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陆玖成妃》第二章 灵柩回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忠勇侯府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一些丫鬟低头窃窃私语,几个在院子里待得久对杜小将军有仰慕之情的偷偷抹眼泪。

杜夫人躺在雕花大床上,姚姨娘锦绣,正一边拿着帕子浸湿后给她擦拭额头上出的冷汗和流下的眼泪,一边焦急地催着:“余嬷嬷,余嬷嬷,大夫怎么还没有来啊?”

“来了来了,孙大夫您这边。”余嬷嬷赶忙打起门帘,将孙大夫请了进来。

孙大夫是京城仁和堂有名的大夫,医术高明,妙手仁心,杜夫人当年生杜景的时候伤了元气,就是他给调理的。他头发花白,身材瘦弱却精神矍铄,身后跟着个小徒弟背着医药箱,大概是急急赶来,孙大夫的气息紊乱,不做休息便给杜夫人把起脉来。

过了半柱香时间,孙大夫收起手,走到屏风外的桌子上,拿起小徒弟递来的纸笔,思索着开药方。边关的消息已传遍京城,孙大夫敬佩杜将军父子戎马一生为国捐躯的赤胆忠心,医起杜夫人来也是全心全意谨慎再三。

写好了药方,交给余嬷嬷,吩咐道:“去取药吧,三碗水熬成一碗,早晚各服用一次。”

余嬷嬷接过来赶紧指派个得力的小丫鬟去熬药。急切问:“孙大夫啊,我们家夫人身体如何了啊?”

摸了一把山羊胡,孙大夫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唉,夫人早年伤了元气,后来杜将军每次出征都忧思过重,身体也是一直硬撑着,期待将军凯旋归来,可今又得知两位将军……希望破灭导致心灰意冷伤心欲绝,竟是求生欲望都快湮灭了。这是心病,再好的药也难医,你们还是多劝慰着点,我开了一些凝神静气的药,先让杜夫人好好休息一下吧。”

将孙大夫送出二门,就看到杜千雪和杜典从学堂跑回来。杜千雪已十三岁,巴掌大的脸上一双水汪汪的丹凤眼通红,一看就是已经哭过了,七岁的杜典白白胖胖,婴儿肥还没退去,泪珠子像断了线一般往下掉。

“余嬷嬷,父亲与大哥……是真的吗?母亲呢?母亲怎么样了?”

姚姨娘跟余嬷嬷原本都是杜夫人的陪嫁丫鬟,虽说主仆有别,但三人一起长大,感情早已像姐妹般深厚。后来余嬷嬷嫁给了管家的儿子,管家去世后余嬷嬷的丈夫接了管家一职。

杜夫人当年生杜景的时候身体伤了元气,一度以为要香消玉殒了,杜夫人便把姚锦绣给了杜衡做妾,把儿子女儿托付给她照料。后来杜夫人经由孙大夫调理,逐渐恢复,姚锦绣也生了一子一女,虽然做了姨娘,她还是坚持像以前一样,和余嬷嬷一起伺候在杜夫人身边。

在杜家,四个孩子没有嫡庶之分,杜夫人一视同仁,是以得知父亲与哥哥牺牲,母亲又晕厥了过去,两个小的孩子心急如焚,连先生都来不及告知,杜千雪就带杜典赶了回来。

余嬷嬷带两个孩子进了杜夫人的房间,杜千雪跪坐在床边,拉住母亲的手,杜典被姚姨娘揽在怀里安慰着。此时杜夫人已经醒了过来,额头不停出着冷汗,脸色雪白,眼神空洞没有焦距,像雕塑一般躺在那里毫无生机,原本颜色就浅的嘴唇更是毫无血色,丫鬟喂进嘴里的药全流了出来。

杜千雪看见她这样,心里疼得像刀割一样。

“母亲,您要喝药,您得好起来啊,父亲和哥哥去了,您还有大姐啊,还有我们啊,您不要我们了吗?”

说完趴在床边呜呜哭了起来,杜千雪一哭,余嬷嬷跟姚姨娘开始还能劝慰,后来竟也一起哭了起来。

躺在床上的杜夫人听到杜千雪的话,想起那个历经千辛万苦才生下的杜景,小的时候身子骨弱,七岁之前总是生病,走路都不利索,都要余嬷嬷和姚姨娘宠着抱着。长大后反而对用兵打仗感兴趣,小小瘦弱的身体也变得挺拔如劲松,才十五岁就非跟着杜衡去西北大营历练……

又想到嫁去礼部尚书府的大女儿杜千雨,听着两个小的孩子呜呜哭着,她死水潭般的眼睛里有了波澜,抬起手抚着杜千雪的头,呢喃了声:“雪儿,药。”

千雪听到母亲的声音,赶紧爬起来抹了把眼泪,从小丫鬟手里抢过药,余嬷嬷将杜夫人扶起,让她靠在自己身上,杜千雪舀了一勺试试温度,喂给杜夫人。

礼部尚书府。

杜千雨跟崔临枫所住的院子里有一片桃花林,桃花开的时候像一片粉红色的云,清晨连着天边朝霞,仿若置身仙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她嫁过来的时候是去年春天,桃花开得正艳,与崔临枫情投意合,俩人一起给园子取名“灼华园”。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刚出正月,桃林里就已经有花枝含苞待放了。

杜千雨身为将军府嫡女,从小便跟缠着父亲学一些拳脚功夫,虽是花拳绣腿,都说大家闺秀练着不雅,但好歹也能强身健体,杜夫人也就默认了。怀有身孕七个月的她此刻仍身轻如燕健步如飞,披着一件粉色的斗篷,带着几个丫鬟钻进桃花林里,寻找带着花苞的桃枝,剪下来好插花摆在房里。

“青荷,这枝,这枝好看,走,我们再去那边看看!”

正往桃花林深处走的时候,崔临枫来了。

他比杜千雨高一个头,抬手将她鬓间碎发理在而后,宠溺得唠叨她:“雨儿你怀有身孕,不要到处乱跑了,想要桃花让青荷给你摘回去就好了。我要出门几天办公事,你在家乖乖的注意身体,好不好,我很快就回来。”

杜千雨小巧的鼻头一皱:“翰林院编修也要出门公办吗?那你去吧,不用担心我,有公婆在家,我身边还有青荷和白萍呢。只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心头老是跳。”

她顿了一顿,继续问道,

“临枫,西北战事怎么样了?听白萍说西北大捷,圣上许我父亲和弟弟什么时候回京?自从年初二回了将军府,都一个多月没有见母亲了。等你公办回来,陪我回趟将军府吧?”

崔临枫眼神一闪,把她拥入怀里。

“西北战事虽已结束,但是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也许等我们孩子出生了,父亲跟弟弟就回来了呢。你身体不便,有事等我回来再说。”

夜深,看杜千雨已沉沉睡去,崔临枫披衣而起,出门唤过青荷与白萍。

青荷与白萍是杜千雨的陪嫁,也是她身边的大丫鬟。嘱咐她们:“将军府的事情先瞒着雨儿,她现在怀有身孕不能受刺激。明日岳父与景弟灵柩回京,这几日我去将军府办理后事,你们好生照顾雨儿,不得有任何差池,把身边的人都看紧了!”

两人对望一眼,点头称是。

第二天一早,崔临枫就来到了将军府。杜家仅剩的男丁杜典才只有七岁,杜夫人还在病中,老夫人年事已高,崔临枫这个女婿便担起了招待主事之责。

临近中午,有人来报杜衡将军父子灵柩已进城,杜老夫人和杜夫人分别由丫鬟扶着站在门口等着。来迎接杜将军父子的百姓自发穿着黑白两色衣服立在街道两旁,灵柩所过之处,百姓无不痛哭流涕。这两位为了大梁江山百姓安危而奋勇杀敌牺牲自我的英雄,深深活在人们心中。

上朝时德文帝授意太子与二皇子替他来到将军府迎接灵柩,文武百官也纷纷前来悼唁。

当灵柩出现在将军府门口的那一刻,杜夫人搀着杜老夫人来到灵柩门前,杜老夫人颤颤地扶着杜衡的棺木,无声地流着眼泪。而杜夫人杜鹃啼血般声声嘶吼“将军,景儿!我的景儿!”凄厉的喊声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停灵三天,第三天将军府举行丧礼。尚书府里的杜千雨,总觉得口渴,右眼皮一个劲儿地跳,做什么都心不在焉。

唤来青荷,问道:“青荷,少爷是说今天回来的吗?”

青荷低头温顺地回道:“少夫人,少爷是说今晚回来的。您不要思虑过多了,要不要现在用午膳?”

杜千雨摸了下肚子,拂去萦绕在心头的不安,点了点头:“好,布菜吧。总觉得心神不宁。吃完饭你收拾一下东西,明天我们回将军府看一下祖母和母亲。”

青荷不敢抬头看她,只应了一声便急急退出来去厨房领午饭。

杜千雨又感觉口渴,端起杯子发现水已喝完,喊小丫头进来倒水,喊了两声没有应答。

“定是又偷懒了。”无奈得摇摇头,从椅子上站起来踱到门口,却听到了两个小丫头在门口帘子外窃窃私语。

“你知道了吗?杜将军父子今日办丧礼。多可惜啊,杜将军那么英勇,这次却受了大戎的奸计,杜小将军那么年轻一个人。少夫人真可伶啊,父亲弟弟都死了,办丧礼都蒙在鼓里……”

“啪!”杜千雨手里的茶杯掉在地上摔个粉碎,剩余的水打湿了她的绣花鞋也没知觉。等她掀开帘子,外面两个丫头早就急急跑开了,只看到尚书府下人统一的青色裙摆消失在拐角处。

刚才的话一下子冲进她的脑中,是的,最近公婆说是她身子重了免了她的请安,家里的仆人被青荷和白萍拦得紧紧的不许靠近,崔临枫又一连消失了三天。她不是傻子,她有预感,一想,全都明白了。

突然肚子传来一阵痛楚,她感觉有什么东西从身下流出,心跳变快,头开始晕起来。领午饭回来的青荷远远看到杜千雨满头大汗,粉白色衣裙上洇上大片血迹。

“来人啊,快来人,白萍,快请大夫!”顾不得手里的食盒,青荷飞奔过来扶着她回房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