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吾有青血落燕京》第二章 杀胡林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发男子看着这一行人渐渐远去,长出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还好还好,娘的,不知道是哪个挫鸟射的鸟箭,救了老子一命,要不今日真个得死在这两个鸟人手里。”说罢,刚要站起身来,只听得一声尖啸,又是一支羽箭飞到,正射在他脸前,吓得他一个打滚,滚到了小路上。

红发男子趴了一会儿,见没有第二支箭射来,于是爬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走到草丛中将箭拔起,发现箭尾又绑着一张白纸。他展开白纸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两个大字:“找死!”

红发男子一惊,知道射箭的人仍在附近,一个转身,对着箭来的方向躬身一礼,说道:“射箭的朋友!兄弟一时口滑,多有不敬,朋友别放在心上。”说罢,又是躬身一礼。

红发男子弯下身去行礼,待他抬起头来,猛然见面前站着一个人,他一惊,急忙向后一跳,捡起地上的朴刀,吐了个架子。待他定下心来,细细打量面前这人,见他头上系着一条明黄丝带,身上搏着一副漆黑软甲,腰间悬着一柄长剑,手中握着一张镶金宝弓,眉清目秀,面白唇朱,正是韩青。红发男子看了看韩青手中的明皇弓,眼珠一转,说道:“阁下……阁下莫非是方才射箭的……”

韩青一撇嘴,说道:“你以为呢?我原本站在树上躲着,看见他们就要发现你了,因此小施一计,遣走他们,好救你一命,想不到你竟然口出恶言……”

红发男子一愣,又惊又喜地说道:“阁下竟是,竟是为了救我?”

“那你说呢?”韩青微微一笑,“你当我真是提醒他们别在这打斗小心仇人暗算?我又不认识那几个人。”

“但……”红发男子疑道:“我和阁下素味平生,为什么……”

韩青笑道:“也不为别的,说起来可笑,我赶了一天路,有些饥饿,见你背着一只烧鹅……”

红发男子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说道:“原来如此,阁下对我有救命之恩,这只烧鹅直的了什么?不过放的时候长了,鹅有些冷,待我点起火,再把它烤热,奉送阁下!”

韩青抹了抹嘴,说道:“好!不过你可得快些。”红发男子又是大笑,两人来到路旁草木稀少处,男子点起篝火,将鹅取了下来,用树枝穿好,放在火上烤了起来。

“兄弟,我看你年岁也不大,今年几岁?”红发男子一边烤着鹅,一边说道。

此时天色已黑,韩青坐在一旁,正就着火光,整理着弓箭,听到他问,于是说道:“我是寿……”他刚要说“寿昌二年生人”,话到嘴边,忽然一个激灵,想起这里是宋国,寿昌是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年号,急忙收口。但韩青一时间根本想不起寿昌二年是宋国的什么年,只好说道:“我今年二十。”

“哦,那我大你些,我今年二十六,我叫刘唐,河东隆德府人,”红发男子摸了摸头上的头发,说道:“我这头发,生来发红,因此江湖上的朋友都叫我‘赤发鬼’,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啊……我叫……”韩青想了想,既然是身入敌国做细作,是不是该起个假名?但仓促之间,也想不起起什么名字,只得从“韩青,燕京人”,五个字上化名,以燕京为姓,说道:“我姓燕,叫燕青,是……是雄州人。”

“哦?”刘唐说道:“燕兄弟是雄州人?岂不是挨着辽国?我听你口音也有些像北边来的。”

“是,我家就在边境边上,”韩青说道,“刘兄是河东人?怎么来了河北?”

“混日子,哪好混去哪混,”刘唐笑道,“我前些天赌钱差点输了个精光,今天要去南边投奔一个亲戚,走到这林子里有些困乏,就在草丛里睡了一觉。醒来见那么一个大车走了过去,以为是过路的商人,还说赚一笔大买卖,没想到竟然是方翰老不死。幸亏我没来及动手,奶奶的,否则要吃个大亏。不过也多亏燕兄弟相救,来,鹅烤好了。”

韩青接过烧鹅,撕了一条鹅腿下来,说道:“我也吃不了许多,咱们分了这鹅便是,刘兄你也吃。”

刘唐也不客气,张嘴就啃,韩青边吃边问道:“那个叫方翰的,很有名么?我看那个项元镇也对他毕恭毕敬的。”

“可不?兄弟你不知道?”刘唐奇道。

“我……我不知道江湖间这些事情,”韩青尴尬地笑了两声,“家父管教甚严,不准我和江湖人士来往。”

“是么?”刘唐瞟了韩青的长弓一眼,“我看你箭术挺好的。”

“那是家学罢了,”韩青笑道,“家父以前曾经从过军。”

“哦?是西军还是河北禁军?”

韩青对刘唐这打破砂锅问到底略有些无奈,只得说道:“是河北禁军,刘兄,那方翰怎么个有名法?他很厉害么?我看那叫项元镇的,武艺也不比他差啊。”

“那是着实厉害的紧!”刘唐说道,“方翰这老头,听说以前在王太尉手下当兵,那是真正上过战场杀过西贼的人,后来回河北之后,勤练刀法,一手焕云刀称霸河北十年,无人能当。只是他现在退隐了,不再过问江湖上的事,因此可能名声不如别人响亮,但你若是问起来老一辈的人,他的名头没有不知道的。刚才方翰定然是让了那人,否则动起真格的来,只怕三两招就把那人打趴下了。”

韩青点了点头,说道:“刘兄你说方翰已经退隐,不再过问江湖之事了,那怎么今天也去赴什么天水门的大会?天水门又是什么东西?”

刘唐又是一愣,说道:“燕兄弟连天水门也没听过么?”

“让刘兄见笑了,”韩青说道,“劳烦刘兄说说。”

“说起这天水门,”刘唐原本好好的,此时突然神色一变,“那可是十分厉害,听说……对了,燕兄弟,你想不想去天水门的大会看看?”

“好啊!”这句话正说到韩青心坎里。原本韩青因为那刻着“天水”二字的铜牌,就想去一探究竟,不过他初入宋国,人生地不熟,而这刘唐熟知中原诸事,他若是能同去岂非更妙?于是韩青急忙说道:“刘兄要去那大会看看?”

“说实话,那天水门、方翰这些,我也是听别人说,从没亲眼见过,”刘唐说道,“都说天水门人不多,但是个个以一当百,一个人就能灭别人一个门派,这般厉害,我也常怀疑是不是他娘的都在瞎传。今日有这机会亲眼见到天水门的人,咱们不如前去看个热闹?”

“好,刘兄稍候,我那边有一匹马,我去牵来,咱们骑马过去。”韩青喜道。

两人吃罢,刘唐跟着韩青来到之前拴马的大树旁,只见到一根粗绳系在树上,马却不知去向了。“这……我的马原先就拴在这里啊,”韩青看了看四周,“难道被别人盗走了?”

刘唐哈哈大笑,说道:“你就把马拴在这种地方?”

韩青这才意识到是自己疏忽,只好说道:“又让刘兄见笑了,我没怎么独自出过门,这些江湖经验少得很。”

“走吧,咱们走路过去,”刘唐说道,“就是太平时节,也不能把这么大一匹马拴在没人看着的地方,更何况现如今世道这么乱。”

“世道乱么?”韩青说道,“现今不就是太平时节么?”

“太平?”刘唐摇了摇头,“你还真是个没出过门的公子哥,现今哪里太平了?”

韩青暗自满意地点了点头,两人沿着林间小路,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此时天色已经全黑,隐隐约约能看见前方一片火光。刘唐示意韩青跟着他,两人离了小路,在草丛中穿行。

火光越来越近,已经渐渐能听到嘈杂的人声,刘唐带着韩青来到一座小山丘旁,两人悄悄爬到山丘顶上,俯下身子,向下望去,只见前方是林间一片极为宽阔的空地,在这山丘上正好看得清清楚楚。此时空地上聚集了少说二三百人,刘唐略略一数,皱起了眉头,说道:“不对啊。”

“怎么不对了,刘兄?”韩青问道。

“这才这么点人,河北大小门派众多,起码得来个上千人吧?”

“是不是没全来?”

刘唐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这些人里,我也就认识一部分。”

这些人在空地上围成了一个大圈子,将中间地带空了出来,摆着一个大台子,有的人坐在原地,互相交谈着,有的人四处走动,行礼作揖,似乎都在等待着大会开始。韩青说道:“他们是在等人来齐么?哪个是天水门的人?”

“天水门的人都穿道袍,看这些人里面,估计是没有。”

“那边不是有几个穿道袍的么?”韩青伸手一指,刘唐看了看,说道:“那不是,那估计是什么道观的。天水门的人不会和他们坐到一起,也不可能有男有女。天水门都是男的,而且没那么多人。”

“刘兄,天水门究竟是什么,你还没告诉我呢,”韩青说道,“他们是道士么?为什么都穿道袍?”

“这天水门……”刘唐低声说道:“这天水门说起来也是没多少年,约么是十年前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号称是天水门的门主,四处收徒,谁若是不从,就把人家满门屠灭。”

“这么厉害?他一个人能灭别人一门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