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海无涯的湛卢剑》第六章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独立学者最大的好处,就是对时间安排和课题选择都有较大的自由支配权。新的学期里,海无涯没有与燕翔大学和燕都外国语大学签订登台授课的合约,也没有承接其他研究机构的学术课题,因而有大把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春节过后,除了去烟袋斜街与俞叶弘下了场轰轰烈烈的十番棋,海无涯每天都泡在燕都图书馆里,在不同的馆藏书架之间四处游走,全神贯注地查找翻阅着各种与波斯文化、佛教、中原少林寺、峨眉山金顶寺以及明教流入中土有关的书籍和文章。偶尔他还到文学典籍馆里,找出各种版本的《倚天屠龙记》,互相对照着查阅有关章节。头几天下来,翻阅的书籍有几个等身之高,摘录的资料超过了一百页。

见过俞叶弘之后的第三天,海无涯早上9点就在燕都图书馆安营扎寨了。适逢周末,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安静了许多。他带着笔记本电脑和摘录的资料,从早上开馆就坐在宗教典籍收藏室里,把各种资料平摊在宽大的阅读桌上,时而苦思冥想,时而连击键盘,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又同时抓起几份卡片对比着看。如此这般地十几个回合下来,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他在考证一个冷僻到几乎无人问津的课题,即唐朝后期从波斯传入中土的明教总坛光明顶到底在哪里?

按照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的小说家言,光明顶应该处于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在漠疆和西域之间,伸延至青川境内的昆仑山上。少年张无忌受峨眉女侠纪晓芙临终之托,从位于湖西南部的蝴蝶谷出发,一路历经了千辛万苦,甚至遭遇了几番生死险境,走了许久才走到了昆仑山中,将杨不悔交到了坐守明教总坛的光明左使杨逍手中。

出自杨逍之手的孤本《明教流传中土记》,虽然是一本介绍中土明教的权威著述,但不知为何却刻意回避了光明顶的具体位置,只是用诸如“雪山之巅”、“西域峻岭”、“眺望高原”、“冷月孤山”等模糊语言来加以描述。不过该书在介绍波斯总教使者尤其是圣女喀丽丝从波斯总坛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前往光明顶的过程中,还是露出了一些蛛丝马迹的地理信息。

依着杨逍所说,明教最早从波斯西迁而来时,一开始的目的是西拓疆土、扬威立万。后来波斯总教人才凋零、日渐式微,最后的几次圣女西行,其实不是像《倚天屠龙记》中所说来寻找丢失的圣火令,而是来送宝,是为了躲避西方虎视眈眈的奥斯曼帝国和北方出没无常的蒙古游牧部落。为了保住香火和根基,总教中历代具有远见卓识的教主将一些教中宝物分批托圣女带出险地,辗转反侧送往中土明教。喀丽丝也即《倚天屠龙记》中的紫衫龙王,就是承担这个使命的最后一个圣女。喀丽丝西行时,明教总教在内外交困下已经危如累卵、濒临泯灭,总教教主忍痛做出断臂之举,让她把最珍贵的几件镇教之宝悉数带走。此次西行的过程也格外凶险和惨烈,总教两大护法长老和十八名护教圣徒怀着必死决心亲自出马,一路血拼冲破奥斯曼帝国游骑和印度土著邦国的数道封锁线。最后到达光明顶时,只剩下喀丽丝和一个失去双臂的长老、三个遍体鳞伤几乎奄奄一息的圣徒。

看到此处,海无涯掩卷深思。假定光明顶在昆仑山脉中的某个山峰,从波斯一路西来势必要穿过已经被西迁的突厥部落控制的帕米尔高原区域,杨逍所说的与奥斯曼帝国游骑和印度土著邦国发生冲突就不可理解了。莫非喀丽丝一行众人故意兜了个大圈子,舍近求远地绕道南亚次大陆,然后再穿越青藏高原抵达的昆仑山,显然这是个疑问。杨逍撰写《明教流传中土记》之时,明教当时正处在面对元帝国和中原武林两线作战、苦苦求存的险恶环境下,隐去光明顶的具体位置原在情理之中。那么喀丽丝一行路径选择明显的不合理,会不会是杨逍故意留下的一个暗示呢?这个暗示就是光明顶并非在昆仑山脉里,而是另有仙山。

海无涯的脑海里犹如打开了一扇天窗,豁然开朗了许多。他又顺着另一条线索去想,像曾经做过明教中土总坛的地方,一般都会伴有一些神奇的传说和离奇的故事。在西域的几座大山里,都有些什么传说和故事呢?顺着这条线索,从梳理历代戍边文武、游方僧侣、探险游客游历西域青川等地的传记笔记和佛教故事、民间传说中,他发现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等几大山脉中,就属冈底斯山的传说和故事与明教关系最直接。

在青藏高原西陲冈底斯山附近的藏南地区,有两个流传数百年的故事。据一个长期在冈底斯山地区传教的苦行僧笔记说,在大约七百多年前,历时数年,才把这群外教邪魔赶到了冈底斯山北麓的茫茫冰雪中。还有一个口口相传、近乎荒诞的传说,在大约三百年前,冈底斯山主峰附近曾经出现过一个埋在冰山里的月亮。这个月亮是明蓝色的,还没有鸡蛋大,但是发出的光芒却照亮了整个冈底斯山南麓方圆几百公里的区域。今年春节前在唐古拉山大雪神寺,海无涯也听赞珠大法师说起过这两个故事。但赞珠大法师当时特别声明,这两个故事都是无迹可寻的传说,无证可考的孤本。赞珠大法师坦承,为了考究此类事情,也曾数次前往冈底斯山,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一无所获。

再回过头来追溯少林寺几百年来的兴衰历程,海无涯发现号称中原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原武学泰山北斗的少林寺,在元末明初以来却呈现出断崖式的衰败,以至于在明清两朝和民国、共和国共计六百余年中,少林寺在佛学和武学两界都是寂寂无声、人才凋零,一度连日常的香火都难以维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凭借一部《少林寺》的电影,靠着李连杰等武打名星的精湛演技,后来又借助梁羽生、金庸等人的新派武侠小说在大陆的流传,才再次以一个武学圣殿的形象重现江湖。不过这次重现更多带有演绎和再造的成分,无论是佛学还是武学,都令人感受不到千年的源远流长了。

同时还有一个被人忽视却也令人不解的现象,也是自元末明初伊始,少林武当之间明面上是老死不相往来,暗地里却彼此视同寇仇,似乎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

为什么从元末明初开始少林寺会在佛学和武学的两个方面一起没落和沉寂呢?又为什么少林武当会结仇结怨、势同水火呢?《倚天屠龙记》中的记载,少林峨眉武当等门派在大举进攻光明顶中并无大的损失,倒是在下山返程途中遭到元帝国武装力量的袭击,但并未遭遇毁灭性的打击。这一情节连勉强解释武学和佛学式微的因由都不够,更无法解释少林武当势不两立的现象。

思考至此,海无涯顺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金庸先生不仅想象超群、妙笔生花,而且笔下的价值逻辑也颇为严谨。一般人看来,相对于华夏正统而言,元帝国是外族侵略者,在《倚天屠龙记》中始终是邪恶的化身,明教是外族宗教,却也从亦正亦邪转化为正义的力量,担负起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大义,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事实上,在元末明初之际,明教早已经汉化了,明教教众就是以汉人为主体的普罗大众。更为典型的是佛教的汉化,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能够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几乎全是得益于与华夏文明的深度融合和在华夏大地的生根发展。

紧紧盯住少林佛学和武学衰微和少林武当交恶这两条线索,海无涯从有关武林和佛教的大陆中文资料、台湾中文资料和日文、韩文资料中深入挖掘,依据各种光怪陆离、支离破碎的正史、野史和逸闻趣谈,加以逻辑推理和想象推演,硬生生地拼凑出了一个影影绰绰的传奇故事。

中原武林以少林和峨眉两派居中联络,武当、昆仑、崆峒、华山等门派参与,大张旗鼓、高手尽出,以拉萨为集结地,分六路向明教总坛光明顶发起了攻击。这场没有文字记载的宗教战争历时四年多,限于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仅仅六大门派联络、准备和在拉萨集结就用了近三年时间。从拉萨到明教总坛的光明顶又用了大半年时间,真正的战斗阶段应该只有不到半年。明教吃亏在猝不及防和内乱纷争,在突遇惨烈打击后被迫从冈底斯山北麓逃往南疆地区,此后又流落中原形成多个各不统属的分支。但是中原武林也是各怀心思,武当、崆峒等道教门派在决战关头保存实力、隔岸观火,甚至不乏趁火打劫的卑鄙小人勾当。结果是少林、峨眉两派与明教拼了个鱼死网破,两派顶尖的武学高僧和神尼几乎全部命丧雪山。此役致使少林、峨眉实力损失惨重,两大门派自此元气大伤并数百年消沉不起,再也没能恢复往日的辉煌,同时也与武当等道教门派结下了无法化解的梁子。

走出燕都图书馆时,西天已经是一抹红霞了。午餐是一块面包、一盒酸奶,这会儿真有些饥肠辘辘了。正琢磨着约上谁、去哪里一起共进晚餐,裤兜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徐庶。海无涯心中暗道:这个电话一定和俞叶弘有关。虽然有毫都街坊和燕翔同门的双重关系,因年龄相差了十岁,平时来往并不算多,更没有亲近到通过电话聊家常扯闲篇的地步。

海无涯按下接听键,徐庶先是打了两句哈哈,然后就转入正题告诉他,今天上午和俞叶弘一起喝茶,这个一向眼高于顶的家伙几次说到前几天的十番棋,言谈话语里对海无涯很是钦佩,并念叨着要安排时间给海无涯好好起一卦呢。

海无涯心里轻轻笑了声,顺着徐庶的兴奋劲问道:大哥晚饭有着落了吗?如果没有,给小弟一个做东的机会如何?

徐庶高兴地说道:好啊兄弟,今晚我正落单呢。咱们去哪里吃?我现在就出发赶过去。

四十分钟后,海无涯在燕都图书馆附近的雁门小馆等到了匆匆赶来的徐庶。这家饭店的特色菜是岭西省北部地区的各种面食,特别是以莜面为食材的炒莜面、蒸莜面、汤莜面、凉拌莜面、莜面窝窝、莜面鱼鱼、莜面炸糕、莜面栲栳栳等。莜面本无特殊的味道,关键是辅料和沾料,每一种莜面吃法不同、辅料和沾料也不一样。今天海无涯点的蒸莜面卷卷,就配有土豆丝、胡萝卜丝、白萝卜丝、香菜丝、黄瓜丝、青椒丝、芝麻酱、辣椒油以及一碗鲜美的野山蘑菇汤。蒸莜面卷卷配上各种辅料和沾料入口,第一感觉是有些粗糙,没有白面那般润滑,但是回味悠长,有一股浓郁隽永的粮食香味。海无涯把时间拿捏得刚好,徐庶进门落座,一杯水还没有下肚,两笼淡咖啡色的蒸莜面卷卷就在五颜六色的佐料拱卫下上桌了。

徐庶是个慈眉善目的矮胖子,也有着胖人共有的口腹之欲。此刻面对着勾人馋虫的特色美食,他顾不上寒暄,闷着头狠狠地大快朵颐了一通,间或还几次举杯与海无涯碰了几碰,把一小瓶二锅头灌到肚子里。直到宽宽的额头上沁出细汗来,他才放下筷子,点上一支烟,摆出一副有话要说的架势来。海无涯以静制动,在不动声色中等着对方切入正题。

在惬意地吐出几口烟后,徐庶看似有些漫不经心地说道:最近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跳槽了,挺让人闹心的。

说完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徐庶又拿起筷子吃了起来。而这句话显然出乎海无涯潜意识中的意料之外,让他脑子一下子有些短路了,眼神中不自觉地就飘起了几缕迷茫的云彩。

徐庶似乎对海无涯的反应浑然不觉,叹了口气,放下筷子接着说道:现在职场中的这些白领,有本事的靠不住,靠得住的没本事,我们这些当老板的总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想得个两头都占的人真是比登天还难。

在徐庶近乎絮叨的话语中,海无涯的脑细胞飞快地旋转和碰撞着,对方的话音落地了,他的判断也形成了。看来徐庶是有意招揽他去当这个主管销售的副总,刚才说的那些不过是正戏上演前的开场锣而已。

果然,这边海无涯刚刚琢磨出点儿味道来,那边徐庶的正戏就正儿八经地开演了。只见他执瓶倒了两个满杯,用力与海无涯一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然后才开腔说道:像你这样德才兼备的年轻才俊真是太难找了。

海无涯心道:这个邻家大哥真是够含蓄的。想招人到自己公司工作,却又不肯明说。

稍一转念,他又思量道:含蓄也有含蓄的好处,避免出现谈不拢的尴尬。不过话说到这会儿,自己再不接腔就是故意装糊涂了。

海无涯现学现用,以含蓄对含蓄,诚恳地说道:大哥过奖了,小弟一介书生,没有经历过什么实务,需要历练的地方还很多呢。

徐庶夹了一筷子刚上桌的莜面炸糕,专心咀嚼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说道:虽然原来就知道你很优秀,但直到前两天你和俞叶弘下了那十番棋后,听了他对你的评价,我才真正恍然大悟了。

海无涯笑着说道:大哥怎么用得上恍然大悟这个词呢?莫非小弟原来在大哥眼里是披着伪装的?

徐庶摇摇头,说道:不是披着伪装,而是深不可测。这个词不是我说的,而是从俞叶弘这个一向自以为是、喜欢吹毛求疵的家伙嘴里说出来的。

海无涯为徐庶倒上酒,然后徐徐说道:小弟虽然涉世不深、道行尚浅,但人情冷暖还是能感觉到的。我估量着,大哥是从俞叶弘那里听说了我正闹钱荒,有意伸出手来拉小弟一把。这番雪中送炭的深情厚谊,小弟心领了。

说完,他举杯与徐庶一碰,两人又是一饮而尽。

徐庶有些熟醉,这会儿已经酒意不浅了,但思维却不失敏捷。听着海无涯如是说,他摆摆手说道:帮忙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公司确实缺既有本事又靠得住的得力助手啊。再者说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兄弟一身才学,如果一辈子就泡在书斋里,岂不是太可惜了啊!

海无涯知道徐庶是个有分寸的妥当人,彼此又是知根知底的街坊,加之几两酒下肚,也很有些一抒胸臆的冲动,索性就敞开话匣子,痛痛快快地说了起来。他先是语气和缓地说道:大哥的公司是搞数据开发的,我学的是社会科学,专业不对口,恐怕担不起重任。

不待徐庶回答,他又抢着说道:大哥怎么就认定我打算在书斋里泡一辈子呢?

徐庶被海无涯的问话搞得愣住了,一双不大的眼睛瞪得溜圆,有些狐疑地问道:莫非你已经有了新的职业规划?

海无涯笑了笑,一笑之下有如一阵劲风吹过,整个气场在瞬间发生了乾坤颠倒、山河重塑般的变化。徐庶浑身一震,好像跌入了另一个时空之中,醉眼迷离中面前的海无涯忽然变了,不是那个谦逊有礼的小兄弟了,也不是那个儒雅含蓄的小书生了,而是一座巍峨灵秀、云雾缭绕的高山峻岭,直教人有仰视森严气象、眺望方外仙境之感。

下意识地揉揉眼睛,徐庶忽而又觉得宛如大梦初醒,回到了正常的时空状态下,桌上佳肴犹在、室内人语喧哗,而面前的海无涯也还是那副谦和有礼的样子,耳边听着他正侃侃而谈道:刚才大哥谈到钱,怕小弟为钱所困。钱确实很重要,我也确实正闹钱荒。再说得远点儿,原来还真不曾有过为钱所困的不堪回首。少年之时家境算是小康,吃穿用度没有受过苦。出国留学靠的是优异成绩取得的奖学金,至少不用去华人餐馆端盘子挣学费。回国之后不愿困守一处,在燕翔大学和燕都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几个学校当兼职教师,再加上平时写文章挣的稿费,维持个中等生活水平还是没有问题的。

徐庶忍不住插嘴问道:那兄弟怎么现在又闹起钱荒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海无涯脸上再次掠过一片风起云涌,说道:问题出在了想开拓一个大格局、要成就一番大功业上。

徐庶似乎受到了触动,酒意散去了不少,问道:兄弟的大格局、大功业是什么呢?要立志打造一个跨国公司吗?

海无涯开心地笑了,说道:大哥一语破的,小弟正是此意啊。

徐庶挠了挠头,叹道:兄弟果然是大志向、大胸襟、大气魄,刚才我都产生了幻觉,好像在面对一座高耸入云的巍峨高山,又隐隐有旷世宝剑出鞘的雷霆震怒、江海清光。

举杯自饮了一口,他又说道:对兄弟的鸿鹄之志而言,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平台是局促了些。可是万事开头难,你怎么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呢?

海无涯双目直视着有些困惑不解的徐庶,说道:读书!古话不是早就说了吗,书中自有黄金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