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我不幸时——你》第十章——弄错了重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既成事实的情况,过了它正在进行的时间点就成了历史。而历史,注定是只能被记载与接受的,不要妄想着去改变……

当宋一和甄桑桑紧赶慢赶地到达市精神医院时,院长——也即甄桑桑读大学时带过她专业课的一位心理学老师很是抱歉地看着这个让自己很骄傲的学生。

“王老师,您能详细地告诉我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吗?许琛那样的精神状况怎么会被突然带走呢?”甄桑桑一看到自己的老师,就着急地提问。

“哎!”王守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只怪我人老,糊涂了!你把许琛送来以后,我也曾对于他的心理及精神状况进行过追踪调查,但是一无所获。于是我就没有再在他身上浪费多余的时间,只是把他当成普通精神失常的人。

今天上午,要不是s市大学临床心理行为专业的两个学生来找我借调一位病人,并点名道姓要许琛时我差点就忘记我们医院还有这样一号人物了,”

宋一突然冷冷地开口,“等等,王老师,请允许我冒昧地问一下,这种学校向医院借调病人的事经常发生吗?”

王守仁看着这个目光澄然的年轻人,面色有一瞬的不自然,“只能说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事情吧。你也知道,身为社会科学的心理学的研究与身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物理学的研究不同。

它的最大的难处就是它不能像那些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通过大量可重复的实验来实证自己的理论正确或错误。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位想要研究暴力行为是怎样影响一个孩子心理变化的心理学家,他不能真的把一个孩子天天关在实验室里,通过“挨打——反应”这种刺激效应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所以心理研究学家只能不遗余力地去利用历史碰巧提供给他们的,有关于某一方面的数据。”

“王老师,不得不说,您确实是一位理论说教能力很强的老师,但是您还是在实践中违背了自己的高尚纯粹理论,不是吗?”宋一还是冷冷清清的态度。

“呵呵,”王守仁看着面前这个率真的,对看不过的事情犹如面对危险的刺猬似的竖起自己所有犀利的青年,不禁笑了起来,

“年轻人,你还是太过理想主义。事实上,社会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在谋求着自己的私利,但是正是这种极端利己的行为却神奇地达到了促进社会普遍福利的效果。

而心理学家的最大私利不过是在最大程度上研究出自己攻读的领域内某一或几种社会因素对人类心理行为的影响以及该如何去保持理性心态。

而纸上谈兵是任何一种研究都切忌的一点的。当心理学家在充分掌握了历史所提供的数据及其分析结果之后,他们就必须在现实世界中去实践自己的认知并不断地改进它。

所以,他们自然就需要借助于这个社会为他们提供的各种机会,而心理与精神状况上有问题的病人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最佳聚焦对象。

但是,是不是这种行为就伤害了这些人的人权呢,也不尽然,心理学家只是同他们一起生活,通过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去得出有关结论,然后再采取措施去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心理或精神状况。出于这样一种考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说得真好,”宋一这次居然冷笑了出来,“可是,身为教授的你们——这个世界所谓的这样或那样的学者,有没有想过在那些你们定义的那些心理上有问题的人心中,他们可能也想来研究你们呢。你以为你在研究的是他们,其实你们也只不过是由各种数据,各种马赛克组成的放大在坐标系上的对象罢了。”

“呵呵,”王守仁不怒反笑,“我很欣赏你的看法。有时候自己也会纠结这种模式的种种弊端。可是这也恰恰是人类社会的美好,不同声音,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矛盾但又和谐。”

一直在旁边看着宋一与老师犀利论战的甄桑桑终于忍不住出声提醒,“那个,宋一,我们现在关注的不应该是许琛被带到哪里去了吗?”

“你难道会不知道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