点诡异了。如果是在一年前,他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在某一天,会对丁遥说出这句话。因为正常情况下,丁遥都是在惹事儿,或者是在惹事儿的路上。

向丁遥征求意见?在丁原看来,无异于是对牛弹琴。

但是现在,在和几位老友商谈的时候,不管是丁原,亦或者是王允等人,都没有要让丁遥出去玩的意思。甚至在说玩你怎么看之后,丁原的心中,对于丁遥的回答,心中很是期待。

“孙儿窃以为,皇甫公所言甚善。”想了想,丁遥低喝道。“张让之流皆是唯利是图之辈,只要给予的利益足够多,恐怕就算是当今陛下,他们一样会背叛了。”

既然喊王允为王公,其余没有成为他师父的人,丁遥也干脆一并以敬称公来代替。

“倒是老夫疏忽了。”王允也不生气,虽然他不是特别大度的人。但在绝不会在大事儿上和同僚们闹别扭,当然,现如今的他,在地位上也比不得其余几位。

“王公所言亦善,只是王公性善,不愿恶意揣度任何人。是故才会忽略了张让之流的本性,非王公所谋不全也。”丁遥记得,王允这老小子的性格没有那么大度。刚刚给夸过了皇甫嵩,丁遥又急忙给王允扣了一顶帽子。

“哈哈……”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更何况丁遥刚才所言,也确实是符合了王允的性格。“皇子遥所言甚善。”

丁遥此时已经被刘宏认了义子,自然也就是皇子了。可以说,除了没有继承大统的资格外,丁遥是可以享受一切皇子所可以享有的待遇的。

而王允这种重视礼节的人,自然不会像是其余几人一样,以长辈的身份,称呼丁遥为遥儿。只不过他这么一喊,除了丁原之外,其余三人的脸色却是不由一滞。虽然丁遥今日刚刚被刘宏认做义子,纵然他们在讨论事情的时候,可以将丁遥也当作是同等地位的人来对待。但终究,丁遥只是一个九岁的毛头小子而已。

昨天才差点甚至是已经收了徒弟的人,现在却要称呼他为皇子。说心中没有一点儿芥蒂,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本来三人对于这种繁文缛节都不是特别的在意的,对于地位同样也是如此。否则的话,卢植不会收了出身不错的公孙瓒之后,又收了刘备这个编草鞋的为徒了。

而朱隽拜在马融门下的时候,对于马融府内的奢华布置,以及其余的诱惑都不屑一顾。学好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相比于皇甫嵩这种算是含着金钥匙出来,从出生,所拥有的条件就比其余人高一等,所以对很多轻松就可以获得的东西,不是多么在意的人来说。朱隽是真正的不怎么在意,而非因为容易得到所以不在意的。

对于丁遥,朱隽是真心想要把他当作是徒弟来看待。但现在王允已经称呼丁遥为皇子了,他们若是还称呼丁遥为遥儿,以长辈的身份自居,就会显得逾礼了。

“现在遥儿虽然被陛下认为义子,但还是那个遥儿。子师这样,真的就生分了。”丁原低喝道。

“礼数不可逾。”

“建阳兄,丁遥现在还没有字吧?”眼看着气氛忽然尴尬起来了,卢植急忙开口问道。

“遥儿才九岁,自然无字。”

“不若今日老夫为丁遥取字,日后以字称呼他,这样既不会那么生分,也不会太多逾礼,如何?”卢植建议道。

当一个人有字的时候,就意味着已经被人承认长大了。如果在有字之后,还称呼别人的名字,就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了。丁遥虽然现在已经算是皇子了,但卢植的心中,也不想称呼丁遥为皇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朝堂之上,丁遥的表现已经足够让人惊艳了。尤其是舌战陈琳,更是让群臣彻底见识到了这个神童的神奇之处。而刘宏在众多文武百官的面前,直接收了他作为义子,更是将丁遥彻底的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而为了丁遥,当朝喝骂何进,驳了何进的面子,更是将丁遥推向了当今大汉风口浪尖的最高峰。

对于丁遥被刘宏收为义子的事情,卢植是很反对的。

丁遥出名可以,但不能太出名了。

丁遥现在才九岁,虽然较之同龄人,甚至很多二十多岁的人比起来,都要老成很多。但因为丁遥现在的处境,他所要面对的,恐怕将是一群已经四五十岁的老狐狸们了。

何进虽然只是个屠夫,被所有党人看不上,但终究何进算是党人们最后的支撑了。有着何皇后在内,何进在外只要不做的太过分了,基本上就算是刘宏,也只能像是今天一样,口头教训他一番而已。但就像何进想要造反并不容易一样,刘宏想要收拾何进,也并没有多么简单。

西园校尉是刘宏为了分化何进手中的兵权所设立的,本来刘宏是希望在西园校尉之中,多多安插自己的人,将来可以彻底掌控西园军。但是事与愿违,西园八校尉中,要么是党人所属,要么是何进所属。赵融和曹操走的很近,冯芳虽然是宦官曹节的女婿,但贪婪无度,只能算是凑个人数而已。

所以,除了蹇硕之外,真正可以让刘宏如臂使指的也只有蹇硕一人了。

而蹇硕,还是个宦官……

说起来也算是刘宏的可悲了,外戚,宦官,交替掌权。虽然刘宏手中的权利最大,但却还不足以大到可以让他为所欲为的地步。否则的话,区区一个董卓,又岂敢对刘宏的旨意阳奉阴违呢?

刘宏的义子,皇子!

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上究竟是好处大,还是坏处大,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不过眼下要解决的,还是丁遥的字。否则单单是在称呼这一点儿上,王允和丁原这一对共生死过的朋友,就要闹掰了。

“遥者,远也。所看之处较他人更远,自是再好不过。然论语:卫灵公中曾言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处要看,近处却也不能疏忽。老夫心中有一字,曰慎独。文子精诚篇中言曰: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其独也,舍近期远,塞矣。为师希望你可以远近兼顾,切不可忽略了身边人。”

第三十三章人有三急

“子干兄对遥儿的期许端的是不低啊!”王允捋着胡须说道。

“孔圣人收徒三千,贤者七十有二。老夫收徒数量远不如孔圣人,然贤者中,慎独当为其一。”卢植大笑道。

“孔圣人?老夫看将来这卢圣人的名号,将来要比孔圣人的更大吧?”朱隽一语道破了卢植心中的小九九。

“卢圣人这个名号,听起来倒也算是不错。”卢植面不改色的承认了这一点儿。

是个人都是有野心的,哪怕是再怎么无欲无求的人,也是有追求无欲无求这个生活境界的野心。

“慎独,倒也算是不错。”王允倒也没有反驳。

“好了,遥儿既然已经有字。那以后诸位便以慎独唤他即可。”丁原笑道。

“慎独,对于现如今的情境,你可有何破局之法?”卢植看着丁遥,眼中闪烁着希冀。他的心中已有了计较,只是在这之前,他想要看看丁遥心中是否有什么计量。

“现如今陛下尚在,一切破局之法都是虚妄。”丁遥摇头说道。“不管是依仗何皇后的何进,还是依仗陛下的十常侍。他们之间的决战究竟会是何种情况,还是要看陛下的态度。最终继承大统的人若是皇子辩,那恐怕我们要对付的就是十常侍和何进。若继承大统的人是皇子协,那我们要对付的就只有何进了。到时候说不得,十常侍也会帮我们一把。但对于十常侍,遥窃以为,皇甫公所言才是最终结果。不管最终结果是什么,大部分的事情还是需要我等去处理。十常侍,最多也只能是当作锦上添花的存在而已。若是我等处于劣势,恐怕十常侍是第一批落井下石之流。”

“首先,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同僚。党人是可以争取的,虽然何进是党人们对抗十常侍最大的依靠,但何进的出身,也是党人们一直看不上的。而这件事情,由朱公和卢师处理最是合适。其次,单单是有党人们的支持也是不行的。对手是何进,手中若无兵权,党人们声势再大,面对蛮不讲理的何进,同样也只是多了一些待宰的鱼肉而已。这件事情,就有劳祖父,皇甫公去做了。至于王公……”

看了眼王允,丁遥语气异常的严肃。

“太原王家也是鼎鼎有名的世家,所以联合世家的事情,也只有王公才可以去完成。党人,军队,世家。当今天下最强大的三股势力拧在一起,纵然何进和十常侍同来,我等也有拼一拼的实力。”

“嘶……”待到丁遥说完之后,屋内先后传来了几声倒抽冷气的声音。

就算只是抱着考校丁遥心思的卢植,也是其中之一。

卢植想到的,只有丁遥所想到的前两条而已。而至于世家,卢植心中压根就没有去考虑。原因很简单,世家重利轻义。在不损害小家利益的前提下,他们才会考虑大汉。但丁遥明显是考虑到这一点儿了,所以在对王允说的时候,他的语气才是无比严肃的。

“若非高祖提点,小小年纪,又岂能有如此眼界?”王允抱拳对着远处恭敬的说道。“高祖在上,提点此等良子于我大汉。我大汉中兴有望,大汉中兴有望啊!”

“王公切勿如此。”丁遥摇了摇头低喝道。“有党人,我等就可以占据道德制高点。有军队,我等就有硬实力和何进麾下的军队斗上一斗。但一旦牵扯到了军队,就必须要有钱有粮,甚至是武器和铠甲。而这些东西,恐怕也只有世家才可以在短时间内凑出来。若王公无法说服世家为我所用,一支无钱无粮的军队,战斗力能发挥出来三成已是高祖庇佑了。而若无军队,党人纵然再多,在面对何进麾下手持利刃的军队,又能有何用呢?”

“慎独放心,老夫就算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定要为这大汉中兴的希望博上一搏!”王允拍着胸口低喝道。

“有王公此言,丁遥就放心了。”王允这老头究竟有多顽固,单单看他在面对仅仅是请求宽恕罪名的西凉军的时候,依旧宁死不屈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自己已经把大饼给画好了,究竟这王允能做成多少,就看王允的口才,尤其是王家在世家之中的影响力了。

若是能把王家换成是四世三公的袁家,或者是杨家,那事情恐怕就好办多了。但问题在于,不管是袁家亦或者是杨家的当家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老狐狸。加上丁原和他们也没有什么交集,想要通过他们去完成现在需要王允去完成的事儿,根本就是自讨没趣而已。

态度好点儿的,最多也就是口头许诺一下,等到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再用一些别的理由搪塞过去就是了。如果是态度差点儿的,不被直接告密了,就是烧高香的了。

“咕噜噜……”丁遥的肚子再次不争气的响了起来。虽然屋内已经放了糕点,但他们所商量的事情乃是军国大事。在这种情况下,拿盘子里面的糕点吃,明显是不太合适的。

而丁遥也没有这么做,他拼尽全力,让自己可以不去想肚子饿了的事情。但现在终于把事情给弄完了,这肚子也终究是到了愤怒的极限。响彻整个房间的咕噜声音,足足维持了将近半盏茶的功夫才停了下来。

“哈哈……倒是老夫疏忽了。”王允急忙道歉。“诸位且移步,随老夫用膳。今日诸位好口福,老夫的义女,恰好从宫中回来,今日的饭食,皆是出自她手。就算是老夫,一个月内,最多也就是有两三次口福而已。”

“哦?听子师这么一说,老夫倒是对那小姑娘感兴趣了。”丁原忽然开口道。“不知那姑娘年方几何啊?和我家孙儿差了几岁?”

“小女今年年方十三,因女红出众,被选入到宫中担任女官。可惜啊……”王允却忽然叹了口气。

“可惜?莫不是此女品行不端?”丁原疑惑的问道。

“非也。”王允急忙摆手道。“小女品行端正,为人谦恭淑良。然幼年父母离世,慎独乃是丁家独孙。慎独若是能迎娶小女,自是她的福分。然……唉……”

王允没有继续说,但丁原却也没有继续问。

幼年父母离世,有克死双亲的嫌疑。就算那姑娘真的像是王允所说的那样优秀,丁原也不希望丁遥娶了她。

毕竟,这种不详的女人,丁原是决不允许她嫁入到丁家的。

王允还算实诚,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瞒着丁原。当然,这种事情王允能瞒得了一时,却无法瞒得了一世。虽然他的义女身世可怜,他很想为他找一户好人家。但丁原这个和他有过生死之交的朋友,王允并不希望因为一件注定要被揭穿的谎言而丢掉。

更何况,如果是因为隐瞒身世而被退婚,那丫头以后也基本上就和好人家彻底无缘了。让好友之女经历这些,并不是王允所希望看到的。

“咕噜噜……”丁遥的肚子再次响彻于房间之中,让因为王允义女身世而冷下来的气氛,也瞬间轻松了许多。就好像是刚才所发生的那个小插曲,浑然没有发生过一样。

所有人脸上都挂着轻松的笑容,只有丁遥的脸色更加的凝重。

王允并没有说大话,虽然饭菜的种类依旧还是和平常所吃的差不多,但是同样的食材,同样的佐料,在不同人的手中,所做出来的菜肴却有着天壤之别。

饥肠辘辘的丁遥进食的姿态不算狂野,但和风雅却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那个就是今日朝堂之中大出风采的丁家子吗?”远处,两道瘦小的身影对着正大快朵颐的丁遥指指点点。

“应该是吧?奴婢也不是很清楚。不过这洛阳城内,能够让老爷和那三位一起过来,想必也只有那位丁家少爷了吧?”

“丁家子,纨绔极。倒霉蛋,谁家女?”其中一个身着更华丽一些的女孩儿冷笑道。“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而已,义父为了好友,却和此等人共餐,岂非自甘堕落?”

“姑娘,这话可不敢乱说!”那个丫鬟着装的女孩儿紧张的看了眼四周,而后压低声音说道。“老爷的性格姑娘又不是不知道,咱们王家的女儿家,是不得讨论男人的事情的。”

“然而问题发生了,却又将责任推到女人身上。男人的事情?好了是男人的功劳,坏了是女人的过错。此等男人,又算是哪门子男人?”看到对丁遥很是热情,甚至主动给丁遥夹菜的王允,女孩儿脸上露出了一抹厌恶。

“姑娘慎言!”丫鬟装扮的女孩儿更加紧张了。

先前的话最多就是对王允不满而已,而现在这一番话,就已经是上升到了对当下所有男人都不满了。单单是这一番言论,就足以让她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宽心,我已看过四周。确定无人才会对你说这一番话的。”

“慎独,你要去何处啊?”看着忽然起身的丁遥,王允开口问道。

“不知贵府西间所在?”西间,就是厕所。

“西间啊,老刘,引慎独公子去西间。”王允先是一愣,而后笑道。

第三十四章祖孙话别

王允话音刚落,一位老者已经出现在了门口。老者看起来至少六十多岁了,但精神状态还算不错。

“丁少爷,请移步跟随老奴。”老刘身子微微弯曲,将手伸向一个方向,虚引着为丁遥领路。

“有劳了。”丁遥抱拳作揖道。

“丁公子休要如此!”丁遥没想到的是,老刘看到自己对他作揖,竟然直接跳到一旁。本还是笑呵呵的脸上,写满了惶恐不安。“老奴不过是王家的一个下人,当不得公子如此大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丁遥毫不在意的说道。“我向您作揖,一则感谢您为我引路。二则因为您是长者。我拜的是您的年龄,而非身份。老丈无需如此紧张。”

“丁公子这边请!”老者不再说话,但对待丁遥的态度,却愈发的恭敬。

“有劳了。”

待到丁遥走远之后,看完这一幕的几人都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面对何进唇枪舌剑,轻松应对。面对陛下,谦恭有礼,张弛有度。面对一老者,温文尔雅,谦逊大度。此子若非大汉之幸,必将成为大汉之难啊!”王允的心中暗暗的留了个心思。

“怎么看?”卢植率先问道。

皇甫嵩沉默了许久,只说了一个字。“善!”

“附议。”几人对视了一眼,说出了同样的话。丁遥的表现,已经震慑住了所有人。他们认为已经用最高的眼光去看待丁遥了,但是丁遥接下来却又用更加惊艳的举动,让他们刚刚说出来的赞美之词黯淡无光。。

只是王允说的时候,眼中时不时闪烁着一丝冷芒。

“此处就是了,公子可需厕筹?”引到西间之后,老刘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