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之鬼文录》第三章 纸人孽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间手工扎纸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前清同治、光绪年间,闫氏先人即扎制出、造型精美、形态逼真的扎纸艺术品,也曾引起轰动,很受老百姓喜欢。

起初这门手艺并不被人们看好,都觉得这玩意儿赚不到什么银两,可是人家闫氏却很有一套,先扎出一些丫鬟仆人等纸人,放在棺材店里摆售,有钱大户人家凡是家中有人过世时,自然是花大价钱把葬礼办得风风光光的,一来长了面子,二来让死者一路走好。

有钱人家,活着的时候有丫鬟,仆人伺候,死了也不希望落得一人上路的下场,所以都很乐意买一些丫鬟,仆人纸人烧了,陪同死者一起上路。

随后,闫氏又扎出童男童女、豪宅大马、金银珠宝等物,这样一来,闫氏的扎纸生意自然很受欢迎。

闫氏也靠着这门手艺富裕了家业,期间也有很多人来拜师学艺,但是闫氏都是直接礼貌拒绝,无奈有些人只好自学扎纸,可是无论怎么扎,看起来都是死气沉沉,样貌死板,无法跟闫氏的纸人相比。

闫氏扎纸这一门手艺传承一直很严密,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除了自家香火男丁掌握以外,连最亲的母亲或家妻都不会知道半点手艺。

历代很少有家族能长盛不衰的,闫氏也一样,经过几代人下来,当闫氏扎纸传到闫华、闫雄、闫文三兄弟手上就败了家业。

首先是兄弟中年级最小的闫文,不愿意继承家业,只热衷读书,相貌清秀的闫文算得上是一名才子,后考取了功名,当了县官,为官期间,闫文秉公办案,不讲私情,是为民的好官。

可是官场难容清官,特别是像闫文这种既没有后台,又不知道进贡上司的地方小官,容易被人陷害落马,所以没几年闫文就被奸人陷害判了刑,蹲牢房了。

闫氏兄弟老二闫雄是个倔脾气,一身刚阳男儿气,赤胆报国心,不顾自家族人反对,毅然参了军,当了兵,兵荒马乱的年代,有点胆识的人都能拿下一官半职,闫雄就当上了一名副将,风风光光领兵好几年,最后还是在与敌军大战中中箭身亡。

因为另外两兄弟不愿意持家业过活,所以闫氏兄弟老大闫华最后继承了家业,但为人好赌,是一懒汉,家父在世时还收敛一点,在家扎纸售卖,可家父过世以后,闫华就没个正经了,没个几年把家业败得一干二净,欠一堆赌债不说,妻子还跟别人跑了。

也曾有人向闫华追债时提出交出扎纸手艺就放他一马,不过他最后还是没说,结果把追债的混混们逼急了,下手狠了点,不小心把闫华给打死了。

闫氏兄弟三人就剩下闫文一人活着,牢狱中的闫文得知兄长二人接连而故,闫氏家业也败在他们三人手中,思来想去,心中万分悲痛,伤心之余又想起自己被人冤枉坐牢,一气之下狠狠用头撞墙,想寻死。

牢狱中有一名新调来的小衙役,名叫胡三壮,为人老实,在汉县无依无靠,曾在闫文手下干过,闫文也很照顾他。

胡三壮知道闫文是一名好官,所以当闫文入狱的时候,胡三壮都是尽自己所能去让闫文少受点苦。

那天胡三壮去给闫文送吃的时候刚好发现了奄奄一息的闫文,胡三壮赶紧掐了掐闫文的人中,喂了点清水给闫文,闫文迷迷糊糊中醒来后知道自己已经活不长久,闫文将死时,什么事都想清楚了,知道胡三壮老实,值得托付。

闫文便将闫氏多年密传扎纸这一门手艺告诉了胡三壮,并且再三嘱咐胡三壮一定不要违背了闫氏扎纸的祖训。

说完,闫文就倒地一命呜呼了,七孔流血,死相还特别难看。

原来,闫氏扎纸并不是那么简单,闫氏先人当年无意中得到一邪术,利用男子阳刚之气使死物鲜活,闫氏先人很聪明,将一只飘荡在外的女鬼养在纸人中,扎纸的时候让女鬼上另外一个新纸人,附有阴魂的纸人扎起来总有“人”的气息。

这样闫氏扎的纸人就翘翘如生,跟别人扎出来的就不一样了,当然代价就是牺牲一点阳气,所以一些扎纸人身上总带着一股阴气。

这样供养着鬼是违背天道的,一旦与鬼达成契约,就被无形的力量牵扯着,世世代代供奉,泄漏出去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道中曰:“此等邪术,已命换命,乃各人所择,无关天命,不入轮回,不存世间。

说白了就是被养着的女鬼吸食了魂魄,成了供养饲料。

自闫文死后,胡三壮当了几年衙役,存了点银两,去了其他乡县,干起了闫文传给他的扎纸这门手艺,一干就是一辈子。

后来由胡三壮的后人一直传到民国的时期,胡氏后人被当作最牛鬼蛇神给抓了,在牢房中没挺住,辞世了。

扎纸术就失传了,以至于后来剩下的扎纸人扎出的纸人手艺已经再也找不出能与当年风光一时闫氏扎的纸人相媲美了。

往后,民间所流传的一句话,远看似活人,近看是纸人,其实说的就是闫氏纸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